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金蝉脱壳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579章金蝉脱壳

自开放港口以来,宁岛的经济迅速得到了调整。当然这也跟宁岛本身就没有多少所谓的城池有关。

因为只是开放港口,并没有答应海亚不征收关税,所以宁王看到那源源不断涌来的财富,心里不知道是多么的滋润。

所以对于开放港口这件事情最开始仅剩的那点顾虑,也渐渐打消了。

他将身心全部放在了明京的造船厂那里,听说还有十日的时间,第一艘真正的佛郎机战舰就能够下水了。

所以宁王马不停蹄的直奔明京而去,将承天府的其他琐事全部交由刘养正一人代劳。

虽然这跟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在名义上,刘养正已经成为了岛南拥有最高权力的人,甚至在掌控政策的大方向上,刘养正也渐渐有了话语权。

从这一点上来看,其实这对赖启明他们的行动并没有什么坏处。

他们从来都不怕那个昏庸的宁王,而只是害怕刘养正真的抽出空来,去扫荡他们这些在暗处行动的人。

不过,赖启明他们买卖人口的行动已经展开了五天,这五天之内,他们的速度堪比佛郎机人倒卖货物的速度。

白天,赖启明会特地留一批人做一些小本生意,以掩饰他们真正的目的,而暗地里,剩下的所有人,都会兵分多路,前往城中各处,去扫荡任何可能存在的劳动力。

单就从他们管饭这一点上来说,就有无数人前赴后继的向着他们招手,甚至原先黄金十两一个人的价格,都不过是赖启明高估了这些人的价值。

结果到了后三天的时候,赖启明已经发现,光是运送青壮劳动力,已经无法把他们的钱财花光了——是的,赖启明就是来花钱的,他打算的是前半段时间,先将宁岛的劳动力运走一部分,至少第一趟回明,他们是要载满所有两艘船的。

紧接着回来之后,他们又会继续展开第二波的收购。

只不过这一次,为了防止对方发现宁岛少了太多的人口,赖启明制定了详尽的原材料收购计划。

只要是原材料,价格不算太偏离中心,他们就会大肆购买下来。

木材、矿石、连带着农具、牲畜,这些所有能够跟生产沾边的东西,都是赖启明他们收购的对象。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

胡老三他毒就毒在脑子转的飞快。

跟普通的老百姓谈生意,三两句他就能把对方绕道沟里,对方稀里糊涂就将家里的东西卖光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坑了。

然而,配合的愈加娴熟的松江商会的众人就会轮番上阵说服对方跟他们一同出海。

连人带家伙事,很快就会被赖启明他们的商队搬空。

不过第二趟出海的事情还说不准,赖启明身上还带着别的任务,他只希望这一段路不会出什么差池。

只要这样的收购和交换持续下去,钱财他们留下了,但宁岛呢?

宁岛除了钱,什么都没有。

到时候只需要一个契机,整个宁岛原本就摇摇欲坠的经济体系,就会无法阻挡的连续崩溃。

物价满天飞,黄金不如屎,这可不是说着完的。

大明的商人就是有这样奇怪的能力,或者说,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汉家商人们,在安逸且平稳的生活里,追求知识以及经验的过程中,他们的精明是要比同时期的任何国家都要来的更加恐怖。

按照原先的历史进程,即便是在明末,大明依旧拥有在诸多方面领先世界的能力,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一个文明数千年的积累,总是会体现在一些小国无法看到的地方。

相信吧,如果当年不是造船技术不够高超,距离大唐最近的倭岛,绝对会被如狼似虎的大唐商人给搬空掉。

所谓的飞鸟时代,还有大化改新,根本就不会出现了。

经济永远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只可惜宁胖子到死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朱厚照举全国之力来修筑铁路,连同着大明最精锐的军队都要向前进军为铁路的修建提供空间和时间,这不最终都是为了钱吗?

朱厚照有一句话没有说:在一切都稳定下来的情况下,大明的商人,才是他最强大的武器——杀人于无形,兵不血刃,这都是朱厚照追求的最高境界。

开拓丝路,朱厚照就没有打算搞什么共同富裕,他只需要打开一条商路,剩下的,大明的经济就会像潮水一般向着丝路周边的国家侵袭过去。

总之,宁岛的经济攻势,只不过是朱厚照伟大蓝图的第一步罢了。

但,所谓的第一步,却是最具有开拓性的一步,赖启明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他若是成功,拥有了真正经验的大明,才能够真正的脱胎换骨。

皇商……不过是被朱厚照隐藏在龙袍之下的一把尖刀罢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

在赖启明来到宁岛的第十日,也是他们所有人开始行动的第七日晚,随着最后一批三十五名青年男女上了赖启明他们的船只。

第一趟总共装载了三百一十七人的两艘毫不起眼的货船,跟随着佛郎机人补充货源的队伍,一同驶离了天兴海港。

然而今天,却是赖启明他们来到宁岛之后最为惊险的一天。

刘养正竟然来到了港口。

甚至李治信和柳宗承都没有接到任何的通知。

进行了这么多天的买卖,只有今天一天,刘样正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现场。

这险些让赖启明他们功亏一篑。

不过,李治信站了出来。

他不惜向刘养正抖露了此前他在逢春楼遭遇的一切,用来吸引刘养正的注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