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帝王心海底针
黎滢的一反常态,却没有引起郑唯产的注意力,在黎滢衣衫不整的接见郑唯产时,郑唯产仿佛看到了一个当世明君。此时的郑唯产心中只回荡着一个典故。
楚有大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来了。
不过郑唯产倒是万万没有想到,这莫登庸确实不是什么好人,莫登庸走也便是要走了,但是谁能料到,这莫登庸临走之前,将整个禁卫军的指挥权给交了出来。
原本没有军权的黎滢,倒还算是听话,手中现如今握住了万余禁卫军,自然不会甘心就这样的做一个傀儡皇帝。
待郑唯产带着满腔的抱负回到家中之后,家中的谋士们却纷纷来到了郑唯产的面前,望着郑唯产道:“老爷,宫中禁卫军为何忽然集结了?”
郑唯产一愣,诧异的望着一旁的谋士翟峙问道:“宫中的禁卫军集结了?”
“对啊老爷,而且禁卫军这一次没有经过上报兵部,咱们是不是要做点准备啊。”
显然比起做一个忠臣来讲,郑唯产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性命。
“去,叫黎广度跟程志森两位大人府上通知他们两人来兵部议事。”
“是。”
天色已暗,兵部衙门之中显得格外的阴森,整个升龙城中的水汽浓郁,一场倾盆大雨就要下来了。
在黎广度跟程志森到兵部之前,郑唯产已经屏退了所有的吏员。
因此衙门之中,之中郑唯产一个人,静静的坐着。
不过一会,接到消息的黎广度跟程志森便神色匆匆的赶到了兵部。
显然他们也已经得知了黎滢已经调集了宫中的禁卫军,显然是要对他们下手了。
“郑相,为防宫中生变,咱们还是早做准备吧。”
郑唯产叹了口气说道:“吾佞臣之名长留青史矣。”
程志森在一旁喝了口热茶,却紧紧的皱起了眉头道:“若是京中有变,我等三日之内确实可以平定畿内,但是在岘港一带的安和侯阮宏裕怕是很快就能抵达京师。”
郑唯产点了点头说道:“莫登庸已经反了,阮宏裕打了败仗,此时正在返京途中,我已命人持金牌截留阮宏裕,命其就地驻防。”
黎广度望着郑唯产问道:“那郑相心中,可有新君人选?”
郑唯产摇了摇头说道:“灵隐王黎光治年少聪慧,可堪大任,但是却是出自旁系。”
整个交趾现如今其实已经是天下大乱了。
北面的陈皓已经举出了光复陈朝的大旗,南面则是有莫登庸想要锁关自守,北面的铁山伯陈真、安和侯阮宏裕、郑绥等人各领雄兵,割据一方。
整个北交趾早就是一锅粥罢了,只不过现如今莫登庸一反,把这锅粥给煮沸了。
尤其是刚刚开始创业的陈皓,猛然间就想起了北面的大明,一方面分兵退往边境,一方面上表定称臣,并哀求大明发兵入交趾拨乱反正,剿灭黎氏这些乱臣贼子。
此时升龙城已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听着阵阵的雷声,郑唯产望着一旁的程志森问道:“御史台那边情况怎么样?”
程志森冷笑道:“一群书生而已,嘴里嚷嚷着什么尊王攘夷,自己却带着兵马跑到了宝州。”
几年前御史台的这群士大夫跟铁山伯骂了一架,这铁山伯陈真可不是大明的那些勋戚,骂了就骂了,陈真接到消息之后,当即便开始调集兵马,要清君侧。
吓得这帮士大夫直接就跑到了宝州,不过到了宝州之后,这些士大夫们便自己拉起了队伍,底气足了之后,便重新开始骂起了陈真。
跟大明动辄靖难,数十万大军决战相比,无论是朝鲜还是交趾,这些所谓的藩镇割据,都像极了过家家。
虽然势力错综复杂,但是实际上每一方也不过就是万余兵马而已。
此时黎滢在宫中也没有闲着,自己聚齐了万余禁卫军。
新任的禁卫军统领阮瑀跪在黎滢的面前道:“陛下,全军已然集结完毕,请陛下降旨。”
黎滢点了点头道:“择日不如撞日,朕即刻召郑唯产、程志强、黎广度入宫,尔等伏杀之。”
“诺。”
此时空荡荡的兵部衙门中,三人已经大致商定了计划。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不过此时,衙门外却疾驰来一匹快马,停在了兵部衙门的门口,一名小太监从马上跳了下来,冲进了兵部衙门里道:“三位大人,陛下降旨,召三位入宫议事,还请三位大人从速入宫。”
郑唯产脸色陡然一变,此时黎广度起身望着那小太监笑道:“公公,公公近前说话。”
黎广度起身给郑唯产斟了一杯热茶,道:“公公啊,可曾听到什么消息,陛下叫我等入宫,所为何事啊?”
那小太监也是厚着脸皮,直接坐下,笑道:“大人,咱家就是一下人,自然不会知道的太多”
小太监话音一边,黎广度赶忙从袖子里掏出了十几枚大明钱庄的银币塞给了小太监。
“这点钱,公公拿去喝杯茶。”
这十几块银元,在交趾可是足足能在升龙城买下一处院子,在城外在买几十顷地了。
剩下的银子还能在城里置办下几处铺面。
小太监笑了笑说道:“黎大人这就客套了,陛下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南面莫登庸谋逆,叫几位大臣进宫去商议对策呀。”
黎广度冷哼一声,在怀中掏出一把匕首,架在了小太监的脖子上,咬着牙说道:“别给脸不要脸,说,进宫究竟所为何事?”
小太监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当即便被吓尿了,战战兢兢的说道:“陛下在宫中布下了兵马,欲擒杀几位大人。”
随即刀光一闪,小太监便倒在了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