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加更)给文官们找点事干
终明一朝,都不乏有人在边关以狗屁倒灶谋生。其实说到底,这种事情哪朝哪代都不少,但是明朝是最特别的。
因为靠着八大晋商代代的努力,终于挖断了大明这棵参天大树。
虽然山东的孔家乃是天下文官之首。
但是孔家在甲申年那场轰轰烈烈的明清鼎革之中,表现出来的样子,丝毫不像是孔家人的作为。
例如前宋靖康之变时,在曲阜的孔家长房就果断随赵构南迁,于浙江衢州奉祀袭爵位。
而北面则是交给一支旁系,所谓两面下注,以保香火。
后来元朝一统天下后,北宗人争袭,原本忽必烈想要将衍圣公封给南宗后人。
但是南宗家主来到北京城当面谢绝了爵位,于是乎衍圣公一脉就到了北宗的手里。
自从大明建立以来,这个北宗看着消停,但是实际上貌似一点都不消停。
毕竟是从靖康之变后一直在异族手底下混饭吃,显然自家人的饭没有之前的牛羊肉好吃。
孔家北宗其实一直在跟草原上那批人鬼鬼祟祟的有些来往。
尤其是甲申之变时孔胤植为典型。
谈立本最近几天,被都察院的这些书生给折腾了个灰头土脸。
这些文人骂起人来可一点都不斯文。
最近几个月京津一带几家孔家店的报纸就是一直在咒骂着谈立本。
以谈家族谱为依据,以谈立本为起点,一代一代的往上骂。
谈立本不胜其烦,但是也是无可奈何,这都察院就像是一大锅滚刀肉一般,天不怕地不怕的,搞的谈立本也无可奈何。
谈立本犹豫了好几天,最终还是找到了朱厚照。
“陛下,臣快坚持不住了。”
朱厚照望着谈立本道:“爱卿啊,跟着朕走,有肉吃啊。”
“陛下,您这是给臣生塞了一锅滚刀肉啊,臣实在是难以下咽啊。”
“怎么?”
“这些文人现如今死盯着户部,很多新政,都很难实施,在这么下去,正德新政,怕是要变成笑话了。”
朱厚照望着谈立本这副样子,便知道这厮肯定是已经有对策了,但是是在他职权之外的,所以她现在只能是卖关子装可怜。
“说吧,你想让朕问你帮你,直说无妨。”
谈立本嘿嘿一笑,望着朱厚照说道:“陛下,也没啥,文人其实就是这个性子,陛下只要是找个由头挑着那些文人自己咬起来,咱们的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怎么挑?”
谈立本故作神秘的说道:“陛下,衢州孔家,与臣素有来往……”
朱厚照一拍桌子,登时就精神了,望着谈立本道:“你是说给他们开个南北之争?”
“不,臣什么也没说,陛下圣明。”
谈立本这老头就是蔫坏,朱厚照登时便有了主意,赶忙吩咐道:“老刘,传旨,命衍圣公即刻进京,另外,宣衢州孔家家主也一同进京,朕看看这两位圣人之后,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诺。”
朱厚照都不用猜,这些文人,肯定会从这消息一传出来,一直吵吵到这俩姓孔的离京。
果不其然,次日,谈立本亲自来到了工部,顺天铸币厂的一批料被工部给卡住了。
这几日一直批不出来条子。
这些文官一见到谈立本,登时脸拉的比驴还长。
望着谈立本道:“吴部堂不在,还请谈部堂过几日再来吧。”
谈立本不急也不恼,望着那侍郎小声道:“哎,周大人你听说没,陛下召了南北宗孔家人进京,这怕是要改封衍圣公了。”
“什么?消息可靠吗?”
“能不可靠吗,本官刚从内阁出来,这圣旨这会都出了京城了。”
“这这可是大事啊,老钱,老钱呢,跑哪去了。”
这侍郎怒气冲冲的离开了岗位。
谈立本径自走进了工部衙门,新任的工部尚书吴道周正在堂上看文件。
“吴部堂,这有个条子,司礼监都批了,就差你了。”
“什么条子司礼监都批了我还没”吴道周意识到声音有点不对猛地抬起头。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谈部堂?”
谈立本也没客气,盯着吴道周道:“甭废话,今儿你跑不了了,赶紧把这几张条子批了,不批我现在就拉你进宫。”
吴道周无奈,只得给谈立本批了条子,骂骂咧咧的去找那几个侍郎的麻烦了。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便陷入了一场大讨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