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您好绿啊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二百六十二章殿下,您好绿啊

李隆原本在书房里看地图,准备指挥战事。出门上个厕所的功夫,却看到了自家的院子里站满了宫中的侍卫。

随即便看到了在一旁焦头烂额的刘瑾。

“刘公公。”

刘瑾听到这个声音,登时便打了个激灵,李隆兴奋的跑过来,对刘瑾作了个揖道:“刘公公来怎么不经通传,小王好招待一下。”

刘瑾额头上渗满了冷汗,道:“燕山君,这个,哦,对,咱家是来叫燕山君赴城外参谋院推演战法的。”

“哦?参谋院?”李隆有些诧异的望着刘瑾,因为他从来没听说过大明有这么一个衙门。

“对,是我大明的正德新政之一,宣府武学帅字班的学院们都在那里讨论朝鲜战事呢。”

“当真如此?还请公公带路。”

“哎,那个老马啊,你把燕山君带去城外参谋院,就说陛下有旨,命燕山君旁听参议。”

“诺。”

马永成引着兴冲冲的李隆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府邸。

李隆前脚刚走出府邸,后花园中一处偏房中,便传来了一阵不可描述的声音。

刘瑾这才松了口气。

“去,吩咐府上的下人们,谁要是走漏了风声,咱家灭了他九族!”

“诺。”

刘瑾拦在门口,不让任何人在此处经过。

大汗淋漓之后,朱厚照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既然李隆的儿子都被他弟弟杀了,那朕就只能勉为其难的送他一个儿子了。

大好河山,给自己儿子,总好过给别人的好。

“陛下,您在干嘛呢。”

听着耳边吐气如兰的动静,朱厚照重新发动起来了。

阮妃生下儿子来的那一天,就是燕山君的死期!

直到天边微亮,朱厚照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李隆的府邸。

“刘瑾。”

“爷,您吩咐。”

“传旨,燕山君自即日起留在参谋院商议朝鲜战事,制定作战计划,开战后,即刻返回朝鲜配合作战。”

“诺。”

李隆接到圣旨时,真可谓是感动的五体投地了。

“谢上国天子恩旨,小王必定不负圣望。”

宣完旨之后,徐光祚坐不住了,悄悄的凑到了刘瑾的身边。

“刘公公,这陛下是闹哪一出啊,这作战计划,不是早就制定完了吗。”

刘瑾望着徐光祚道:“细致一点总没错啊。”

“唉,刘公公,这朝鲜总共屁大点的地方,这怎么商议也商议不了一个月啊。”

刘瑾望着徐光祚,犹豫了许久才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最近一个月,燕山君都不能回府,尤其是晚上,定国公明白了吗?”

徐光祚诧异的问道:“这葫芦里卖的是我去,陛下也太.”

“哎,定国公,切记不可说破啊,这可是大事啊。”

徐光祚怜悯的望着一旁的李隆,叹了口气道:“成,臣领命。”

“定国公,小王准备好了,咱们今天制定京畿道的作战计划吧。”

接完旨的李隆望着徐光祚问道。

“不,咱们还得指定一下平壤东一大街的小队作战计划,燕山君请坐。”

“好,好,小王对平壤的地形也有不少了解,平壤的地形整体上是……”

徐光祚望着身后泛着绿光的李隆,不禁叹了口气。

接下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朱厚照几乎全都闷在了李隆的府邸,而李隆整日里泡在参谋院,天天乐呵的像个二百斤的孩子。

李隆欣慰的看着城中的兵马司感慨道:“怪不得大明的兵马如此强盛,等小王归国后,小王也要在釜山组建一个参谋部,天天盯着倭人。”

徐光祚叹了口气,心中默道:“你开心就好。”

汪直当年也是在西厂待过的人,李隆在京城的这几个月,汪直也没闲着,这五千人就地在平安道散开,四处搜罗情报。

“公公,这些朝鲜人有问题。”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怎么了?”

“这些朝鲜人,好像不是因为天灾躲过去的,属下打问了一下,周围几个道,近年没有遭灾,也没听说哪里有人逃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