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 大清太子妃 - 沉琴绝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清太子妃 >

第31章

胤i专注于同石心玉说话,畅然大笑也是因石心玉而起,对外间之事并无半分留心关注,所以,纵然有小孩子的哭闹声隐约传来而后又安静下来,他也半分没有留意到,只是一心想晓得石心玉的心思,想从她的口中问出真心话来。

石心玉被胤i圈在怀中,被胤i的气息所包围,除了眼前抱着她的皇太子,她眼里再不能看到旁人,耳里再听不到旁的声响,对外间的动静,也是一概不晓的。

石心玉望进胤i幽深如墨的眼眸中,因为两个人离得很近很近,定睛瞧去,她还能从他眸中看见一个小小的自己。

胤i把她抱得这么紧,根本不容她逃避不答。

石心玉眨眨眼,想了想,开口说了实话。

“臣妾是想着,爷那日并未与臣妾明言爷的心思,或许爷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这毕竟是外头的事情,或许爷觉得告诉臣妾也无益。臣妾体谅爷是这等心思,所以就想着,臣妾既然猜出来了,不管是与不是,也不必同爷说,只管择了最有利于爷的法子做就是了。”

“不瞒爷说,其实臣妾就没有想过要去爷那里求证自己的猜想的,不管是与不是,臣妾只要能帮到爷就好了。“

而且,她也确实没想到胤i连这种细节都注意到了,甚至还非要问出个结果来。

她一开始,是没想着要说的,所以才一拖至此。

若一开始就想到胤i是这个心思,并不认为她是自做主张,她肯定会在胤i发问之时老老实实都说了,何必还去说瞎话呢?

胤i闻言,倒暗自点了点头。

说起来,这其中确实也有他自己的问题存在。

自他下定决心要谋划此事后,除了索额图之外就谁都没告诉过,便是石心玉,也只在她跟前漏过一句添置小厨房的话,其他的压根就没说。

当时心里抱着的念头便是,事成之后给她一个惊喜便是,至于说她能帮忙或者能参与进来之类的念头,那是一概没有的。

若非她自己聪慧,从他那漏出来的一句话和眼前的事态之中分析出他的谋划,那他要做成此事,当真要多费一番手脚了。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他小看了石氏的缘故。石氏原比他想象中要聪慧敏锐的多。

因他什么都不说,闹的石氏不知他的心思,就算暗中为了他好,做了助攻帮了他一把,也不肯主动说出来。

若非他敏锐发现问题,那岂不是永远不晓得石氏在这里头下的功夫了么?

“以后爷不会再这样了。”

胤i亲亲石心玉光洁的额头,含笑道,“日后爷若再有什么打算或者念头,若没什么大的相干,便都会与你说说,也好听听你的意见和想法。这次,是爷疏忽了。”

这次就罢了,事情已然做下,也不必再提了。

何况,石氏聪慧,他即便不曾明说,石氏也将事情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他自是不必再同她细说了。

胤i道,“其实那添置小厨房的话,也是爷心疼你,想要让你吃好些,所以才那般说的,只是为了瞒住爷的念头,故意没有同你明说是想要在太子府中为你添置小厨房罢了。其实,爷也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从前他是想,石氏性子恬淡,做太子妃样样都很合他的心意,且模样真是长得极好,他是真的挺喜欢石氏的。

只不过,虽说这婚事三年前就定下了,他对石氏并不十分陌生,但终究没有见过人,不晓得石氏的本事,只想着人嫁过来后,他便要护着这位太子妃,若是这个太子妃合他心意,便护在他的羽翼之下也就是了。

却不曾想到,石氏也是个有智慧的,尤其这次石氏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让他看到了石氏的聪慧之处,看到了石氏作为太子妃与他共同进退的心思与智慧,这倒是让他对石氏的了解又更深刻了些。

石氏……倒不像是个只能躲在他羽翼下的小女人,她似乎也拥有与他一肩共担风雨的能力和头脑啊。

如此看来,石家,真真是为他培养了一个极好的太子妃。

胤i心中对石心玉又添了一层喜爱,便在心里打定主意,日后看待石氏,倒也无需将她看做深闺女子,她将来是要做皇后的,既然要做皇后与他共担风雨,有些事儿,实在不必要瞒着她不说了。

胤i说这话时颇有几分动情,石心玉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又见胤i用一种十分深邃的目光看着她,倒是让她莫名有些心颤,这目光太过摄人心魂,胤i这时只亲她的额头,倒是比往日亲她的唇更叫她脸红心跳。

但将胤i后头的话听完,石心玉原本过速的心跳却渐渐缓慢了下来。

就连那热乎乎的心也像是被一盆冷水泼了似的,迅速降温,迅速冷却下来。

她咬唇看向胤i,问他道:“爷,您的意思是说,您想要搬住处的心思,是因为臣妾才有的吗?爷如此筹谋,就是为了给臣妾一个惊喜?”

石心玉也不想如此脸大的认为胤i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

但是,听胤i这话,仿佛就是她理解的这个意思啊。

其实,她自从进毓庆宫接触胤i开始,便觉得胤i不像是她曾在历史上所看到的那个皇太子。

尤其是胤i在产生了想要搬家,甚至为此事筹划,最终还在康熙那里得到允准这事儿之后,石心玉越发觉得,事情似乎与她所知的那些,有了一定的偏差。

莫非是因为她不是原本的那个太子妃石氏,所以历史才会因她的出现有所偏差?

又或者她是穿越到了一个平行时空之中,在这里,胤i的命运,原本就会有所不同?

她想不到是哪一个原因。

但如今听胤i这话,她心中便是悚然一惊,难不成,胤i的人生轨迹中出现的这第一个偏差,当真是因为她么?

如果真是因为她,胤i才会如此积极的谋划想要搬出宫去,那她是不是罪过大了?

若胤i安安分分的也就罢了,康熙也不会怎样。

可若是胤i谋划的这些事情有一日传到了康熙耳中,或者被康熙查知,那康熙又会作何感想?只怕,康熙对胤i的看法,总会因这件事而有所改变吧?

胤i倒不晓得石心玉的这些心思,见石心玉如此,还只当她是受宠若惊,当即笑道:“倒也不全是因为你。”

胤i道:“毓庆宫这几年人多,爷住的并不是很舒坦,可毓庆宫是皇阿玛所赐,爷也不能如何,只能将就住着。何况,大阿哥他们大婚后也都住在阿哥所,成年且有子嗣的阿哥同爷都是一样的处境,大家都忍着,爷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过了。”

这些时日,胤i对石心玉素来坦诚,又刚承诺过不会再刻意瞒着她什么事,便又直言道,“可爷大婚了,玉儿你深得爷心,爷自然多喜爱你几分,对你也多关注些,住在这狭窄的毓庆宫中,莫说你不方便不适应,爷也是一样的。你水土不服不思饮食,爷都是知道的,爷其实也并不觉得这里有多好,还有夜里……屡次三番有人坏了你我的好事……再加上大阿哥和三阿哥要搬出府去,这两厢一刺激,爷就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搬出去住了。”

石心玉懂了,胤i这是多方刺激之下,忍不住了才会如此的。

她也不再纠结为何此间之事与历史上的事不一样了,左右也是想不通的,干脆不想了。

她只关注眼前之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