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大明铁甲舰(第五更)
很多人觉得,穿越到了以前的时代,现代的东西很多不能实现。错了,你只要从根基上建立好,科技自然而然就出来,当然这可能花几代人的时间,但朱照见识过后世的科技,就可以少走弯路,大明甚至可以用一两百年时间达到后世的发达程度,这是肯定的,根本不需要朱厚照亲自发明什么东西。
在船上,朱厚照的案头放着厚厚一摞公文,这些都是张永挑出来的景山书院奏折。
在这些奏折里,全都是景山书院的各种发现,里面随便一个点子流出,就有可能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朱厚照还是压着,因为技术的更新迭代太快了。
前面一项技术还没有完全得到应用,后面的新技术就会出现,你一次次覆盖,这不得花钱吗?此时农业还是根本,得先让百姓富起来,工业才能跟上。
“陛下,咱们果真要去天津吗?”张永问道。
“去什么天津,现在回去,那些老顽固会骂人的,咱们去上海县。”
“上海县那地方,什么都没有啊。”
“以后什么都得由,铁路修过去了,朕要在那里搞一个船厂,一个大港口!”
朱厚照选择先发展上海县,就是有一定的战争预防考虑,南边如果打起来,是会受到牵连的,虽然大明历史上吊打了欧洲,但朱照的到来,没准会引起其他的一些变化。
欧洲有很多人来了大明,他们也可以学,学了就要打你。
指望陆地上修铁路过去,耗时会很长,海洋此时就是捷径。
“陛下,您也看看这些阁老们呈上的书信啊……”
“朕不看,看了也是烦心,很多东西他们慢慢会意识到的。”
朱照想到了,自己的很多做法,会在朝堂上被反对,扯皮的会越来越多,就得利用这段时间清净一下,事情先做,好不好他们自然会看到。
然后他又提醒江彬:“你吩咐锦衣卫盯着点,谁不执行圣旨的,直接拿人,圣旨拒不执行就没话说了吧,朕这次要装一次傻,对于他们的声音,朕不听不看。”
几天后,船到了上海县……
此时的上海当然不是后世的模样,很小,新建的火车站就是这里最繁忙的地方。
这里一座大港正在建造中,有水泥在,建造速度会快得多,新岳父林奇的研究院也在进行,此时正建造了一半,朱厚照先来的这里,旁边工地在热火朝天地进行,而林奇就先搞了个小房子在港湾里,自己先造模型。
飘飘也是很开心,先见过了父亲,然后才是林奇见朱厚照。
“臣林奇见过陛下,陛下万岁……”
“好了林院长,虚话就不说了,这里又没什么人看,说说你的成果吧。”
林奇为难道:“这才几天啊,能有什么成功,臣都是才赶到不久,您看这旁边的造船厂,才开工造了个地基,还有臣的研究院,才开始破土动工呢,还好有火车,否则那么多的物资送到这里都得一年功夫,臣……也就造了一些小船。”
他说着,带朱厚照到海边查看。
林奇住的房子就在海边,房子很简陋,原先就有的木房,但他动手建造的模型却是钢铁焊接的,竟有好几个了,他一一指给朱厚照看:“臣在想办法焊接钢板,一开始,不得其法,下水就漏,原本古时也传过焊接之术,可不够牢固,怕是入不了海的。”
电焊,就别想了,此时电报也刚搞出来,这种强电还不能应用。
发电与输电,同样也是复杂的工程,景山书院有人在搞,但没出成果。
朱厚照说道:“铁甲舰慢慢来,电焊出来之后再搞,倒是蒸汽机可以考虑上船,木船也是没问题的,你想想办法,朕的第一艘标准型战舰上必须要有蒸汽机。”
林奇立即眉飞色舞道:“陛下,臣已经在测试,蒸汽机在火车上见过了,这里有一条船就是臣的设计,木船装蒸汽机,您往这边看。”
顺着林奇手指过去,有一条两丈长的木船模型,有风帆桅杆,并且船身也没有完全装好,木船就被架起在海边,这是没有完工的,能直接看到里面的结构。
“不错,对船体构造,别人不如你,所以你要多费心。”
朱厚照走过去观看,“这条船你测试过没有,装蒸汽机的话,强度够不够?”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林奇又指了一条更小的木船说:“臣已经用更小的模型做过测试,还行,不知道放大后会有什么影响,若是这条大的经过测试也没问题,那就真没问题,其实吧,木船本身也能经受住蒸汽机的运转,关键是防火要到位,木材要好,强行安装成本是很高的。”
朱厚照点点头:“装机也不需要太大,比风帆略有优势就可以,等焊接技术出来之后,咱们再转铁船,对了,景山书院有人搞冶炼的,还有人搞强电的,你研究一下电焊。”
“臣都没见过什么强电,只有天打雷的时候看到过,这怕是不好弄啊。”
“没问题的,只要路子对,很快就能出来。”
林奇点头说道:“其实,也并非一定要焊接,铆接也是可以的,臣做了几条,都是采用铆接的方式,防水不太好弄,如此建造船必须很大,结合一点木材应该可以。”
“行,你先按照自己想法弄一条吧,别只做模型了,直接就上全尺寸的。”
朱厚照步子想迈得更大一些,佛郎机人已经对马六甲出手了,大明朝等不起。
万事开头难吧,一开始肯定都是简单的东西,可靠性甚至都可以放低。
最早的铁甲舰,在另一个时空诞生的时候,故障率都很高,相互打了无数炮,结果是各自无功而返……其实真想造,不需要这么讲究,朱厚照只是想更系统化一些。
林奇马上就说:“试制的全尺寸木船在天津有了啊,臣之前说的,他们也觉得装蒸汽机可行,臣就发给他们图纸,让他们试一试真造一条船出来。”
朱厚照大喜:“造出来了等海试,朕这回真得到天津去看看了,海试的时候朕一定得在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