第19章修心养性——心平气和的女人让从容优雅在淡然恬静间散发(1)
第19章修心养性——心平气和的女人让从容优雅在淡然恬静间散发(1)
几乎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这种完美不仅限于美丽的外表,还包括精致的仪容、优雅的气质、出众的涵养和迷人的魅力。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每个女人都会不断修正自己,不断修炼自身,天长日久,容貌气质自然会变得精致优雅。当世界越来越繁华和浮躁,精致优雅的女人却如同撩人夜色中那一株清浅的睡莲,在淡然恬静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做精致的女人
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一直强调气质、内涵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它们比外表更重要。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就否认个人仪表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有品位和涵养的时候,仪表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但它又的确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女士们的穿着打扮、发型化妆或仅仅是一块手表、一对耳环都会直接折射出你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仪表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将你内心的情趣、修养以及格调等清楚地反映出来。
毫无疑问,有气质、有内涵的女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备受瞩目的,然而,女人在注重内在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自己的着装。没有人喜欢一个邋里邋遢的女人,相比之下,“养眼”是很多男人包括很多女人本能的选择。所以,要想成为一个从容优雅、备受瞩目的女人,个人仪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在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品位和好的涵养时,也许仪表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但是这个方面却是很直观、很重要的。每个人的穿着打扮、服饰装点都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欣赏品位和对于生活的追求,有的时候,即使是一个戒指、一只耳环,都能够表现出一个人深层的心理。因此,对于服饰与装扮,每个女人都是不能忽视的。做一个会着装、会打扮的精致女人,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别人的目光,从而让别人更好地了解我们、欣赏我们。
美国铁路局董事郝伯特·沃里兰以前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路段工人。在一次演讲中,郝伯特说:“恰当的衣着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也是很重要的。我承认,一件衣服并不能造就一个人,但是一身好的衣服却可以让你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你身上只有50美元,那么你就应该花30美元买一件好衣服,再花10美元买一双鞋,剩下的钱你还需要买刮胡刀、领带等东西。等做完这些事情以后,你再去找工作。记住,千万别怀揣着50美元,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去面试。”
纽约职业分析机构的沃森先生也曾经说:“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不会雇用那些不懂得穿着和化妆的女职员,因为他们觉得一个不懂得穿衣打扮的女人一定也不懂得如何处理好手上的工作。”华盛顿一家大型零售店的人事经理也曾经说:“我在招聘的时候有些原则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决定任何一个应聘者能否经得住考验的先决条件就是他的仪表。”
女士们是不是觉得这有些荒谬?的确,一个应聘者能力的大小确实和他是否能够恰当地穿衣和化妆没有多大关系。然而,任何人都有对美的追求,公司的主管也不例外。我想,不会有人愿意看到在自己公司工作的是一群邋里邋遢的员工。
仪表作为求职敲门砖这一原则已经在全美通行,《纽约布商》杂志曾经对这一原则大加赞赏,而且还做出了分析。它是这样说的:“一个人如果非常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和穿衣打扮的话,那么他就一定会非常仔细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相反,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不修边幅,那么他对待工作也就势必马马虎虎。凡是注重仪表的人都会同样注重工作。”
