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滥竽充数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三百三十五章滥竽充数

朱厚照命小二随便上些茶水干果,很快小二便端来了三杯茶还有三小碟奶茶。小二在一旁笑道:“这位爷,小店的特色就是这奶茶,小店是之前从草原上回来的,知道这牛乳该怎么弄,两位夫人慢用。”

刘良女喝了一小口,便被这奶茶给惊艳到了。

朱厚照则是注意到了一旁的那两个书生。

他们手上拿的,就是景山书院最新的经济学教材,耳听得这两人道:“方兄,这西南之出路一题何以解之啊。”

“唉,西南羁縻此事我问过几位老师还有头两期毕业的学长们,这个题着实是有些棘手。”

即便是到了这个时候,西南的问题仍旧是萦绕在大明帝国的心头。

朱厚照叹了口气,这西南各地的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纵然是已经有了铁路,这在西南修筑铁路,怕是也要死伤无数,恐怕得等到大明彻底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大明吃亏的地方就是在跟太多了。

所有的资本在生产力不足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找人,找更多的人来处理这件事。

比起农业时代的那些简陋的农具,显然人是最高级的机械了。

但是欧洲不是这样,毕竟欧洲人除了本身小国寡民之外,老百姓还比较作,得了病不吃药也就算了,还喜欢弄条口子放血玩。

没办法,没有充足的人力,这些欧洲万恶的资本家们只能将目光对准了充沛的水力,畜力,因此便有了各式各样的机械。

大明现在想要在思维上转型,才是最为困难的,比如现在景山书院的师生们想要解决西南的问题,第一反应还是改土归流。

从来没有人想过为什么会造成土司割据,朱厚照望着一旁的那两人笑道:“两位仁兄,方才听闻两页在说西南之事,在下有一点拙见,可否一叙?”

景山书院的学生,倒是没有那么的傲。

毕竟都是考不上八股才来的景山书院,首先心里其实是已经过了一个坎儿了。

这才来到了景山书院。

“哦?仁兄请讲。”

“方才听闻两位再说什么改土归流,其实依在下来看,改土归流,只是不是办法的办法,更关键的是,要知道西南土司为何会割据一方而作乱。”

一旁的书生,犹豫了半天,才怅然道:“穷山恶水,刁民出焉,此天予,不可拒。”

朱厚照则是在一旁道:“本朝新政便是贯彻天命不恤人言不足惧,西南之事,远不止简简单单的交通不便。

西南土司割据,无外乎民智未开,而土司们能够维系统治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在朝廷,朝廷将土司当成了西南各土唯一代言人。

一切贸易都要跟土司贸易,便是逼着老百姓屈服于土司。”

两个书生听完了朱厚照所说的,不禁眼前一亮,思虑了半晌,才感叹道:“仁兄所言极是,这倒是一条思路。”

由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一旦土司不再是西南的唯一代言人之后,这些百姓自然而然便会心向强胜富强的大明了。

两个书生震惊的起身,望着朱厚照拱手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且。”

两个书生话音未落,便听到一旁有人冷哼一声走了进来。

“一群商人之后,也妄自托大,登堂入室。”

显然来人已经将朱厚照也当成了景山书院的学子。

“你!”

一旁的吴道烜险些骂出口来,却被一旁的方靖给拉住了。

“莘修贤,你我素无恩怨,为何出口伤人。”

那个名叫莘修贤的书生冷哼一声,缓步走了进来,坐在一旁道:“小二,上茶。”

“哎。”

莘修贤望着三人道:“西南之乱,若是不用土司,必将导致西南愈乱,本朝太祖所定之羁縻一策,甚为妥当,只要西南不犯汉疆同奉我大明天子为君,乱便乱去,于朝廷何干。”

朱厚照饶有趣味的望着莘修贤,倒是有日子没见过这么憨的书生了。

“既然这位兄弟如此通晓四书五经,为何不去考八股而来景山书院?”

莘修贤拍着桌子怒道:“当今朝中,阉竖为祸,八股清流何以入仕,我等宁委身入朝,也要匡扶朝政。”

“啧啧啧,头一次见把高不成低不就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

“你。”

莘修贤险些没一口老血吐出来,朱厚照望着莘修贤笑问道:“难道不是?”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本科,我必高中,可敢做赌?”

“有何不敢?”

朱厚照饶有趣味的望着莘修贤。

一旁的方靖拉了拉朱厚照小声道:“仁兄莫气,此人族叔乃是朝中都察院左都御史莘炜。”

“哦?就是今科主考莘炜?”

“对啊。”

朱厚照脸色一沉,之前这些文官厚泽脸皮将这主考的名分讨了过去,朱厚照为了不彻底跟文官们翻脸,便随便找了个言官顶上了主考的位置,毕竟阅卷不止一个主考,反正都是实学学子,纵然是莘炜吹毛求疵,最终还是要取三百来人。

没成想,这莘炜给自己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