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裹挟天皇
其实不用刘养正过来,朱惟焯自己已经快要撑不住了。原本如果朝廷的兵马直接冲过来一决雌雄,朱惟焯还能承受的了,朱厚照现如今竟然诡异的命令各部停在了扬州城。
其实原因很简单,且不说江北今年丰收,各地的玉米、土豆全都在各地的粮仓里堆积如山,单凭秦、赵、周、郑四座王府里的粮仓里的粮食,就足够朱厚照在扬州住上小半年的了。
这怕是江北的百姓祖祖辈辈见过最诡异的一场战争了。
高邮城的牛老太爷便是其中之一。
天天打仗是归打仗,但是这老百姓一听到动静就远远的躲开。
这天牛老太爷正坐在树下乘凉。
身旁的小辈望着牛老太爷笑道:“阿公,您身子最近还硬朗吧。”
牛老太爷拄着拐笑着点了点头道:“还成,当今这少年天子是真的让咱这个小老儿开了眼界了。”
“哈哈哈,今年没成想打仗是打了,这十里八乡的也没听说哪家哪户遭了兵灾啊。”
“是啊,那个什么宁王爷倒是说了要征粮,没成想这大家伙刚把粮食筹齐了,这宁王就败了,这皇帝就直接废了那些苛政。”
牛老太爷欣慰道:“这才是仁君啊,打仗不问老百姓要钱,他随便打去,听说官军来了,所过之地,全都是秋毫无犯?”
“对啊,前几日隔壁村的老吴推着车进城,回来时车轮进了泥沟子了,正好路过一队官军,您老猜怎么着?”
“怎么?官军把老吴给抢了?”
“没,官军客气着呢,几个大小伙子,顺手把老吴头的车从泥巴里推出来了,临走老吴塞给那几个官军几块豆腐,这第二天一大早那几个官军就打听到老吴家,非得把那豆腐钱给老吴头。”
牛老太爷倒抽了一口凉气,感慨道:“这哪朝哪代,也没听说这官军是这么讲理啊。”
分割线.
朱厚照在等的就是这个时候,朱厚照知道,按照宁胖子那一套传统的体制打仗,绝对不能误了农时。
但是朱厚照不一样,体制的优势发挥出来才是真正压倒性的优势。
传统耕战模式都是以秋冬为战时,同时开战之时要向农家加赋,以补贴军用,但是这一次宁胖子为了钻朝廷空虚的空子,咬着牙在春天打了这么一仗。
前期仗着各地富绅的支持,固然宁胖子能顶得住。
但是现在江南各地的富绅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加之各地的富绅纵然不是财力有限现在也已经开始考虑后路了。
在拖上几天,朱厚照在让将士们修整一下,各地王府的家产清点完毕,朱厚照要给天下府富绅还有江南叛乱的诸王致命的一击。
其实现在朱厚照的经济攻势已经全面展开了。
秦、赵、周、郑四大王府囤积的田产,加上江南各地的恐慌,导致大量的田产被抛售。
天下各地的土地价格已经开始下降了。
在重洋之外的日本,徐光祚领着徐鹏举跟张仑两人走了另一条路。
足利义澄跟细川政元在日本的关中平原布下了重重埋伏。
但是却迟迟等不到明军的影子。
原因就是徐光祚在宣府武学早已经推演过无数次率部东征日本应该采取的进攻路线。
当细川政元在关中平原排兵布阵的时候,明军已经自岛根县登船闯过了濑户内海,出现在了东京湾的海面上了。
日本的后奈良天皇此时仍旧浑然不知的蹲在皇宫之中,被足利义澄的人左右摆布着。
“天皇陛下,明国人在江户湾登陆了。”
天皇一愣不敢置信的望着随从问道:“明国人不是在岛根城?怎么跑到江户去了?!”
此时,日本人心中的帝都,奈良城下,赫然出现了大队的明军。
徐光祚诧异的望着奈良城喃喃道:“这城……咋这么眼熟啊。”
丘聚望着巍峨且萧条的奈良城回道:“公爷有所不知,这奈良城是按照唐之长安所建自然是有些眼熟。”
徐光祚恍然大悟,笑道:“倒是有年头没去过长安了,进城去也!”
当奈良城的青壮们战战兢兢的爬上城墙时,明军已经身行矫健的爬上了城头。
此时的细川政元,正在关中平原与各地的大明坐在一起商量着对策。
“将军,将军,出事了,明军打到奈良去了,天皇……”
细川政元瞠目结舌的望着来人。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不可能!明军会飞不成?!”
“报,明军攻陷小豆岛控制了濑户内海。”
细川政元只感觉到热血上涌,险些没有跌落马下。
奈良城外,明军经过几个昼夜的厮杀,已经快要破城了,但是日本各地大名勤王的军队还在关中平原集结。
小国寡民的日本军制其实有着想当大的制约。
因为地狭人稠,故而那些大名手下的士兵在几天前还是田间耕种的农民。
就当明军即将攻破奈良的时候,忽然奈良的城头,飘起了白旗。
“公爷,倭人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