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0、接管卫军 - 流云剑 - 苕面窝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流云剑 >

0490、接管卫军

对你动家伙的不一定就是敌人,对你微笑的也不一定就是好人。  说得让你高兴的不一定是正人君子,让你发怒的可能是真朋友。

常浩天,洞山寺的知客僧。

从见面开始,每一句话都把矛头对着熊储,也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到熊储身上。

对于如何判断一个人,《吕氏春秋》说的是八观六验。

事实证明,常浩天对熊储就采用《吕氏春秋》的“六验”,具体说来就是:

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

和熊储一见面,常浩天就使用了“怒之以验其节”这一招。

其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尽快把熊储激怒,最好是怒不可遏。

当一个人怒不可遏的时候,就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就很有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但是,常浩天最后失败了。

熊储的确很生气,因为在他内心深处对常遇春、汤和这样的人都非常尊敬,对他们的后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看法,甚至还有一丝亲近的感觉。

可是对方一见面就噼里啪啦把自己责怪一顿,而且无端怀疑和指责自己的目的性,要说熊储不生气那都是骗人的。

熊储很生气,几乎把肺都气炸了,但是他没有出格。

首先,讲道理的过程中,熊储没有一般年轻人那样出口不逊,始终没有爆粗口。

其次,熊储虽然愤怒的站起身来,但是并没有出格的举动,更没有从房间冲出去。

熊储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常浩天的激怒策略就是败了。

因为自己失败了,所以常浩天竟然开始微笑,然后呵呵大笑起来。

“好笑么?”熊储以为对方在嘲笑自己,因此更是火大:“如果说流寇,自古以来的圣皇贤帝,一开始都是流寇。”

“远的不说了,汉高祖刘邦不过一个小小亭长而已,一旦斩蛇起义,然后就有了大汉天下。唐高祖李渊,本来是大隋朝的内亲大臣,居然发动叛乱起义,百姓望风影从,然后推翻大隋朝,才有大唐盛世。”

“至于说到我们太祖皇帝,包括你的祖先常遇春在内,当时全部都是流寇。恰恰是这些流寇,最后实现了驱逐鞑虏,重建山河的目标。”

“由此可知,但凡不把百姓生死当回事的朝廷,本来就是在给自己挖掘坟墓。大明朝自从万历皇帝以来人祸不断,加上天灾频频,百姓生活一天不如一天。”

“可是朝廷被文官集团把持,一心和内廷宦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对人吃人的现象视而不见,才有今天的天下大乱。”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都没有出生,难道也是因为我的缘故不成么?现在动乱已成,朝廷为了转移矛盾,竟然都怪到我头上,简直岂有此理!”

啪啪啪,常浩天竟然在一旁鼓掌:“说得好!可是说得好有什么用呢,你说说看究竟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呢?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可是有什么用呢?

熊储被反问之后,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就是他的心病,从来就没有找到一个最好的答案。

想不到答案,熊储的刚才的怒气瞬间不翼而飞,只能苦恼的摇摇头,坐回自己的椅子发呆。

常浩天没有继续为难熊储,而是看着严二娘说道:“这位是你的夫人吧?一手薛家枪端的厉害,果然女中豪杰。”

终于找到了新的话题,严二娘赶紧岔开:“小女子严氏,他是我相公这没错。说实话,我应该如何称呼才好呢?难道称呼大师,这个似乎有些不妥吧?”

严二娘话中有话,真实目的是想问:洞山寺究竟是个什么名堂?

常浩天六十多岁,自然年老成精:“严夫人说的是,自从建文帝不知所踪,朝廷大宝换人之后,洞山寺就是我们常家男人的归属。”

熊储一直就在奇怪这个问题,因此接口说道:“常家男人的归属?此话从何说起?”

常浩天叹了一口气:“就从严夫人此前所问的问题说起吧。常家枪七十二路,绝招十二招,这都是大家知道的事情。但是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就是朝廷把下半部枪谱收回去毁掉了,而且规定常家枪法传授下一代不能超过二十四招。”

严二娘点点头:“我有些明白了。大明朝的武将一代不如一代,看来和朝廷有很大关系。简单地说,鄂国公的一条长枪驰骋天下没有对手,朱棣虽然不敢对常家后人下毒手,但是常家和前太子朱标是亲家,这一层渊源永远摆脱不了。”

常浩天有些无奈:“何止是亲家这么简单啊,简直就是仇人。成祖皇帝本身就是造反抢到的宝座,怎么可能不防备常家暗中联络建文帝的后人呢?”

“正因为如此,为了保证常家的血脉传承,我们的祖先想到了一个规避措施,然后报请朝廷同意,才有了洞山寺。”

“我们常家的男人,只要娶妻生子之后,就自动到洞山寺出家为僧,不再和红尘来往。洞山寺是太祖皇帝留下的遗迹,作为常家的后人也有保护义务,也算是一举两便。”

熊储看了常浩天一眼:“我看常德林兄弟也快要娶妻生子了吧?”

常浩天点点头:“在洞山寺看见公子的时候,我生气的缘故,就是现在这里如此之乱,你根本就不应该过来,万一有个什么好歹被牵扯进去就麻烦了。”

“但是你们既然已经过来了,我也不能就这么让你们走了,所以才秘密下山回家,让德林把你们先拦住。如果没有旁人看见的话,再把你们请进来。”

熊储这才明白当初感受到知客僧的复杂情绪,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可是问题又出来了:常浩天把自己这些人带进村子,这不是引火烧身吗?这和他们出家为僧,化解朝廷的猜忌策略背道而驰。

想到这里,熊储试探着问道:“前辈,你把我们带进村子,这不合适吧?”

常浩天摇摇头:“公子下山之后,我们紧急磋商过。现在天下大乱,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了局。如果流民席卷天下,常家村肯定难保。”

“既然如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遵守祖先的遗命,让德林出家为僧。所以,老夫想让公子把德林带走,到一个没有人关注的地方传承常家的香火。”

一直在门外的汤达突然进来说道:“爷爷,我也要跟着德林哥走!”

常浩天摆摆手:“走吧,都走吧!你家里到时候我派人去说,他们早就准备让你走了的。”

带走两个人并不难,况且这两个小家伙武艺不错,所以熊储也没有推辞,而是询问核心问题:“前辈,皇陵那边的防御情况如何?我过去祭祖行不行得通?”

常浩天微微一笑:“如果是公子一个人去当然行不通,但是汤达就行得通。因为每年除夕,他们汤家都要派人过去祭奠,到时候公子一起进去就是了。现在还有九天时间,公子就在这里停留,免得泄露出去。”

接下来的几天,熊储担任传授任务,把十二绝招全部传授给常德林和汤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