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大戏台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三百七十章大戏台

秦淮河畔,现如今已经成了金陵城的招牌。自从应天府尹换上了实学官员之后,秦淮河畔的商业顿时便开始高速发展。

以秦淮河为中心的商业圈现如今已经初步形成,最繁华的河段,当属秦淮河城内夫子庙一段,这里原本是金陵城著名的烟街柳巷。

自从八股不被重视之后,秦淮河畔愈来愈多的失意文人齐聚于此,整个秦淮河畔的风貌为之一变,开始不断的涌现出了不少的“街头文化”。

不少的红白案师傅,就直接在路边支起了摊子,在路边叫卖着,不少慕名而来的人,都在摊位前排起了长龙。

朱厚照带着两个老婆,老早便上了一条游船。

这金陵城最贵的游览,现如今也就是这游湖了,这些画舫一夜的租金,就是新政之前很多家庭数年的开销了。

朱厚照坐在画舫上,望着两岸的商铺,纳闷的问道:“好似不如在上面走着来的好啊。”

船家仿佛是看透了朱厚照的心思,笑道:“客官莫慌,前面才是这夫子庙最好玩的地方。”

朱厚照一愣,随即,这条船便是划进了另一条的河道。

“这位客官,要不要来一碟香酥鸭?”

这一段河道倒是十分的奇特,每家都有一处望楼,伸入河道,一个小二在那里恭候着。

“来一碟。”

朱厚照随口说道,不消片刻功夫,一碟香酥鸭便端了过来。

随即船家开动,到了下一家。

“客官,来点鸭血粉丝汤不?”

“来。”

刘良女跟夏皇后面前的小方桌,片刻便摆满了吃食。

船家在一旁笑道:“客官,这些餐具,小老儿最后会负责收拾,您便不必担心了。”

画舫跟一旁的商户都商量好了,这些吃食的价格自然也是比外面高出了不少。

在拜祭了五脏庙之后,很快画舫便到了下一处较为宽敞的河道,两旁的齐奏一首曲子,当画舫在中间穿过时,正是最佳的欣赏位置。

宽阔的河面上,不过寥寥几条画舫而已,船家也将画舫停泊于此。

船家介绍道:“这些都是在秦淮河畔的才子们刚刚写的曲子,外面可是听不到啊。”船家坐在一旁掏出了一个酒葫芦,显然惬意的很。

正是华灯初上时分,边上的几家酒楼,都会轮流拿出自己看家的本事,组织一出歌舞,河道的转弯处有一座大戏台。

船家赶忙起身,将船驶向了戏台,边划边笑道:“险些误了各位客官的重头戏。”

戏台上有了动静之后,整个秦淮河上的画舫好像收到了命令一般,纷纷向戏台集结过来。

两岸的乐队也纷纷应和起来。

朱厚照盯着不远处的大戏台,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因为朱厚照在大戏台下,坐着一个热,背影十分的熟悉。

此人正是大明堂堂魏国公世孙,平海卫正三品指挥使,徐鹏举。

怪不得这厮平日里这么瞧不起家里的正室,秦淮河这么一个花团锦簇的地方,谁能瞧得上家花。

最气人的是,自己这也算是第二次来应天了,这厮竟然一次都没带自己来过秦淮河。

“相公,那可是徐小公爷?”刘良女似乎也发现了在岸边的徐鹏举,纳闷的问道。

一旁的艄公望着三人说道:“这位爷,小老儿会在这里等着,几位若是想上岸瞧,自便便是。”

朱厚照笑了笑拱手道:“有劳老丈了。”

此时徐鹏举正对着一个说书的在傻乐。

“要说这当今天子,那绝对算得上是一少年才俊,您说这十五六岁的小娃娃能干什么?也就是刚刚抱上娃,撑死了也不过就是在街上瞎混,您瞅这少年天子,天天干的是什么,躲在宫里玩泥巴。”

徐鹏举拍着桌子忍不住笑道:“对,对,就是躲在宫里玩泥巴,我作证。”

“咳……咳”

徐鹏举不耐烦的回过头来,这一回头,险些将魂给吓飞了。

只见朱厚照领着刘良女跟夏皇后坐在一旁,刘良女还强忍着脸上的笑意。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朱厚照铁青着脸,望着徐鹏举道:“哟,徐小公爷,久违了。”

徐鹏举身上像是装了弹簧一般,猛地弹了起来。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不知所措的望着一旁的徐鹏举。

朱厚照望着徐鹏举笑道:“哎,徐小公爷,莫急,莫急,继续听啊,这出还没说完呢,这天子天天在宫里玩泥巴,然后呢?”

徐鹏举苦笑了两声,坐下后,望着说书人,示意其继续说书。

“唉,当今的正德天子,能是那在家玩泥巴的主儿的嘛?”说书人顿了顿,望着面前的众人笑道:“唉,陛下在宫里玩的那泥巴,拿到宫外,就成了咱们现在这有价无市的水泥。”

众人不禁露出了一阵惊佩的表情,朱厚照不屑的哼了一声,望着一旁坐立难安的徐鹏举笑道:“徐小公爷,听说您这就要去交趾赴任了,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啊?”

徐鹏举为难的望着朱厚照,露出了乞求的眼神,朱厚照见状面色一沉,阴着脸问道:“怎么?难道我的消息是空穴来风?”

“哪里哪里,我下个月……?”徐鹏举试探的望着朱厚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