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177章中医之困
“泱泱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医伴随咱们至今,一点也不稀奇。”陈山河笑着解释起来,“比如华佗,当年要给曹操开刀做手术,却被曹操那个憨厚一刀给斩了,所以你说西医真的就是国外发明的吗?不一定。”
“华佗也是有脑子的人,如果没有绝对把握,他不会提出在曹操脑袋上划一刀,所以,我猜想华佗当年肯定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更何况还是在人脑子上开刀。”
“是啊,如果不是曹操疑心太重,西医现在哪有资格压中医一头?哎!”
方静是商人,同样也是文化人,商人与文化人的双重身份,让方静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常人不同,更加深远,层次更高。
“不过我相信,中医有山河你这么优秀的年轻人在,中医会重新焕发出荣光的。”
这就是文化人,这就是聪明人,瞧瞧人方静这马屁拍得多么清新脱俗,且不留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
“中医靠某一个人是不行的。”
一想到中医的现状,陈山河面露苦涩,摇头长叹。
“中医的落败,与中医人本身有关系,说到底,还是自己不争气啊。”
“怎么说?”
苏媚儿在旁边道:“其实,大医院的很多老中医还是很靠谱的,不少人慕名而去,专家号都得提前半个月预约,这不就是中医繁荣的体现吗?”
“这只是极个别现象。”
陈山河连连摇头,“中医,年纪是个宝。患者总觉得上了年纪的中医经验丰富,拿病更准。如此也就导致了年轻的中医毕业大多只能跟在老师身边,帮忙写药方,抓药之类的干一点杂活。或许能学到一些东西,可自己本身却很少接手病人,经验也好,能力也罢,都无法得到提升。”
“短时间学习那没问题,先穿袜子再穿鞋,先当孙子后当爷嘛,可你们去大医院看看,真正可以接诊开药方的中医,年龄普遍四十岁左右,而医科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要给人当十五年的孙子,才有机会当爷爷,换做是你,这十五年你能等吗?”
“等不了!”
苏媚儿摇摇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于女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了,一直给人当孙子谁乐意啊?”
“所以,其实没那么多年轻人学中医,即便学过一段时间中医,也会因为生活的缘故转行,这是不可避免的。”
陈山河叹息道,神情多了些许悲怆。
与普通中医学科生不一样,陈山河属于中西医双修,加上自身实力过硬,可不用担心生活所迫的问题,但是人就得吃饭。
医生也是人,他们也想过好一点的生活,这一点本质上没有错。饿着肚子谈理想不切实际。只是,看着中医没落,陈大官人心里苦啊。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中医明明有几千年的历史,西医出现不过短短百年历史,怎么能如此迅速的抢占医疗市场呢?”
方静好奇问道。不仅方静好奇,一桌子人都好奇的望向了陈山河,明明中医很厉害,为啥要被西医欺负呢?崇洋媚外?
“方姐,这不难理解啊。”
陈山河也不卖关子,道:“西医的培育方式简单而快速,通常只需要三五年,便能培养出一名西医来。西医的难点在于诊断,只要确诊,开药就很容易了。”
“而你们想一想中医,中医要开门坐诊,没个十来二十年的磨砺,能行吗?咱举个简单例子,就拿方姐你来讲,如果我开个中药馆,在不知道我实力的情况下,你会放心让我给你治病吗?”
“不会。”
方静如实回答。
“这就对了,人们脑子里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很难改变。而且,咱有一说一,西医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的,比如手术,在这方面西医确实比中医要强出不少。”
陈山河站在公平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不抬高中医,也不贬低西医。
“中医与西医虽然都是治病,可治病的方式方法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再举个例子,比如病毒性感冒,西医的治疗方法很简单,你不是有病毒吗?那我就杀死病毒,就好比在人的面前竖起了一座盾牌。”
“那中医怎么治感冒的呢?”
苗云秋也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问道,连嘴角的油渍都没时间去擦。
“中医则讲究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
陈山河难得没有呛苗云秋,解释道:“中医将人体看作是一个系统,营卫系统。何为营卫,就是保卫、抵挡的意思。”
“中医认为,人的身体本就具备一定的抵抗力,而偶尔的风寒、病毒感冒只不过是营卫系统出现了毛病,免疫力下降导致营卫系统出现问题,只要帮助身体建设好营卫系统,增强自身抵抗力即可,不会直接对病毒下死手。”
“就比如现在……”
陈山河看了一眼埋头扒饭的庞大海,突然一拳头打在庞大海肩头上。
“干啥打我?”
庞大海结结实实挨了一拳,虽然不重,但一脸懵逼的样子看上去很可爱。
“没有,就问你疼不疼。”
“不疼,你又没使劲。”
庞大海摇摇头,完全没放在心上。
“看见没有,这就是营卫系统,抗造扛揍。这叫中医!”
陈山河笑着道。
大伙儿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如此就容易理解得多了,为啥不疼,不就因为抵抗力强吗?同样是人,吃了同样的东西,有的人会拉肚子,有的人则跟没事人一样,为什么?抵抗力不同,消化能力不同。
“庞老哥,看拳!”
陈山河喊了一声,在庞大海抬起头的时候,一拳直冲庞大海面门。
庞大海身体本能反应的伸手,挡住了陈山河的拳头。
“喏,你们再看看,这就是西医为人体树立起的一块盾牌,这叫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