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太子聪慧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七十一章太子聪慧

其实古代宵禁,并没有后世人想的那般恐怖。几个破锣敲两下,所有人都乖乖的躲在家里不露面,比如宋朝干脆便直接取消了宵禁,打破了坊市制度,遂有大宋的美好夜生活。

而宋朝的夜生活也并不高雅,经济高速发展之下,宋朝的娱乐活动更接近于后世,多以轻松搞笑沙雕为主。

而唐、明、清各朝,虽然没有打破坊市,但是仍旧是有坊的存在。

坊就是城中大大小小的方块,每块之间有铁闸相阻隔,所谓宵禁,不过就是关闭铁闸,各坊不得走动罢了,坊内依旧是歌舞升平,该干嘛干嘛,你也可以搬个小马扎蹲在路边喝酒,压根没人管。

杨廷和这种级别的人,显然是不会被区区一道铁闸给拦住的,杨廷和带着腰牌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王守仁家,却被告知王守仁已经住在书院工地许久了。

无奈杨廷和又掉头来到了景山书院,却不料景山书院却是出奇的热闹。

因为景山书院并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多是低矮平房,总共不过二三十间房罢了。

比起气势恢宏的国子监来,那可差的太多了,但是这样也有好处,建造速度快了许多,现在景山书院工程已经到了最后收尾的工作。

王守仁跟冯平这几天在书院也是在商议着招生事宜。

杨廷和过来时,正巧丘聚跟魏彬也到了书院问景山书院有没有什么紧缺的物资。

众人一见杨廷和均是一怔。

王守仁先是回过神来行礼道:“下官见过杨阁老。”

丘聚、魏彬则是面面相觑,起身道:“既然杨阁老来了,那咱就先行告辞了。”

文官一直瞧不起宦官,所以文官议事时一向不带宦官玩。

杨廷和身上倒是没这些毛病,赶忙道:“两位公公请坐,今日不为公事,只为私事。”

“啊?”王守仁更愣住了。

杨廷和笑道:“伯安啊,我家那臭小子慎儿,今年也到了进学的年纪,所以我便想着将那小子送来景山书院,也好过在家玩物丧志。”

王守仁闻言大喜道:“杨阁老,这可太好了,景山书院随时欢迎。”

在一旁的冯平却赶忙站出来,战战兢兢的看着杨廷和说道:“杨阁老,这景山书院可是不教八股啊。”

杨廷和一愣,这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书院不教八股,皱着眉头问道:“那四书五经呢?”

冯平不顾王守仁的快挤烂了的脸色摇了摇头道:“也不教。”

王守仁彻底的懵了,问道:“那你们书院所教何事?”

“太子殿下钦定,景山书院所授新学,当以经世致用为核心,主教牧民之计,定邦之策。”

杨廷和脸上的疑惑顿时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满脸的震惊,不敢置信的看着两人问道:“这当真是太子殿下钦定的?”

“然也。”冯平默默的说道。

杨廷和脸上震惊之色毫无消退的迹象,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天才的话,杨廷和绝对算一个,十二岁中举,父子一同进京赶考,结果其父杨春落榜,反倒是杨廷和比他老子先一科中了进士。

这几十年杨廷和是真真切切的从老少边穷地区一步一个台阶走上来的。

杨廷和深知大明的八股文害了多少文人,但是杨廷和也知道大明为何要八股取士。

但是杨廷和想不通这朱厚照是从哪里来的魄力,竟然要废掉八股。

不过杨廷和终究是杨廷和,虽然没弄明白朱厚照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杨廷和知道,这景山书院是一个真真正正长本事的地方,一个诞生之初便注定名垂青史的地方。

“冯先生,犬子顽劣,日后全凭先生教诲。”

杨廷和恭敬的对冯平行了礼,这下轮到冯平震惊了。

“杨阁老.杨阁老放心,学生定当竭尽全力!”

用丘聚的话说,冯平这种文人虽然没有功名,但是丘聚打心底里服这种文人,人家根本与朝堂上那些文人不一样,冯平就是为国为民而来,丝毫没有一点俗气儿。

得知自己要去书院上学的杨慎此时正在喜出望外,殊不知他才出虎穴又进狼窝,当天晚上冯平与王守仁便制定了对杨家小公子的一揽子教育计划。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虽然中国各学术流派差异大相径庭,但是对教育学生方面,还是比较喜欢用武力说服,毕竟省了心,而且还能锻炼身体。

朱厚照留宿宫外,已经成了常事,朱厚照清晨时分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东宫之后,却看到了早就等在东宫的谷大用。

“爷,奴婢今儿是向您来辞行的。”

天津那边的码头已经陆续开工了,谷大用老是在京城待着也不像个事儿。

“成,之前我送你的那些图册你都看过了吗?”

谷大用虽然心里十分纳闷那些东西有没有稻米好吃,但是既然朱厚照提出来了,谷大用也只能按图索骥了。

“爷,之前奴婢原本是想要重新打造海船南下,但是查了一些水师的武备后,山东、辽东、天津三地水师,还有几条船勉强能用,奴婢已派人将船只集中修缮了。”

朱厚照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喜出望外,早一天将那些美洲作物弄回来,大明经济也能早一天腾飞。

“好,既然如此,我就不送你了,早去早回,只要将这些种子带回来,你就是大明的功臣!”

谷大用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将杨慎扭送景山书院的次日,杨廷和便来到了乾清宫面见了朱祐樘。

自从朱厚照监国之后,大部分的政虽说是交给了朱厚照,但是杨廷和、李东阳等人还是会时常去给朱祐樘请安顺带打打朱厚照的小报告。

“臣参见陛下。”

杨廷和干脆利落的跪倒在了朱祐樘的面前,朱祐樘看着杨廷和问道:“怎么样,杨爱卿,朕之前让你去看的景山书院你觉得怎么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