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365章新的问题
“小神棍,起床了起床了,睡懒觉是没有前途的,起来嗨啊……”第二天一早,陈山河是被苗云秋叫醒的,叫醒的方式很特别,类似于城里广场舞大妈的狂轰滥炸。
“要了亲命了,让陈大官人多睡儿能咋滴?”
陈山河顶着熊猫眼起来了,昨天晚上与苏媚儿就医疗研究所的事情探讨到凌晨三点,属实困得不行,难免颇多微词。
“我呸,你还官人,真拿自己当西门庆呢。”
苗云秋啐了一口,气得直瞪眼。
“唔,你说对了,我一直拿自己当西门庆,谁让我一直拿你当潘金莲呢?金莲啊,你啥时候给大郎喂药啊,咱俩好早日勾搭成奸啊……”
“去去去,滚一边去!”
苗云秋被骚里骚气的陈山河给弄得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无比嫌弃的瞪了后者一眼。知道陈山河骚起来没完没了的本性,便直接道:“我可告诉你啊,酒厂的位置已经确定了,但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你赶紧想个法子解决吧。”
“啥问题?大郎不肯喝药?”
陈山河一边端起稀饭喝了起来,一边笑眯眯盯着苗云秋。
小娘皮是越来越会打扮了,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缘故,因为盘龙村工作开展顺利,近几次镇上开会,苗云秋多次受到夸奖,最近得瑟得很。
“去,你才大郎呢,以后专门给你喂药,毒死你。”苗云秋被气得不轻,但也只是杏眼瞪了瞪陈山河,“酒厂好建,但库房恐怕有点难办。”
“库房有什么难办的?盖不就行了吗?别告诉我你那里又没钱了啊。”
陈山河立马警惕起来,苗云秋这娘们儿吃鸡是行家,花钱更是行家,甭管多少钱,到苗云秋手里,一准儿一毛不带剩的。
“不是钱的事情,是地。”
苗云秋道:“姚国明说了,要想保证酒的品质,藏酒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得弄一个酒窖,盘龙村什么地形地势你应该清楚,要挖一个大一点的地窖比较难。”
“难也不行,难也得挖啊,不然酒品质不好,卖给谁去?”陈山河也吃不下去了,一切都准备好了,不能因为没地方放酒而搁置吧,自己花出去的可全都是真金白银呐。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跟你商量一下。”
“你说。”
“上林村。”
苗云秋道:“上林村有一片占地超过三十亩的竹林,质地坚硬,我们完全可以在竹林下面施工,搞一个大的酒窖,盘龙村先弄一小的酒窖,要再不够就多弄一些酒窖,只是会稍微麻烦一点,当然,建设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盘龙村酿酒,上林村藏酒,会不会太麻烦了一点?”
陈山河皱眉,“我们的酒以后可都是以瓶装的方式卖出去的,倒来倒去运费成本就高了,咱还赚不赚钱了?”
“而且,镇上拆除掉的酒厂下面不是有现成的酒窖吗?直接送过去不就行了?”镇上白送给自己一块地,必须得利用起来。
“酒送过去不用包装,不用打码什么的吗?”苗云秋反问道。
“……”
陈山河无话可说,因为姚国明从镇上赶过来了,作为厂长,姚国明要亲自盯着场子建设。
“我去村部,你跟姚厂长一起转转,包括今后酒厂的发展方向我跟姚厂长聊过了。”苗云秋把时间交给陈山河,自己那边还有一堆事要处理。
“姚厂长,咱们村变化大吧,现在你还觉得盘龙村是金山县最穷的村子吗?”
饭后,陈山河带着姚国明在村子里转了起来,最后转到腊肉厂附近,毕竟酒厂的位置与腊肉厂相邻,站在旁边盯着施工也方便。
“之前我确实没想到,是我小看盘龙村,小看陈老板您了。”姚国明很是感慨,眺望着盘龙村的发展,心中五味陈杂。
姚国明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从国企跳出来,跟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干,再来盘龙村之前,姚国明很忐忑,现在没几年就要退休的姚国明却浑身充满了干劲,卯足了劲儿要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其实,姚国明在此之前从未来过盘龙村,但别的村子姚国明却是见过不少,在金山县境内,没有任何一个村子比现在的盘龙村建设得好,四处都在修建房屋,盖场子,这些都没什么,可姚国明一打听,药膳厂装药膳粉末的工人,一个月就能拿四五千块钱的工资,姚国明立马不淡定了。
要知道,之前镇上酒厂生意火爆的时候,姚国明一个月也不过区区一千多块钱,加上几百块绩效奖金,撑死了也就两千块钱而已,后来酒厂生意不好,也就领一部分基本工资度日。自己好歹也是混国企的,最后连农民都不如,姚国明心里郁闷啊。
当然,也认定了跟陈山河混有前途,这不,一大早姚国明便急匆匆赶了过来吗?骑着摩托车一路过来差点没把屁股颠烂咯。
“别陈老板陈老板的,我听着别扭,你叫着也不舒服,照年龄我叫你一声叔,你叫我山河吧。”陈山河摆摆手,陈老板这个称呼他不喜欢,听着跟暴发户似的,忒没水准了。
哪怕叫一声“神医”,陈大官人都能接受。
“那多不好意思啊,你毕竟是老板……”
“就这么定了,我叫你姚叔,你叫我山河。”
陈山河直接打断,又邀请姚国明进了腊肉厂的办公室。腊肉厂一般时候就几名晾晒腊肉的员工,王福明虽然每天都过来,但大多数时间都在厨房里忙活,毕竟全村几百口子人都得吃饭,全村除了王福明之外,也没人有那个实力撑起厨房。
所以,办公室基本上空着,王福明也不是坐办公室的性子,通常有什么事情在外面都跟员工讲清楚了,也因此办公室显得很干净,只是外面时不时飘来腊肉和酱肉的香味儿,让人有点魂不守舍。
“姚叔,咱们就直接一点,简单一点了。”
进了办公室,陈山河给姚国明倒了一杯热茶后,直奔主题。
“我听云秋讲,新厂建设好之后,仍然使用原来的酿酒设备,不上新设备?”这事苗云秋跟陈山河提过,让陈山河有些疑惑。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用过去的设备固然可行,只是太老套,程序繁琐不说,且成本高,效率低,站在做生意的角度上讲,很亏。
“对,是我坚持要用原来的旧设备。”
姚国明解释道:“新设备能够提升产量不假,但品质得不到保障,虽然我有秘方在手,可酿造过程与手法也尤为重要,古法酿酒,自然用传统的酿造方式更好。当然,如果陈老板……哦不,山河你要在意产量的话,也可以上现在的新设备,但品质不敢保证。”
“那还是用老设备吧。”
一听品质不好,陈山河立马断了上新设备的念头,陈大官人做事岂能马虎潦草?要做就做精品,残次品陈山河从来都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