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台岛风云
朱厚照望着摆在面前的这份奏章,在这份奏章里前面弹劾焦芳的内容,不过三两页,后面附议的官员签字,却足足有五六页之多。朱厚照一把将奏章拍在了刘瑾的身上怒道:“别人不懂也就算了,他杨廷和也不懂吗?!”
刘瑾瑟瑟发抖的望着朱厚照道:“爷,您消消气,没准杨阁老有他自己的打算。”
“什么打算!朕看他杨廷和就是觉得朕的正德新政要黄,他这是给自己留后路呢吧!”
朱厚照发了一会脾气,低声道:“去,将杨廷和叫来。”
“诺。”
杨廷和这个时候,就在内阁办公,似乎已经料到了朱厚照会召见自己。
匆匆的来到了乾清宫。
“老臣杨廷和,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厚照望着跪在地上的杨廷和默不作声。
最后,朱厚照见杨廷和快要撑不住了,冷哼一声道:“行了,起来吧。”
“谢,陛下。”
朱厚照望着杨廷和不解的问道:“杨先生,你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杨廷和苦笑道:“陛下,您想一想,老臣也是为了陛下好啊。”
朱厚照冷笑一声道:“怎么?”
“陛下,老臣以为,这正德新政所颁布实施,其难度不亚于起兵于草莽而得天下,倘若陛下不能成功,老臣,老臣须得为陛下说上那么一句话啊。”
朱厚照冷哼道:“怎么?杨阁老的意思是,这天下之好事,都得被你杨家一人占去?”
杨廷和望着朱厚照犹豫了许久,叹了口气道:“陛下,臣老了。”
“怎么?想致仕?走啊,朕不拦着你,赶紧走吧,谁跟正德新政做对,就是跟朕做对,既然杨先生已生归养之前,大可去便是了,朕绝不拦着!”
“陛下,这.”
杨廷和长叹了一口气,枯槁的双手从怀中摸出了一份奏章摆在了面前的地上。
“陛下,老臣一走,焦芳便绝不可留在内阁了啊。”
杨廷和早就看透了这一切,焦芳在内阁的作用就是要钳制自己,一旦自己不在了,焦芳也便没有了继续留在内阁的理由了。
“陛下,臣拟提谈立本、王恕二人入阁办事。”
“王恕?”
“对,王恕。”
朱厚照看着杨廷和,杨廷和笑了笑说道:“陛下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提防王大人,王大人虽出身名门,王大人却是庶出,这一路走来到今天这个位置,自然万分维艰,嫉恶如仇也便是正常了,老臣以性命担保,王大人不会像那些腐儒一般。”
杨廷和这么一说,朱厚照这么细细想来,确实如此,王恕在景山书院已经带着那些“天潢贵胄”们挺长一段时间了。
而且现如今新学官员还远远不够,即便是像王守仁这般,虽然有着正经的科举出身,之前也有在翰林院为官的经历,但是到如今也不过几年光景,让王守仁入阁确实是不太切合实际。
只能是先让谈立本入阁,而王恕又入了阁,谈立本就只能是次辅了。
“那杨先生觉得,朕应该将焦芳放在哪里?”
“现下职务最好。”
“盐政?”
“对,盐政之事,非一日之功,须得有一专员,于富平坐镇,焦阁老正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朱厚照望着烛光下的杨廷和,第一次发现,当年那个被自己气到半死的杨先生,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老了。
望着杨廷和道:“杨先生是想留在京城,还是还乡?”
杨廷和笑了笑说道:“陛下,京城乃是是非之地,老臣还是回成都吧,老夫也算是将慎儿全都交给陛下了,也算得上是一个功成身退。”
“咱们师生二人,朕就不跟杨先生搞那些三进三出的花花肠子了,老刘。”
“奴婢在。”
“传旨,杨阁老加左柱国,加俸二百石,准其致仕。”
“诺。”
“陛下,老臣告退。”
“等等。”杨廷和渗出了一身冷汗。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刘瑾,替朕送送杨阁老。”
“诺。”
听到朱厚照这么说,杨廷和才松了口气。
望着自己眼前的这道奏章,朱厚照忽然越来越觉得味道有些不对。
随即朱厚照笑骂道:“老子又叫这老狐狸给诓了。”
杨廷和走了,并且将焦芳带出了内阁,这样一来,一旦正德新政成了,杨慎必然会成为头号功臣,就单单是一个硝化甘油,就够杨慎名垂青史的了。
一旦正德新政流产,朱厚照人亡政息之后,他杨廷和必然还是再造乾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