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倭岛登陆(第四更)
实际上也没朱厚照想象的那么顺利,在海上蒸汽机停车了好几次。刘元带人抢修,并且做出详尽记录,方便以后出使用手册,所以这样的修理也比平时慢了许多,朱厚照原本以为很快就能看见倭岛,这船居然航行了一昼夜。
没事,朱厚照也不慌,因为船够大。
煤装得多,补给也充足,出航个把月的也没问题,哪怕煤都烧完了,风帆还保留着呢。
第二天清晨,刘元带人连夜苦修从船舱里出来,扛不住了,要去睡觉。
江彬在甲板上看到他就说:“提举司,你这船快是快,可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啊,我还以为以这速度能追上何礼他们的船队呢,结果你修船就耗了一半的时间。”
刘元瞥了江彬一眼说:“哪怕一刻不停,也追不了何礼的船队,因为方向就不一样,他们往琉球那边去了,咱们越快,离得越远,懂吗?”
“那提举司,不会再出事了吧?”
“这谁说得准,有史以来就没出现过这样的船。”
刘元疲惫地往自己舱室走,“我得先休息一下,短时间里应当不会出什么大事了。”
这一昼夜,可把刘元给累坏了,不过心情倒是还好,实际测试没什么大问题。
之所以停船,都是为了记录数据。
刘元进了船舱就找地方呼呼大睡,根本不讲究,而此时江彬看到了陆地。
“看到了,陆地,那是倭岛吗?”江彬询问有经验的舵手。
“那应当就是倭岛吧,咱们的方向不会有错。”
“那我得去通知陛下,你们加快速度航行!”
其他人觉得伴君如伴虎,但江彬却觉得跟着朱厚照才有意思,多好玩啊。
别人太无聊了,朱厚照总能想到新奇的东西,以及大胆的计划,江彬就是那种喜欢玩刺激的人,一辈子都不带怕的,朱厚照在别人看来荒唐的举动,他就很喜欢。
进了船舱把朱厚照叫出来,朱厚照远远看着地平线,也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倭岛。
这年代的航线应当不会很精确吧,大明的官船也不太往倭岛这边来,来的都是民间海盗,所以谁都说不好,朱厚照问舵手这是不是倭岛,舵手说是,但具体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
“那赶紧靠岸,派人问问这是什么地方。”
朱厚照发布命令,这时代不用愁语言不通,不会说大明官话的都是土鳖。
只要找到官方的人问,他们肯定能说,只是现在的倭岛,正处于后世他们自己说的战国时代,上面乱得很,所以大明的海盗都能过去称个王。
现在还没有到最乱的时候,倭岛上的势力还在各自盘踞,没有到终极大火拼。
在大明的眼里,此时他们也是很弱的,自己搞的村斗都很多。
很快新船靠岸,朱厚照令船抛锚,然后派出三十人锦衣卫用小艇登陆,没有港口,这样的大船是不可能靠岸的,万一搁浅可就真回不去了。
没事,这又不是外面的大洋,搁浅了朱厚照跟人划船回去。
朱厚照带着江彬也兴冲冲上了船,他俩开心着呢,没人劝得住他们。
上了岸之后,朱厚照再让人回头接第二批人过来,建立滩头据点,而他跟江彬带着三十人继续往内陆探寻,他很想知道这个时代的倭岛是什么样子,有人说这个时代之后倭岛就起飞了,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飞速发展。
但那是十六世纪后期的事了,现在还只是初期。
至于后世见到的历史,朱照是不怎么信的,眼见为实。
文字记录在后世的华夏都不算什么真实历史,也只有华夏搞得这么严格了吧,有记录不算数,史书都要怀疑,就一定得考古发掘之后才佐证确认,其他国家呢……
其他国家的历史大多都是文字而已,有的甚至是神话诗歌,这能信?
反正倭国后世对这个时代的记录相当的妖魔化,就纯属看个乐子可以。
往内陆探索没多远,他们找到了农田,田里有人耕作,朱厚照马上派遣锦衣卫过去询问,耕作的人看见锦衣卫害怕得很,因为带着刀,他们看见刀就怕。
最后锦衣卫没办法,把一村的人都抓起来聚到一起,这……
还是没办法,很小的一个村子,没什么人有见识,甚至连他们是什么人都搞不清。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有人听得懂大明的话吗?”江彬出来询问。
无人应答,江彬恼火了,抽刀恐吓,这回人家更怕了,朱厚照只得把他拉过来。
所谓的“战国”,实际上是一个个小团伙武装,这些人十分的狠,大部分的农民肯定都怕的,一个典型的特征是都怕有刀的人,岛国上钢铁产量这个时候是很低的。
随便弄把铁器就能祖传了,别说多好的刀。
精细打造的倭刀其实也只能装备那几个勇士,后世人也知道倭刀怎么打造,那速度,能装备起一支军队?而且性能大多都靠吹,百分之一万保证,不如现代钢材。
这就有点像华夏吹三国时代,个人勇武能吹出个神来,当然华夏严谨得多,历史和小说是分开的。
“我来吧,你这样吓唬不行。”
朱厚照摇摇头,拉开江彬自己来说,“你们不要怕,我们是大明的人,不是来抢你们东西的,也不是海盗,是官军,懂吗,谁能听懂大明官话好处大大滴……”
这时候就走出来一个脸脏得几乎看不清样貌的十多岁少年,怯怯地说:“我会。”
也不知道年纪小还是怎么样,朱厚照甚至辨不清男女,估计和自己是差不多岁数吧……
“很好,赏他银子!”朱厚照大方地说。
江彬立刻上前,掏出几粒碎银递过去,他还收回了一个……
只不过那孩子似乎也不太兴奋的样子,看得朱厚照很疑惑:“你们这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