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 大清太子妃 - 沉琴绝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清太子妃 >

第156章

胤i说这些话,就只是想要说出他多年憋在心里的话而已,并没有一定要听到康熙的回答。

康熙沉默不语,胤i也并不在意,只是将话说完后,胤i深觉畅快。

胤i也沉默了片刻,才静静道:“皇阿玛,您博览古今,您是知道的,这自古以来,皇帝与皇太子之间,本就不可能和谐相处。”

康熙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先前以为胤i只是单纯的想为自己经营名声而已,并不知晓这背后的深层意义是在同他争夺民心,他还因为胤i的怨怼与激愤心软,没有将其中的含义说出来。

可如今听了这话才晓得,胤i哪里是不懂?他分明就是懂的!

胤i知晓这经营名声的背后之义,却还执意这样做,就是因为他说的这句话――自古以来,皇帝与皇太子之间不可能和谐相处。

所以,他才要这样做,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与自己争夺民心。

一念及此,康熙怒不可遏,拍了桌子摔了茶杯站起来就指着胤i高声呵斥:“你放肆!”

见康熙生怒,一旁侍立的梁九功连忙跪下来劝康熙息怒,又劝胤i:“太子爷,您少说几句吧。您别说这样的话,万岁爷正生气呢。万岁爷的身子不好,您可千万要体谅万岁爷啊!”

梁九功这会儿是真后悔自个儿留在屋里听着父子俩的对话,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康熙挥退左右,他却是贴身伺候的人,康熙偏要留下他,他也没辙呀。

梁九功只能两头劝着,硬着头皮留下来顶雷。

胤i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今儿既然都说透了,那他自然不会就此停下来的,何况,他还有些该说的话该做的事情还未做呢。

根据他的布置,这该有的效果还没达到呢,又怎能就此戛然而止呢?

因此,对于康熙的盛怒呵斥,胤i深以为然,还点头道:“皇阿玛说得对,儿臣今日,确实是放肆了。”

“既然话说到这里,儿臣就坦白与皇阿玛直言了,儿臣如今这营生,就没打算停止,既然干了,就打算一直这样干下去,不会因为皇阿玛不喜而停下来。皇阿玛若要处置那些帮儿臣的人,儿臣也不会袖手旁观的,儿臣会护着他们的。”

其实,康熙得知消息后就立刻找了胤i来对质,还没有仔细想过如何处置这件事,可听了胤i这话,康熙心里头就越发不痛快了。

康熙咬牙道:“你这是要与朕为敌?”

胤i淡淡一笑:“皇阿玛,儿臣方才说过了,自古以来,皇帝与皇太子,就很难和谐相处。儿臣有了自己想要护着的人,儿臣不想放弃他们,若皇阿玛要处置他们,儿臣也就只能不惜一切违逆皇阿玛的意思了。不过这一次,儿臣不会跪求皇阿玛了,儿臣会用别的办法的。”

看着胤i那双沉静幽深的黑眸,再听胤i这话,康熙竟从中品出几分幽幽寒意来。

康熙望着如今已满二十八岁的皇太子胤i,忽而就觉得,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已经变得十分陌生了。

胤i,这是要与自己分庭抗礼了。

康熙眼中怒意渐渐散去,眸光锋利起来:“太子这是在威胁朕吗?”

他一字一句问道,“你莫不是想要逼宫?”

胤i听到这话,忽而笑了起来,他笑得温和无害,眼中却半点笑意也无。

“若是儿臣说想,皇阿玛是否打算下旨废了儿臣这个不听话的皇太子?”

康熙不语。

胤i笑道:“皇阿玛若是废了儿臣这个皇太子,又打算立谁为皇太子呢?是皇阿玛眼中那个温文有礼能力卓绝的老八么?”

康熙此时开了口:“保成,朕从前从未想过要废了你。”

康熙已经很久没有叫过胤i的乳名了,如今在这个场合听到这两个字,胤i唇角溢出点点苦笑。

“皇阿玛,您是明君,可是儿臣觉得,您对儿臣的困难处境,却总是视而不见。儿臣不知道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那些谋害儿臣的人,他们所求的,难道仅仅只是要了儿臣的性命吗?他们要的,是儿臣身上的太子之位!”

“可您呢?您不严惩,这就是告诉他们,他们有机会谋夺儿臣的太子之位!大阿哥如是,八阿哥也如是!您若是废了儿臣,众阿哥们中的有心人,必然要谋夺这个太子之位的。到了那时,儿臣这个靶子没了,太子之位就是个香饽饽,吸引有心人来抢,您以为,您还能控制得住局面么?”

胤i静静的看着康熙道,“况且,那些依附于儿臣的人,又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皇阿玛废了儿臣这个皇太子呢?儿臣是元后嫡子,距离当初祭告天地宗庙立太子已有二十六年,朝野上下支持儿臣的人,不一定都是儿臣的党羽。皇阿玛很清楚,有些人,就是要维护立嫡之说而已。”

“您要想废了儿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胤i这话的意思很简单。

他不会坐以待毙,他会用自己的力量抗争到底。

胤i咄咄逼人的气势,彻底打破了康熙努力维持的平静表面。

康熙忽而将御案上的东西全都扫到地上,随手拿起手边的笔洗就扔到了胤i脚下:“逆子!你这个逆子!给朕滚!滚出去!”

康熙不想再听胤i说话,甚至都不想再看见他。

令御前侍卫将胤i关在屋里软禁起来,不许任何人去看他。

然后,康熙便什么都不说,留下二百护军监视看护胤i,便急匆匆从德州启程,继续沿着黄河走,继续去做他自己的事情,却对软禁太子,对太子发火一事绝口不提,就好像没发生这些事一样。

于康熙来说,胤i这次跟他的谈话,对他来说是一记重击,撕开了他同胤i之间所有的伪装,露出来的,全部都是血淋淋的真相。

这些真相,胤i是早就想明白了的,又是胤i亲口说的,因此胤i完全可以接受。

可是康熙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尽管一直以来他都是这样做的,但这些隐秘心思只有他自己知道,现在被胤i当面说破,康熙自然有些恼羞成怒,而且还是十分的震惊。

康熙的情绪波动还是很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不宜做决定。

秉持着急事缓办的道理,康熙在还没有想好对策,在还没有想到如何处置胤i及九阿哥之前,康熙便只能将胤i留在德州关起来,他打算等巡视完南河后,捋顺了自己的思绪,再来处理这件事。

尽管当初康熙与胤i的谈话是绝密的,只有梁九功晓得,但梁九功是绝对不会泄露出去的。

可康熙处置胤i将胤i独个留在德州关起来的事情却还是传扬了出去。

康熙对太子发怒,将太子独个留在德州自己走了,这件事纵然没在民间传扬开来,但权力圈子里的人,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

尤其是在上了密折之后紧密关注康熙和太子动向的裕亲王和佟国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