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从严从简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五百二十四章从严从简

朱厚照火冒三丈,这么重要的情报,锦衣卫居然能不掌握?

上报了五十多条船,以佛郎机战船的炮火强度,这足够跟大明水师在近海打仗了!

为什么西方海洋势力会暴增?这才是佛郎机,那“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会不会也提前到达?这都是不好说的,现在朱厚照还不知道西方的情况,缺乏情报。发展需要资源,资源需要掠夺,现在他们就有如此资源了?

当钱宁提出宁王的时候,朱厚照也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宁王早就勾结了佛郎机,给他们投资,那么接上这五十多条船是完全可以的,而且他们的全世界殖民或许早就在进行了,有宁王的先期投入还不够吗?

朱厚照觉得自己犯了个错误,先入为主以自己熟知的历史为依据了……

皇帝都能换,西方人凭什么就按照原先的发展线路走?

如果有宁王做内应勾结,那么大明的很多技术也会外流,没准燧发枪的技术他们早就学去了,当然定装子弹的难度要大得多,你没有一个景山书院那样的技术中心,是无法支撑的,但燧发枪只要量上来,也十分可怕。

钱宁看到朱厚照大怒,赶紧乞求道:“卑职万死……可陛下,卑职也没有那个能力监视宁王啊,先前卑职没接到那样的任务。”

朱厚照焦急得转了起来:“不行,被动,朕太被动了!”

茫然无知,现在连一个消息都不敢确定,他还掌握着锦衣卫东西厂呢,全世界最大的特务组织就在他手里,却对欧洲一无所知,尽管他知道,历史上那场海战朱厚照是赢了的,可现在突然冒出来的佛郎机人势力,可不是历史上那么弱。

“卑职失职了,陛下放心,卑职肯定弄他个水落石出!”

“你这样,这个情报进一步确认,看船队是否佛郎机人的,确认真实性,其次,宁王那边锦衣卫也要多关照,伪装成落难的渔民,打不进内部总得看看表面吧?”

朱厚照瞪了钱宁一眼,“还有,往西夷派遣锦衣卫,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金钱收买也好,伪装也好,那边的情况朕也要知道,明白吗?还有相关一些地方的保密工作。”

“卑职明白,卑职告退!”钱宁脑门上汗都下来了。

他走后,朱厚照依旧在琢磨着他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变数。

如果宁王真的勾结了,蒸汽机他们是一时难搞出来的,此时的西方还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朱厚照都是加大投入之后才能出来,宁王也给他们投一个?不可能,宁王没有这个财力,这是整个大明的经济实力,不是哪个人就能扛得住的。

只不过,宁王只要援助了西方,他们可以加速殖民。

那个速度可就快了,殖民地都是奴隶,人随便使,资源随便用。

这么想着,朱厚照又跑去看林奇的研究……

林奇跟刘元两个又在一起讨论设计,朱厚照进来问情况:“如何,铁甲舰数月之内能否下水?”

“这……陛下,全部测试的话,臣一两年内都不敢说啊。”林奇很虚。

“陛下,不至于如此着急吧,这可是一样全新的东西。”刘元也说。

朱厚照依旧说:“一切从简从速的话,大致多久能使用起来?”

林奇摇摇头:“仍旧不敢说,如果焊接都有问题,那一切都将重头开始。”

刘元说道:“陛下,下官原以为陛下您也懂一些工艺,多少讲点道理,可如此要求就完全不讲道理嘛,这铁甲舰,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每一个地方都是未知之数,如何能确定?”

“朕也知道,可目前的形势,朕可能等不起。”

“为何,大明水师有那么强劲的敌人?”

林奇和刘元都惊了,陛下你这不是搞笑吗,天下还有比大明水师更强的存在?

大明水师的规模他们都知道,这么个规模要靠大国实力支撑的,虽然小船居多,但如今的规模也是十分吓人,他们确定天下没有足够对抗的势力。

朱厚照沉吟道:“如果是佛郎机造的大船,足有五十条之多呢?”

“那么多?不可能,下官略有所闻,他们国力似乎也没这么强大。”

刘元是有一定发言权的,他不认为佛郎机体现出过这种实力,同时他也知道佛郎机船的特点就是堆火力,有五十多条船的话,确实也挺可怕。

朱厚照道:“朕也不与你们争执,就按这个估算,或许更多。”

“他们就杀到了吗?”刘元挠了挠头,“若是如此,确实还有可能更多,光五十条船的话他们还未必敢发动,如果还有不断赶来的话,大明可就危机了。”

“没错,以大明水师的数量,他们还不敢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朱厚照点头道,“但后继肯定还有,他们是做了这个打算的,咱们现在新船有多少呢?到三月才有三十条,而且还得经过测试,大的福船也根本不适合出远海。”

刘元想了一下说:“而且新式战船也没有绝对的优势,只不过是木船上装了蒸汽机而已,若不测试直接用,使用寿命也不长,只是蒸汽机启动的时候速度快,其他不见得有优势。”

忽然情况就严峻了起来,这让人十分意外。

更可怕的是,如果水师受到重创,哪怕是海战赢了,宁王也能更逍遥。

“佛郎机为何忽然那么强,会不会是宁王……”刘元也想到了。

“这下可有得发愁了。”林奇哀叹一声,“看来还非得铁甲舰出马才稳妥,只是谁也不能保证一切都顺利,万一下水它就散架了如何是好?”

朱厚照当然明白,一切不能太理想化,你研究什么就出什么,那是妄想。

所以很多科学研究都需要国家投资,你钱都砸进去,也未必一定有成果出来。

大明水师最致命的一点是,除了仿制那些船,几乎都出不了远海,想出远海不是船大就可以,福船很大,但无法适应更高一级的海况,只作为内陆水道作战还是很威武的。

“所以,你们知道朕的压力了吗,近期锦衣卫会严查奸细,你们也注意一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