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人才培养
第145章人才培养
孙义一开始就打算请一批专业人士过来帮忙,可是那些人都分散在大江南北,孙义也文献从文献中知晓他们的名字和大概住址。真的要全部请过来,恐怕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可是没想到,现在其中一人居然直接找上门来了。
李书仪,历史上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可是她的爷爷却鼎鼎大名,正是完成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药学巨作《本草纲目》,这尊称为药圣的李时珍。
李时珍现年五十岁,早在六年前,他就已经辞职离开太医院,开始走访全国各地,记录草药,为写下《本草纲目》积累素材。
孙义最想要的人当然是李时珍,可是现在对方行踪不定,所以他就让人去调查李时珍的家人。
想要把其中医术最好的一个人“请”过来,帮助小苍山建立医学体系。
如今计划还在执行中,名单中的一个人居然就那么送上门来了。
孙义急忙说道:“快把人请进来。”
马湘兰也是知晓这件事情的,此时好奇的看着大门。
进来的女子外表坚毅,往那里一站就隐隐有药香传来。
她气质独特,若是不认真姐姐她的脸,丝毫想不到这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
踏入小苍山的时候,面对民兵团的询问,她直接就说了自己是来找孙义的。
民兵团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个娇小的女子就轻视她,派了两人跟着她,同时表示孙公子不一定会见她。
她也不急,沿着街道一路过来,把小苍山的商铺都看了一遍。
奇特的玻璃窗户,极其便宜的布匹,还有精美的琉璃店。
不过这些都没有留住她的脚步,她只是因为没有见过而多看几眼,然后就毫不动心的离去。
找到医馆后,她快速的冲了进去,从被她吓到的柳树口中得知,她手中这个透明的东西名为酒精。
琉璃店中那个漂亮的灯中装的也是酒精。
李书仪看到孙义的第一面就直接说道:“酒精是好东西,不应该用来燃烧。”
“我东西多,任性。”孙义也简单的回答。
李书仪本以为会辩驳一番,没想到居然得到了那么一个答案,她微微张着嘴,把准备好的劝诫的话收了回去。
“你有很多酒精吗?能不能给我几桶让我带走。”
孙义点头:“当然可以,但你能给我什么?”
“嗯……我可以帮你干活,直到赚到足够支付的钱为止。”
“可以。”对方爽快,孙义也很爽快。
本来他还在想要用什么理由把人留下来,现在这样,理由都不用想了。
既然她愿意为酒精留下,那么等自己给出更多的知识,赶她走她恐怕也不会离开。
李书仪也理所应当的说道:“给我安排一个住处,不行的话我住在医馆里也可以。”
马湘兰急忙说道:“少爷,安置李姑娘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
孙义同意:“好。”
李书仪转头就要往外走,然而没走两步,她又回头,自顾自的绕开那群秀才,从桌上捡起一张图纸。
那是之前孙义考虑医学教导方面时留下的计划草图,因为还需要往里添加信息,暂时没有收起来。
上面列出来两栏文字,中,西,下边又写着利弊。
中医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就一直在发展,早已经积赞了大量的经验。
只是中医究竟平衡中庸,治疗时针对的不只是病症本身,还考虑了身体其他部位。
这也使得用中医治疗疾病后遗症少,但见效慢。
西医则不同,它相当理性的把东西限定在一个清晰可控的范围内,然后非常快速的将其解决。
但实际上,虽然针对性很强,也依旧会引发更多的并发症和某些其他症状。
即使治好了一种病症,身体也可能因为后遗症很快的产生问题。
中医不是完美的,西医也有他的缺点。
所以孙义在考虑,先把西医的部分东西引进来,让专业人士进行探究融合。
李书仪看着手中的东西,有些惊讶:“什么是西医?”
“就是跟华夏完全不同的医术。”孙义回答。
“我想学。”李书仪直接要求道。
孙义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我可以给你一些书籍,你自己处理,但未经我允许,不许用活人做实验。”
李书仪点头:“好,我明天过来学。”
说完,李书仪就离开办公室,马湘兰紧跟上去。
马湘兰知道少爷很想把人留下来,因此她询问道:“李姑娘,跟着你一起来的人呢?”
目前李书仪是稳住了,可是保不齐会被打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