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朝鲜的小“朱厚照”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二百五十六章朝鲜的小“朱厚照”

北京这边,老百姓们是渐渐的也开始关心起朝廷大事来了。不为别的,这小皇帝自从登基以来,干的大事儿太多了,而且大多数还跟老百姓有关系。

且不说这现如今朝廷打仗不仅不加赋,而且老百姓们还有银子赚。

尝到甜头的老百姓们,早就开始盼着朝廷打仗了。

自打东征日本之后,这辽东卖木材的,街头打铁的铁匠,全都赚疯了,虽然朝廷定的标准高,但是朝廷给的银子也确实高啊。

更多的则是东征的将士们回来之后领了赏钱,这在京城一顿花天酒地,这各行各业全都吃到了甜头。

按理说,花钱的人多了,这银子应该是不值钱了,谁知道这银价不仅没跌,反而更值钱了,物价刷刷的往下跌。

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市面上也多了起来,现如今谁家还没几套玻璃器皿呢。

“孩儿他爹,这朝廷啥时候打仗啊,不是说要重设旧港宣慰司吗,这水师都开到广州去了,一直吵吵着要打,咋又没动静了。”

“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老子没空跟你说这些事,你赶紧去东市买些猪肉,这娃儿天天嚷嚷着要吃肉,赶紧给他弄点去吧。”

“还吃呢,你看看咱孩儿都多胖了。”

“怕甚?老子有钱,当儿子的吃点肉咋咧。”

朱厚照此时正在宫里看着各地送上来的奏章,诧异的翻开一本问道:“京城的肉价怎么涨的这么快啊。”

刘瑾低头对朱厚照小声道:“爷,咱们大明的肉价其实一直是这个价儿,但是之前咱们不是在草原上一直在抢牲畜吗,这样肉价才下来的,今岁开始,草原上的动静小的多了,而且蒙古遭了灾,这肉价涨回去也是正常的啊。”

朱厚照一拍桌子怒道:“不成!必须把大明的肉价给朕打下来,女真人不是天天闲着吗?”

刘瑾一愣,朱厚照随即说道:“告诉汪直,教那些女真人养猪,养大个儿的,一头不够就养两头。”

作为如此庞大的一个人口大国,岂能肉不够吃。

没肉吃怎么叫太平盛世。

“诺,爷。”

朱厚照望着刘瑾说道:“这各地都发一个通知,告诉天津、松江周边府县,朝廷鼓励养禽蛋类牲畜,鼓励富商投资建厂,供应本地消费。”

天津松江两地主要是有着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

现在有了不少的农业机械,各地佃户承包的土地也越来越多了。

有一些小地主干脆就不用佃户了,买了些设备,全家上阵,一般也就种过来了。

“对了,老刘,汪直的奏章上有没有说朝鲜为何有边民越界?”

“回万岁话,汪公公已经查过了,说是今年朝鲜遭灾了,死伤惨重,这些百姓们在那边活不下去了,只能渡江过来。”

朱厚照眉头一皱,问道:“朝鲜给朝廷的国书上,可曾提到遭灾的事情?”

“回爷话,没有。”

朱厚照望着乾清宫的地图忽然笑道:“去,发国书给朝鲜国王,朕打算请他来京城一趟。”

“诺。”

“现在的朝鲜国君叫什么?”

“回陛下,是朝鲜成宗之子,朝鲜世祖曾孙,燕山君李隆。”

“李隆?”

朱厚照一听这名字笑了,合着李隆这么一个旷古烁今的暴君竟然是正德时期的。

后世南韩有不少的影视作品这厮都有戏份。

刘瑾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赶忙道:“爷,之前礼部有奏章上报内阁,原本是熬廷议的,但是陛下西征,这事就给搁置下来了。”

“什么?”

“前些日子,朝鲜王上表朝廷,说是世子李灏早夭,燕山君痼疾缠身,欲让位于其弟李泽。”

“哦?”

朱厚照一愣,这好像跟自己看到的电视剧剧情有点不一样啊。

“朕怎么记得那结局是一堆王公大臣拥立了李泽然后一齐上瞒下欺忽悠的中国的糊涂皇帝.”朱厚照的脸登时就拉下来了,望着刘瑾问道:“合着朕就是那个糊涂皇帝?”

朱厚照拍案而起,问道:“刘瑾。”

“奴婢在。”

“去,辽东的女真人退了吗?”

“回爷话,辽东之围已经解了数月了,汪公公正在辽东整军。”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奶奶的,告诉汪直,领兵给朕去朝鲜王京,李泽不交出李隆,朕就废了他!”

“诺。”

朱厚照阴着脸,其实朱厚照不知道,这件事在朝鲜的历史上,叫做甲子士祸,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燕山君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是跟朱厚照一样,朝廷没钱了。

好在燕山君倒还聪明。

发现自己穷了,自己手底下的这些文官士大夫们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的。

好巧不巧的,这个时候,忽然就有一个人跟李隆说道:“王上,其实你娘被废是被人陷害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