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60章李白酒
“咳咳。”陈山河老脸讪讪,也挺不好意思的,都怪上小学的时候,李龙平那王八犊子乱改诗词,还别说挺他娘的押韵,还朗朗上口。
唔,当初传唱率很高,以至于连语文老师都知道了,李龙平自然免不了被请吃一顿藤条炒肉。
“咱就打个比方嘛。”
陈山河解释道。
“我拜托你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别整天脑子里全是花花心思。”苗云秋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瞪了瞪陈山河。
“是是是,男人嘛,就该以事业为重。”
陈山河连连陪笑,虽然喝了不少酒,脑袋晕乎乎的,但一听是为了工作上的事情,一听苗云秋的销售思路,陈山河眼前为之一亮。
市面上出了一款杜康酒,杜康是谁啊?酒圣。这不还有一酒仙李白还空着吗?真要说起来,李白的名气可比杜康大出不少。
酒瓶上再留下李白传唱千年的名句,岂不更有意境?当然李白想婆娘之类的屁话是万万不能再说出口了,档次忒低!
“唔,我看了一下,你这种销售模式还是比较平民化的,市场也锁定在普通消费人群,而且这种销售方式方法多少有一点碰瓷杜康酒了。”
陈山河认真看了一下计划书,便有了自己的判定。
“我就是模仿杜康酒的销售模式来的,如果用李白酒来命名的话,可以借用的话题更多,可炒作的噱头更多,我想应该不比杜康酒差。要说碰瓷,我并不反对。”
苗云秋今天晚上下了大功夫,大伙儿都认为白酒这个行业不好混,让苗云秋心里多少有些负罪感,要不是因为自己软磨硬泡,陈山河哪有这么多事?所以,晚饭后,苗云秋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查阅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知名酒业的发家史,以及一些秘辛。
如茅台五粮液就不谈了,人家底蕴雄厚,绝非一般小菜鸟可以相提并论的,唯一可以模仿的就是杜康酒,以及近些年颇为红火的江小白。
“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陈山河点点头,正色道:“卖酒跟治病它不一样,酒人们喝的是名气,就好比啤酒一个道理,什么小麦发酵而成,其实都一个味儿,可为什么有的啤酒就是要贵一些呢?还是名气。白酒就更注重名气了,喝茅台的能看得起其它品牌?其他品牌看得上喝散装酒的吗?”
“我们碰瓷杜康酒,也碰瓷李白,确有几分居心叵测,但只要咱们踏踏实实卖好酒,只要保证消费者钱花得物超所值就好。”
陈山河对姚国明手中的秘方还是很有信心的,只要等确定好了品牌名字,找到了一定的销售渠道,再请人帮忙吹嘘一下,档次立马就上来了。
“那你这是同意了?”
“当然同意。”
陈山河道:“方案做得很好,回头再细化一下,先前往城里跑一趟,先把公司注册下来,另外就是酒厂的选址问题了,也不知道腊肉厂旁边那块地是否够用。”
“只是建厂问题不大,可如果要建仓库的话,位置恐怕不太合适。”苗云秋道出了自己的担忧,“早先没想过要在村子里建这么多厂子,随着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来发展,村子比以往热闹不少,有了蒸蒸日上的感觉。就担心厂子旁边不远就是四合院与独栋小别墅,万一客人不满意,钱又白花了。”
“没关系,咱们在厂子与居住区中间建一条商业街出来。”
对此,陈山河早有打算,一座村中城早已经在陈山河脑子里有了雏形,度假村算个屁?如果能将盘龙村建造成一座城,岂不是更牛叉?
过去不敢想,但现在陈山河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
“商业街?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一点?咱们就一个小村庄而已,搞一条商业街出来,哪里来那么多游客啊?你之前不是说了要限流吗?”
苗云秋感觉自己完全跟不上陈山河的思维,一会儿这啊那的,一会儿新的主意又冒出来了,到底是想干嘛啊?
“限流也不影响我们建商业街啊,还有谁规定了商业街的东西就只能卖给游客,不能卖给自己人呢?”
虽然喝了不少酒,但陈山河思维很清奇。
“你是说卖给村民?”
苗云秋想了想。
闻言,陈山河笑而不语。
“那卖给谁啊?”苗云秋性子比较急,忙追问道。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
陈山河并不着急回答,反而笑眯眯道:“之前你们都口口声声问我要人,养殖场、腊肉厂、药膳厂,甚至连小菊的蜜蜂棚都需要大量工人,你说,盘龙村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全都回来,能够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吗?”
“不能。”
苗云秋回答得很干脆,并且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小神棍,虽然我们都知道盘龙村近期发展迅猛,蒸蒸日上,大家虽然没了土地,在山洪中没了家园,可他们有工作,有收入,有希望,最近村子里回来了不少人,以王根生为首的年轻人也有三四个,可大多数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至于年轻一代很少,我也做过调查了解,这些年轻人还是向往大都市的生活,因为在大都市会有更好的发展。”
“不仅仅是大都市发展机会更多,主要是因为大都市好玩的好看的东西太多了。”
陈山河倒是很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观念,就比如自己这一批好不容易从山沟沟里跑到城市里读大学的孩子,等同于跳上枝头变凤凰,好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再回乡下了,因为乡下太穷。
如陈山河刚回村那段日子,村子里唯一的娱乐项目就是看电视打牌吹牛,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跟村头大树下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能有什么可聊的?
别说网络了,连电都不稳定。
城里就不一样了,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哪怕乘坐公交车看一天美女,那也是个乐子是不是?再不济,去网吧去茶楼坐一天,逍遥自在。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农村盛夏的晚上除了吹牛还能干啥?城里就不同了,可以三五好友出去喝喝酒,打打游戏,打打篮球溜溜弯儿,有女朋友的,找个小旅馆过着没羞没臊的日子。
别的不说,单单是夜宵选择就比较多,可以吃烧烤,吃冷锅串串,可以吃点铁板烧,乡下能吃啥?有两颗花生米就不错了。
“所以,你是想把村子里建设得更好,让年轻人都回来?”苗云秋抓住了重点。
“是,也不全是。”
陈山河的回答模棱两可,但也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
“除了在外面的年轻人之外,我们自己将来也会招人,在城里,六十岁六十五岁左右大家都下岗了,我们盘龙村也要慢慢淘汰厂子里上了年纪的工人,现在之所以用他们,主要是为了给大伙儿增加一份收入,当然,我们自己也确实缺少人手,算是各取所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