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吃货的浪漫
闻言永淳一愣。朱佑樘大笑道:“朕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个女儿啊,杨慎之父乃是左柱国,文华殿大学生杨廷和,不如就让朕做这个媒人吧。”
永淳的小脸顿时便红到了耳朵根。
朱佑杬在一旁欣慰的望着永淳,杨慎的名声,朱佑杬也听过一些,也算得上个年轻有为了。
此时的杨慎对西苑的这些事情一无所知,此时景山书院已经找来了各种的植物纤维也就是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布匹、丝绸,还有棉花,蚕丝等物。
杨慎近乎癫狂的将这些试剂加在这些东西上面。
无烟火药代表着大明的军士从此开始,不必在发射完之后清理炮膛,火器的寿命,可靠性都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相较于硝化甘油来说,硝化纤维才是真正的划时代般的存在。
“成了,成了,真的成了。”
杨慎大笑道。
毕生心学,成于一旦。
这种感觉怕是很少有人才能理解。
“学长,陛下有旨。”
杨慎喜上眉梢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唉呀,不用什么赏赐了,现在还没彻底成型呢。”
“不是,陛下有旨,永淳郡主择吉日下嫁杨学长,恭喜学长。”
“啊?!”
杨慎一懵,随即便有几个小黄门凑了过来,架着杨慎笑道:“陛下有旨,让小的们伺候好驸马爷。”
杨慎之前都快有些疯了,整天吃住都在实验室里,这杨慎可是一个宝贝,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朱厚照得心疼死。
正好借着永淳下嫁杨家,让杨慎好好的歇一下。
京城已经八百里加急去四川送信儿了。
杨廷和这老头儿临走还不忘阴朱厚照一把,能折腾一下杨廷和何乐而不为,更何况现如今杨廷和年纪还不算大,还折腾的动。
杨廷和其实一直非常迷信,这成都杨氏一门,在这两代人里风头简直是太盛了。
一门四进士,杨廷和更是不到五十岁就当上了大明帝国的内阁首辅。
一个弟弟在大理寺,一个弟弟在外面当封疆大吏。
风头太盛,甚至压了不少世家大族一头。
杨廷和最担心的就是傀儡场的事情,生怕他们这两代人用尽了日后杨家的福报。
朱厚照哪管这些,有一些新式火器的图纸已经在兵杖局的箱子底下放了多久了。
在得知硝化纤维实验成功的第一时间,朱厚照立马下旨停了零三式后膛炮的列装。
零三式别看是炮,成本那么高,威力绝对比不上马克沁机枪。
朱厚照现在就是要彻底的淘汰掉人海战术。
走了硝化纤维,很多人力都可以省下来,比如监狱里的狱卒,一次性可以腾出大半的人手来。
还有就是工厂那边的倭人管理,之前这些倭人工作,大明都得派不少的兵马压阵。
有了马克沁,最多也就一支二十人的小队,就足以控制上万人的倭人。
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就当宫里宫外欢天喜地的时候,宫里却闹了起来,显然永淳并不想就这么轻轻松松的嫁给杨慎。
“皇兄是个大骗子。”
永淳嘟着嘴,打晕了两个老太监后,缘着宫墙翻了出去。
朱厚照正在西苑跟朱祐杬哥俩商量着婚礼的事宜。
马永成神色匆匆的跑了过来,压着嗓子对朱厚照说道:“爷,爷,出事了,永淳郡主翻墙跑了。”
“什么?!”
朱厚照诧异的问道:“朕觉得永淳对杨慎也有点意思啊,这杨慎哪点不好?”
“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啊。”
永淳郡主其实并不觉得杨慎讨厌,但是朱厚照不知道,自己所写的西游记仿佛打开了民间市场的一个潘多拉魔盒。
书中的一猴一佛,已经将民间的书虫勾了起来。
各种小说话本,在这几年时间里大行其道。
尤其是那些自幼养在深闺之中的大家闺秀。
他们不需要苦读八股,所谓的女训,女戒,更是枯燥乏味。
这些小说显然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永淳郡主从宫中翻了出来,换上了一身男装,兜里揣着几十枚银元。
气呼呼的来到了一处茶馆。
毕竟书上所说的,那些纵横江湖的少侠们,往往都会待在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