英国的莎士比亚曾经说:“仪表就是一个人的门面。”这位文学巨匠的说法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有人因为不得体的衣着和妆容而受到人们的指责。女士们可能会和我争辩说:“天啊,卡耐基,你怎么是如此肤浅的一个人。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漂亮的外表你就断定他是一个没有修养和内涵的人吗?”我承认,如果仅凭仪表就去判断一个人确实有些草率,然而无数的经验和事实都已经证明,仪表的确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品位和自尊感。那些渴望成功的人,那些希望自己魅力四射的人,无一不是精心挑选他的衣装。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你把一个妇女一生所穿的衣服拿来给我看,那么我就可以根据想象写出一部有关她的传记。”
心理学家斯德尼·史密斯曾经说:“如果你对一个女孩说她很漂亮,那么她一定会心花怒放。如果你敢随便地批评她,说她的衣着一无是处、化妆糟糕透顶的话,她一定会大发雷霆。的确,漂亮对于女人来说简直太重要了。一个女人,她可能将自己一生的希望和幸福都寄托在一件漂亮的新裙子或是一顶合适的女帽上。如果女士们稍稍有一点常识,那么你们就一定会明白这一点的。如果你想帮助一个陷入困境的女士,那么最好的选择就应该是帮助她了解仪表的价值所在。”
我们不妨将斯德尼的话和郝伯特的话联系起来。是的,虽然衣着和化妆并不能造就出一个人,但是它们的的确确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全美礼仪协会主席普斯蒂斯·穆俄夫德就曾经说:“一个人的仪表是能够影响到他的精神面貌的。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言过其实,你们可以想象仪表究竟对你们有多大的影响就可以了。”
在这里我还要和女士们强调一点,那就是与化妆比起来,衣着对你们更为重要。我们会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穿着整齐却没有化妆的女人,可是我们绝不会看到一个化着漂亮的妆,但却穿着一件邋遢衣服的女士。
如果我们让一位女士穿上一件破旧不堪的大衣,那么这势必会影响到她的整个心情。即使这位女士以前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这时也会变得不修边幅。她的心里会想:“反正自己已经穿了一件这样的大衣,而且也没什么不好的,那何必还去在乎头发是不是脏了,脸和手是不是干净,或者鞋子是不是已经破烂?”这只是外在的影响,这件大衣还会让女士的步态、风度以及情感发生变化,当然这是潜移默化的。
相反,如果我们给这位女士换上一件漂亮的风衣,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她会在心里想:“我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配得上这件风衣。”于是,女士会把自己的头发梳理得很顺畅,脸和手也会洗得干干净净,而且还会化上漂亮的妆。这位女士会想办法挑选那些与风衣相配的衣服来穿,就连袜子都必须相宜。更进一步的是,这位女士的思想也会发生改变,会对那些衣冠整洁的人更加尊敬,同时也会远离那些穿衣邋遢的人。
我相信女士们现在一定明白仪表对于你们的重要性。可是我敢说,并不是所有的女士都知道该如何打扮自己。很多女士都认为,花大价钱买那些既贵又时髦的衣服就是最好的选择,花费一个月的薪水去买那些让人生畏的化妆品就是最棒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观念。
想必女士们都知道英国著名的花花公子伯·布鲁麦尔。这个有钱人居然每年会花费4000美元去做一件衣服,仅仅扎一个领结就要花上几个小时。这种过分注重自己仪表的做法其实比完全忽视还糟糕。这种人对衣着太讲究了,把所有的心思全扑在对仪表的研究上,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和自身的责任。从我的角度看,如果你能够在穿衣打扮上量入为出,做到与自己的身份相匹配的话,那么无疑是一种最实际的节俭做法。
很多女士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士,都把“仪表得体”误认为就是买贵重的衣服和名牌的化妆品。实际上,这种做法与那种忽视仪表同样都是错误的。她们本该将自己的时间和心思放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和学习知识上,然而她们却把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浪费在了梳妆打扮上。这些女士每天都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究竟怎样计划才能用那微薄的收入来买昂贵的帽子、裙子或是大衣。如果她们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么就会把眼光放在那些粗糙、便宜的假货上,结果是适得其反,她们自己反落得遭人嘲笑。卡拉尔曾经辛辣地讽刺这类人说:“对于某些人来说,她们的工作和生活就是穿衣打扮。她们将自己的精神、灵魂以及金钱全都献给了这项事业。她们生命的目的就是穿衣打扮,所以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当然也没有精力去努力工作。”
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女士来说,我倒是有一条不错的建议,那就是穿上得体的衣服,化适宜自己的妆,而这并不需要大量的金钱。实际上,朴素的衣装同样有着很大的魅力。市面上有很多物美价廉的衣服可供女士们选择,而且我们也能够花少部分的钱买到不错的衣服。
