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挤兑
徽商的真正目标,压根就不是大明钱庄,击垮了大明钱庄,户部很快便可以扶持起另一个钱庄,新政仍旧会继续。徽商真正的目标是击溃以银币为主的新的金融体系。
沈家一眼便看了出来,朝廷通过发型银币,使银合金取代了原本专属于白银的货币地位。
然后等于说是将全大明的财富,增加了大半。
通过这些凭空出来的这批银币,才创造了整个正德新政的辉煌。
一旦户部牵头成立的大明钱庄都发不出银币来改用现银,这样的话,银币体系会瞬间崩溃,银币也会随之贬值。
跟一加一不单纯等于二一样,二减一也不会单纯的等于一。
新币泡沫爆炸引起的连锁反应,将会将天津跟松江的经济毁于一旦。
但是在景山书院的后院里,有几座小院子,整天在吞着大量的煤炭。
“冯先生,咱们啥时候能歇会啊。”
“你们就一直烧,等着户部来通知。”
冯云卿黑着脸,谈立本在知道出现挤兑的事情之后,当即便搬了两台蒸汽机过来,日夜赶工银币。
谈立本知道,朝廷现如今不是缺钱,缺的是银币,银币有多重要,谈立本心知肚明,一旦银币破产,朱厚照提过的纸笔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有了这两台蒸汽机,银币的产能瞬间翻了一倍。
这里是锦衣卫、东厂、西厂三支特务组织一起监工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白银送到景山书院而后铸成银币后在送到大明钱庄去。
蒸汽机,绝对是一见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东西。
但是朱厚照下了严旨,这个东西不能走漏任何风声,违令者夷九族。
现如今这个东西仍旧是整个景山书院乃至大明最高机密,这次用来铸币也是朱厚照亲批才能用。
“冯先生,这几年这铁家伙是啥东西啊,咋这么老沉。”
“该你知道的你知道,不该你知道的别瞎问!”
冯云卿冷哼一生,坐到了一旁,盯着几个人在这里忙活着装卸煤炭。
源源不断的银币出炉,冯云卿抓了几个看了一会,随即扔下道:“户部的人过来监工吧。”
“诺。”
这几天朝廷的事情不少,京嘉铁路即将动工,朝廷这一次终究也不能免俗,下令日本准备一些人手,准备动工了。
原本户部也是打算用汉人的,但是这种活,户部的官员出门一打听,那些市面上的人一听,是这种苦力活,他们的报价就够让朝廷望而却步了。
“缺人啊。”
谈立本起身走到一旁,这里的人手实在是太贵了,用不起汉人,只能用日本人跟朝鲜人。
“谈部堂,已经派人跟日本方面捎信儿了,大概一个人头二十两,我们要了两万人。”
“四十万两啊,来回路费可用户部掏银子?”
“启禀谈部堂,不用,那些人牙子包邮。”
“包邮?倒是有趣。”
不过日本的人力不能再多了,当时日本各地的战俘,差不多已经被瓜分的差不多了,这几年大明一直是在吃日本的青壮百姓。
但是这个岛上不过就是几百万人,刨去老弱病残,也就一百多万人,如果在从日本抓人,怕是整个日本的经济都要崩溃了。
现在的日本男女比例已经严重失衡了。
据说现在日本的一些年轻女子,就专门在码头盯着,不少的汉人一下船,都有可能被人拖走,拉进草丛里宣泄荷尔蒙。
“两万人是远远不够的,朝鲜那边有没有人牙子能给联系一下?”
“问过了,朝鲜那边不能买,是按月钱的,一个月有个五钱银子就差不多了。”
“先要五万人吧。”
七万人对于京嘉线这么长的路线来说,还是有些慢。
“陛下给的期限是下元节之前,京嘉线就必须得动工,否则的话,你我都得治罪。”
谈立本其实已经去景山书院进修过几次了,知道大明现在是缺银子。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去,催一下兵部,朝鲜必须得打了。”
谈立本算了一笔账,如果要确保京嘉线能以最快的速度完工,大明就必须得不听的开战,要竭周遭数国之力,修一条京嘉线。
京嘉线一旦修成,对于大明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百年宿敌,在京嘉线修成之后,便将变得不堪一击。
只有控制了草原,解决了后顾之忧,大明才有足够的精力、兵力,放在对外的征讨上。
九边,像是一道不断流血的伤口,将大明这头原本强健的黄牛的体力放空。
谈立本正在为京嘉线忙的焦头烂额。
在滨县的焦芳小日子过的倒是逍遥自在。
各地盐帮的人纷纷来焦芳的总督府,这几天的日子焦芳是吃惯了大鱼大肉。
“焦大人,小的是滨县本地盐帮的,这是刚刚捞上来的上好的黄河鲤鱼,还活着呢,您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