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隔墙有耳
大明的锦衣卫,绝对是在民间有着诸多传说故事的一种存在。即便是在官员队伍的内部,锦衣卫的名号也绝对是一种催命符一般的警告。
这一切的原因大都是因为锦衣卫铁面无私的形象,以及他们神出鬼没的姿态。
仅对皇帝一人效力的锦衣卫,直到很久以后才渐渐失势,不过在朱厚照的带领之下,显然这种事情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发生了。
锦衣卫倒不是一种万能的存在,但单论情报搜集这一方面,这种直属于一人的机构,显然是一种相当高效的集权手段。
在朱厚照都还不清楚的情况下,其实宁岛也搞了这么一手山寨的锦衣卫。
这是宁王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手段。
几个月下来,这种叫做黑卫的厂务机构已经小有规模。
而他们因为具体职能还未有特别详细的划分的原因,目前还在刘养正的手下进行调整。
可调整是一回事,这不代表他们的能力就受到了限制。
刘养正身为宁王的左相,他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必然是因为他在宁岛那稀罕的文官队伍里面,绝对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那一个。
宁王可以粗心大意,但是他却不能。
所以即便在明面上说着不加看管,但是对那些气势汹汹来到宁岛的佛郎机商人们,刘养正心里是有一百个防备。
……
在天兴港的斜对过,有一处比较寻常的小屋子。
看起来是那些老船工们当年修建的房屋,不过如今已经废弃许久了。
由海亚带来的那些佛郎机人在下了船,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活力之后,个个都是热泪盈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货物和贸易甚至比他们的生命还要重要。
做到他们这种程度的商人,已经不是那些单单为了生计而奔波的小商小贩了。
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灵魂上的满足。
所以终于得到倾销商品的机会之后,佛郎机人各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哪怕是矮小瘦弱的几个,也都能扛着一麻袋的香料,抱着巨大的木桶,雄赳赳气昂昂的向着城里走去。
对于他们,此时隐藏在小屋之中,不断观察着他们动向的李治信来说,这些人是没有任何观察的价值的。
刘养正怀疑这个海亚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所以即便他们合作的那么愉快,在海亚带领商队到来之后,刘养正还是派出了黑卫中的专人去暗中观察海亚等人的动向。
不过自刘养正离开,已经过去了超过三个时辰了。
海亚除了在船上待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李治信并没有看到海亚之外,其余的时间,海亚都在指挥船员们装卸货物,他似乎是没有动身离开的迹象的。
不过作为刘养正培养的第一批黑卫,李治信以及他的同僚们的综合素质,其实并不比大明的锦衣卫差多少。
要真的去比,可能只有在装备上,锦衣卫才能够稳稳胜过黑卫吧。
但是黑卫目前面临的困局也的确存在,那就是因为强行在矮个子里面拔高个子,宁岛的人才其实就那么多,要想把黑卫的规模扩大,这恐怕是一项耗时许久的工作了。
不过这些并不是李治信要考虑的事情。
他将窗前的灯火移开,继续摸着黑,观察着远处那艘最为可疑的船只。
那是海亚最早乘坐的一艘船。
船上除了海亚之外,那些明人面孔的船员,听刘养正的消息说,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倭人。
所以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李治信干脆把那些人的长相都记了下来。
在这几日的时间里,他会找机会接近那些所谓的倭人,去探一探他们的底细。
然而,正当李治信观察的口干舌燥,想要停歇下来,至少填饱肚子的时候,随着海亚身影同时出现在他甲板之上的,还有一个陌生的身影。
李治信立刻放下手中的干粮,窜到窗台之前,谈话虽然听不到,但是李治信有一个很厉害的功夫。
只要对方说的是大明官话,那么他便能够读懂对方的唇语。
他皱着眉头,看向对方的身影,只可惜……他们距离实在是有些远,即便他的视力非常好,他还是很难看清对方嘴唇的抖动。
……
赖启明最终随着海牙的指引,下了船。
不过还没等海亚说话,他便从怀中抽出了一个小布包。
看着突然停下来的赖启明,海亚有些不解。
“赖兄,你在做什么?这布包又是……”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听侯爷说,这是天子拖他带给我的东西,只要是我准备上岸了,便打开这个布包。”
“陛下给你的!”
海亚大吃一惊,不过他也赶紧收了声,生怕别人听到了他的惊呼。
不过话说回来,看到赖启明从小布包里抽出了一张卷成条的纸张,他还是有些羡慕的,天知道他在朱厚照面前晃悠了多久,朱厚照才决定启用它。
没想到赖启明第一次帮朱厚照办事,朱厚照就这样关照他。
赖启明当然没有想这么多。
他对自己的本事还是很自信的,如果这小皇帝是要指点自己该怎么做生意的话,那恐怕自己是不会去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