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小磨坊跟牛弟弟的故事
那位被细川政元尊称为明主宁王的宁胖子,此时正在台岛承天府的王宫之中,端详着面前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器械。“刘先生,这些玩意儿,真的能富国强军?”
刘养正点了点头说道:“王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东西,大明一下少了这么多的人丁,粮食却还不会出现问题,只要马匹够,现在一家佃户能种四五百亩地。”
宁胖子倒抽了一口凉气,以前的时候,一家农户能种个一百亩,就算是勤快而且家里男丁多的了。
没成想有了这些机器之后,竟然如此恐怖。
刘养正缓缓的放下了一把收割刀片说道:“而且,因为这些机器都需要马匹,故而这些佃户其实可以说是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再过十年,这大明恐怕要永绝边患了。”
宁胖子如闻晴天霹雳一样,愣在了原地。
马术,确实是朱厚照没有意料到的一件事,原本马匹可是一件稀罕物,但是现如今随着草原跟大明越来越胡同,大明从草原上每年都会买进大量的不能作为战马的马匹。
这些马在草原上备受嫌弃,但是到了大明的村子里,就成了宝贝一样的东西了。
平时,驮着一群小娃娃到处溜达溜达,饿了吃口草,馋了吃蚂蚱,秋收的时候撒开欢儿跑几下,一整年就有人伺候着了。
马拉收割机将成为几代人童年的回忆,而这几代人,将奠定大明布武天下的皇图霸业。
“对了,刘先生,先前所说的那些工坊图纸呢?”
刘养正如捧至宝的在怀中缓缓的掏出了一本——《小磨坊与牛弟弟的故事》
“王爷,这就是臣所说的,水力工坊的图纸。”
宁胖子望着这本书,喃喃的说道:“刘先生,您不觉得.不觉得这本书有点像年画吗?”
刘养正放在一旁,叹了口气说道:“王爷所言不错,这是内地的一部启蒙读物,不过上面所记载的图纸非常的全,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东西。”
宁胖子莫名其妙的总是感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
“王爷,臣已经在岛内亲自选好了地址,在内地挑了先生,不日咱们的书院也能成立,不出一年功夫,我们必定能迎头赶上。”
宁胖子点了点头,疲惫的放下手中的《小磨坊与牛弟弟的故事》,瘫坐在了一旁。
先前仗着自己是朱厚照的皇叔祖,把他当成了个小孩子,没成想现如今自己在朱厚照的眼里连个孩子都不如。
宁胖子望着刘养正问道:“刘先生,先前说过的零三式后膛炮怎么样了?”
刘养正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王爷,这零三式后膛炮恐怕还得等些时日。”
“怎么?”
“臣在内地想了半天办法,也没人能弄出来,现在只能是等在朝鲜方面,看看能不能缴获几门零三式后膛炮回来。”
“成。”
宁胖子点了点头,但是宁胖子万万没想到,即便是他们弄回来零三式后膛炮,按照他们的水平也制作不出来。
被刘养正给予厚望的朝鲜军正在被汪直按着捶。
朝鲜咸兴道留守金暠此时正惶恐的躲在衙门里。
“白旗挂了吗?”
“大人,挂了,都挂了三面了。”
“那明军怎么还在轰。”
“大人,咱们白旗又被明军炸断了,城里的白布可禁不起这么炸啊。”
金暠刚爬起来想要骂娘,一发炮弹直直的落在了衙门的院子里。
城外的汪直盯着远处的城墙,心里捏了一把冷汗。
李隆跟在汪直的后面,望着汪直小声道:“公公,这咸兴守军好像挂白旗了啊。”
“啊?挂了吗?咱家怎么没看见?你们都看见了吗?”
汪直环顾四周,望着周遭的众人,众人纷纷摇头,汪直欣慰的说道:“这就对了嘛,继续打,不准撤,把城围死了,让将士们好好歇会。”
“啊,公公,这怎么还歇呢?这不是.”
汪直瞪了李隆一眼,李隆顿时没了脾气,住了嘴不在做声。
金暠在废墟里爬出来,望着一旁的军士道:“赶紧,赶紧去城关开城,不打了,不打了。”
“大人,明军的炮火停了。”
“什么?明军撤了吗?”
金暠来到外面,发现明军正严阵以待的望着自己。
“你们谁会说汉语?”
“大人,属下会。”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去,告诉他们,咱们投降了,不打了。”
“诺。”
那军士急匆匆的跑到了阵前,张嘴道:“天朝天兵们”
话音未落,炮兵阵地的徐光祚赶忙指挥道:“调整炮口,开炮!”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