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莫登庸的野望
吴淞口的码头上,到处都有力工在神色匆匆的搬运着货物,码头里的商船货船络绎不绝。其实连这些力工们都知道,这忙点累点都没什么,毕竟只要卖了力气,家里的婆娘就有布做新衣裳,那个满地乱跑的臭小子就有书念。
整个吴淞口码头上,虽然忙碌,却处处透露着富庶。
在一处船埠旁,苗奎跟张鹤龄正在叙旧。
张鹤龄在江南待了有一段的时间了,整天泡在江南这温柔乡里,张鹤龄的骨头都快酥了。
一旁的苗奎望着张鹤龄打趣道:“国舅爷,您最近这样貌倒是越发福态了。”
张鹤龄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公公啊,这江南之地,也没啥意思啊,待久了,就想着回家好了。”
苗奎笑了笑正要说话,只见不远处忽然出现了一木船。
在吴淞口中,这条木船跟其他的船只比起来显得分外的矮小。
“国舅爷,来了。”
张鹤龄脸色陡然一变,一摆手,身后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军士。
坐在船上的,正是交趾国大使莫登庸。
莫登庸诧异的望着码头上忙碌的船工,还没等回过神来,苗奎便带着大队的军士过来围住了莫登庸。
“莫大使,咱家奉大明天子令,接待交趾使团,请把。”
莫登庸的汉语显然没有李隆那么流利,望着苗奎犹豫了半天才说出了一个“好”字。
路上,莫登庸像是刚刚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望着路上的风土人情,显得十分兴奋。
很快,莫登庸便看到了在松江的寿宁侯府等着的徐鹏举。
徐鹏举最近在家闲的骨头里都开始痒了,这种热闹自然不会放过。
“莫大使,先在这里住下吧。”
莫登庸望着苗奎笑道:“公公,世人皆传这天津港已然不输江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之前莫登庸的船是直接被水师的船给截下的,莫登庸这厮还以为是到了天津了。
苗奎笑道:“莫大使说笑了,此处正是大明腹地,松江府啊。”
“啊?!”莫登庸震惊的站了起来,脸上爬上了些许的不悦。
望着苗奎跟张鹤龄道:“卑职奉我主之命朝见大明天子,怎么被引来了松江府。”
苗奎望着莫登庸冷哼道:“坐下!”
“哎,好嘞。”
苗奎实在是不知道朱厚照的那个事靠不靠谱,这毕竟莫登庸可是交趾派来大使,提出这么个要求,苗奎还有点说不出口。
苗奎看了一眼张鹤龄。
张鹤龄随即对着身旁的丫鬟下人们吩咐道:“行了,你们都退下吧。”
几名下人抱着餐盘缓缓的退出了侯府,苗奎望着一旁的莫登庸犹豫了一会,望着莫登庸结结巴巴的说道:“莫大使,造……造反嚒?”
莫登庸震惊的看着苗奎,张鹤龄点了点头说道:“对啊,莫大使,造反不?”
“两位是什么意思?”
莫登庸是武将出身,又是宫中禁卫军统领,对于黎氏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
不过野心这个东西谁都有,莫登庸平时也只是藏的比较深而已。
莫登庸出身贫寒,但是莫登庸心里也是有野心的,凭什么别人一生下来就要锦衣玉食,而自己却要窝在那个小山村里不停的抓鱼才能活下去。
不过显然莫登庸并没有相信苗奎的话,只是大义凛然的在一旁说道:“我等即为人臣,何来谋逆之心。”
苗奎望着莫登庸犹豫了半天,干脆直接起身从袖口中掏出了圣旨,望着莫登庸说道:“这是大明天子的圣旨,莫大使看看?”
莫登庸不敢置信的接过了圣旨。
没想到朱厚照竟然真的要自己起兵。
“公公,这鄙国国内情况不明,冒然起事恐怕……”
苗奎震惊的望着莫登庸,没想到这厮竟然还真有这个心。
“莫大使,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大明会派水师助你。”
朱厚照找莫登庸是有原因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因为天津的商会一直憋着要打旧港宣慰司,但是朱厚照始终没舍得下令。
这占据马六甲海峡的可不是大明周围这些传统的土著们,而是从西方过来的葡萄牙人。
即便是这个时代的葡萄牙人还有些够不到远东,但是朱厚照担心贸然出兵,恐怕会让大明吃亏。
这样就有点划不来了,而且大明水师自从重整以来,也就是在大明周边,最多去个东倭,没有这种远海作战的经验。
到时候海上的后勤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朱厚照想要在交趾扶持一个代理人出来,从交趾到马六甲,可比从琼州到马六甲近多了。
莫登庸望着圣旨沉思了许久,望着苗奎说道:“公公,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不过还请公公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