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大预言术
第12章大预言术隆庆元年,也就是公元1567年,明穆宗登基不到一个月,就诏告群臣说:“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
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明穆宗当即批准了这一奏请。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孙义正处在什么时候呢?
不就是隆庆皇帝刚刚登基,一心一意想重整朝纲,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的时候。
重开海禁,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贩卖丝绸,茶叶和瓷器的商人。
海禁要开,自然就成了上面无数双眼睛盯着的地方。
所以今年的海禁盘查的出奇严厉。
孙通手下的丝路销路不通,船大掉头难,这才陷入了不小的困境。
但是重开海禁的行动,势在必行。
孙义数了数日子,就在近日,官府的氐报就会传遍大江南北。
想到这里,孙义才微微一笑:“这不是要发财了么?”
孙通顿时摸不着头脑,一脸的懵逼。
若不是孙义的白糖新制法让他发了一笔横财,他都快被纺织业给愁白了头,怎么还发财了呢?
孙义眯着眼睛,淡淡说道:“这几天就要重来海禁了,你大可收丝,有多少收多少。”
此话一出,孙通笑了。
这孩子说啥胡话呢。
那海禁了两百来年了,年年说开,风声大雨点小,那一年见过落实了。
见孙通不信,孙义只好接着说道:“你可以去花钱问问上面的消息。”
孙义说完,接着就找小婢女摸虾鱼去了。
开发小仓山作为商业地,势在必行,孙义心里甚至已经有了规划。
接下来,先炼钢炼铁,找矿,然后把蒸汽机,机床,电力设施落实下来……
孙义内心画出了一个美好蓝图。
……
孙通身为金陵首富,自然也是有不少上面的门路。
这会儿,他就找到了自己的老朋友,金陵的备用班底,户部的一个朋友聊天喝茶。
这朋友姓孙,名福,原本是个孙通的同乡秀才,穷困潦倒的时候得孙通接济,这才得已上京赶考,得了个功名,却一直被雪藏在金陵中。
孙福中了举人后,就一直想在朝中干出一番大事业来,结果一进去就惡了上面,被贬到了金陵养老等死。
不过此人擅长钻营,什么消息都瞒不过他的耳目。
孙通押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道:“老兄,最近上面可有什么大动作?”
孙福虽然得了功名,但却不敢小瞧孙通这首富的身份。
他思索了半天,慢慢吞吞说道:“孙掌柜,最近最大的事情莫过于严嵩倒台啊,不过这已经是路人皆知了。”
孙福手头有点紧,这话的意思就是,不给钱怎么拿消息。
孙通自然懂得,拍拍手,让人送上来一尊四米长的血红珊瑚。
这珊瑚,价格自然不菲。
看的孙福两眼放光。
孙通接着不动声色的问道:“那有没有海上的消息?”
孙福立马一震,眼睛一转,似笑非笑的说道:“老哥哥消息好生精通,居然连这等机密事都提前知道了,看来有高人相助。”
孙通忍住了自己的不淡定,面子上波澜不惊:“这事到底能不能成?”
孙福眯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严党下台后,重开海禁势在必行!”
“此等机密消息,目前只在不出十个人之间流传,老哥哥居然知道,真是让人钦佩不已!”
“孙老哥,上面有人,给我引荐引荐,我也想去北京瞧瞧啊!”
孙通顿时就感觉有点懵逼。
他就不明白了,这孩子从哪来的消息,莫非自己孩子是太白金星下凡来?
竟然能预卜先知。
莫非真的像孙福说的,他背后有高人相助?
孙通想不明白,就不再想了。
反正自己家的孩子,太厉害了就对了。
孙通又和孙福胡吹了一番,就立马去了码头。
既然要重开海禁,生丝的价格必然大幅上涨,不用几天生丝就会变成市面上最抢手的货。
他带着不少家丁,立马赶到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