女士们千万不要有这样的错觉,“寒酸”的衣服并不一定会让人反感,邋遢才是最让人生厌的。只要女士们懂得如何恰当地穿衣和化妆,那么不管你有没有钱,都可以让自己魅力非凡。只要女士们尽量让自己保持干净整洁,那么就会赢来别人的尊重。
优雅的女人能够主宰自己的情绪
时光易逝,容颜易老,几乎每个女人都梦想着成为优雅的女人。然而,优雅却并非是一朝一夕可以得到的,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修为。也许你很有钱,能够买华丽的衣服和昂贵的珠宝,但是这些却无法使你变得优雅,而只能使你变得奢华。优雅是无法伪装的,更不能一蹴而就,要想使自己成为优雅的女人,我们就要由内而外地修炼自己。
优雅的女人,首先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难想象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能够称得上优雅,提到优雅这个词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冷静自制的女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能心素如简,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不会被恶劣的情绪所奴役。要想成为优雅的女人,除了那些内在和外在的修为之外,我们首先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只有从容地应对自己和世人,我们才能真正变得优雅起来。
在事业的起步阶段,我特别忙碌,几乎每天都很劳累。为了减轻重负,我请丽莎担任我的秘书。丽莎很聪明,工作能力也很强,在她的帮助下,我的确轻松了不少。但是,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是难以避免的。
一次,我检查文件时发现丽莎粗心地把一份很重要的文件弄错了。为此,当时还很年轻的我冲动了批评了丽莎,丝毫不留情面。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当,因此真诚地向丽莎表示了歉意。我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却没想到丽莎自此以后变得一蹶不振。原本,她工作起来很细心、很少犯错,从那以后,她却频频出错,而且还心不在焉。我以为批评不至于让丽莎如此反常,因此,我想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时隔几日,当初介绍丽莎来我这里工作的那位朋友打电话问我丽莎最近怎么了,我就把丽莎的工作情况简单向他介绍了一下。从他口中,我得知丽莎的父母也发现丽莎最近很反常,不仅情绪恶劣,还经常发脾气。至此,我知道丽莎还在为上次我批评她的事情耿耿于怀。
我再次找到丽莎,并且真诚地为上次的事情道歉。丽莎却说:“不,卡耐基先生,这件事和你没关系!事实上,我现在对自己根本没信心,老是担心出错,所以,我正准备向您辞职。”
坦白说,我知道这件事情和我当初冲动地批评丽莎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帮助丽莎。后来,我专程前往华盛顿拜访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华莱士,希望他能够给我一些好的建议。
华莱士对我说:“丽莎的表现是典型的情绪失控,而导火索就是你当时情绪失控地批评了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否则,就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相信在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都曾经有过和丽莎相似的体验,所以人们才会说女人是最情绪化的生物。当然,我并不赞同这句话,因为并非所有的女士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的奴隶,尽管事实常常让我哑口无言。
其实,不仅女人,所有人都是情感丰富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经历喜怒哀乐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认清问题的本质,积极地进行自我调整,就能够成为情绪的主人。
有一次,一位女士专程过来找我,苦恼地向我倾诉:“卡耐基先生,您能帮帮我吗?我真的非常痛苦!”我问她到底怎么了,她说:“是这样的,我简直无法忍受自己的脾气了。我总是很情绪化,稍微有点儿小事情,我的情绪就会大起大落,导致我大发脾气,还大哭大闹。但是,我却不知道如何改变这一切。”我问她:“既然你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为什么不试着控制情绪呢?”听到我的提问,这位女士的情绪又有些激动起来,她提高声音说:“我控制了啊,但是尝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因为我的反应并非出自我的本意。”
女士们,你们知道吗?其实,人之所以会被情绪所奴役,主要是因为当人们身边的环境变化得过快时,人们的潜意识会告诉自己:“不,绝不能让自己受到伤害,我必须保护自己。”在情绪的驱使下,这时,人们会把自己像刺猬一样蜷缩起来,投入战斗状态,并且毫不留情地攻击那些有可能对我们施加伤害的人,这种表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