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顾大夫是我们的国宝啊!◎
不过想到收徒这事,堇笙又有些迟疑。
徒弟和普通学生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师可以把教学大纲的内容全部教给学生,学生领悟力强的话也能学得很不错。
但徒弟可就不一样了……
能力是其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看其有没有担任传承大业的责任和决心――只学到师门的精髓还不行,还要时时刻刻为整个师门、整个流派的发展做考虑,能否将其流传千年香火不断,遇事能否以大局为重……这些都是问题。
一个师父可以收很多徒弟,但徒弟中必须有那么一两个能撑起大任的人。
否则当师父的就是有生之年操再多心也没用……
想到这些,堇笙有那么一点点头痛。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唉,当年师父从大街上捡到我真是慧眼识珠啊!上哪儿去找像我这么好的徒弟啊!难,真难!”
信笺:【…………】
堇笙瞅了眼信笺上的省略号,又道:“本来就是嘛,徒弟还得看人品,万一收到个严从易那样的白眼狼徒弟,那多恶心……哦不,我这辈子都不会碰到的!”
她手指敲打着秘境医馆的配药木桌,在心里过滤了遍所有认识的人选,摇摇头道:“基本都是适合当学生的人,没有特别心仪的徒弟。害,反正这事也急不来……对了,名贵药材的价目表再让我看一眼。”
信笺给出几味药材的报价。
堇笙大致浏览,毕竟现在功德值加起来一共一百一十多万了,已经有条件兑换高等级的名贵药材。
斟酌片刻,堇笙兑换了常用的西洋参和冬虫夏草。
如此一来,玉机堂又可以拓展新生意了。
……果然软妹币比功德值好赚啊。
堇笙抬头看了眼“功德无量”的大牌匾,发现亮起来的部分比之前要多了些,但距离满值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更努力地赚取功德值才行。
离开秘境后,堇笙决定再写一本疑难杂症的医案,好赚取传承值。
然而刚打开电脑就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转账信息:
[您尾号1386的溪卡于今日今时通过柜台转账收入200,000元,对方户名:叶济勋。]
堇笙:?
不一会儿又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发来的信息:
[多打了一些你就留着花吧,算爸欠你的。]
堇笙无语地拿出计算器算了下,然后打开溪行app将多余的七万块四千块原路转了回去,并回复道:
[笑死,我缺你这七万块钱?请叶先生严格按照律师函程序还钱,别整些有的没的。]
将这个陌生号码拉黑后,堇笙打开电脑文档。
满门心思开始撰写她的新书。
-
自从扶源流派的朝代被历史学家挖掘出来后,中医界乃至华国医学界都对此事持续关注着,各大学术报刊及网络论坛媒体纷纷转发。
如今业界基本无人不知晓这个流派的存在。
最大的中医论坛青囊也发布了很多相关的帖子,了解事件经过的网友们全都跑来进行一番热议:
1L:惊呆!几个月前顾堇笙大夫直播的时候,我只觉得这个理论很新奇,没想到它竟然是有历史依据的!
2L:说得是啊,还是源自北冥晚期,好久远!伏玄里的字好漂亮,我竟看出了那么一丢丢现代的味道来,哈哈哈……不管怎样,恭喜我大华夏挖掘出国宝!
3L:恭喜恭喜!顾堇笙大夫医术高超,同样也是我们的国宝啊!本层发出想拜师的声音!
4L:我也!不过说真的,一个失去历史遗迹的流派还能传到今天,真的是很不容易啊!这其中应该经历过不少风雨吧?期待历史学家挖出更多相关历史来,让我们听听这个流派的故事……幸亏留存下来了,要真失传就太可惜了!
5L:没错,所以这么重大的事件一定会引起上面的重视吧?不知可否将扶源流派列入传承大队?这样就能被国家保护起来了。
6L:赞!我觉得可以冠上非遗名号,毕竟也是华国国粹了。
7L:哪有那么容易啊各位,这才一本医案而已……虽然我也支持,但你们想想谁家中医流派只出过一本医书啊,现实角度考虑这事八成不会那么顺利……
8L:有难度正常,但希望只是客观条件不足,而非人为因素阻碍。
9L:总感觉楼上意有所指,可我又抓不到证据。
……
与此同时,溪城中医药协会这边对此事也极度关注。
这天一早便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例会,会议主要围绕扶源流派的探索、临床运用和未来发展进行。
虽说大多数人为找到历史遗据而高兴,但真到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时也的确并非那么容易。
比如会议中有人建议将扶源流派纳入传承队伍时,专门负责中医传承这块的理事长叶承玺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了:“我不同意!才区区一本医案,就是存在了上万年它也没这个资格!”
会议厅安静两秒,众人迟疑地对视着。
简莳却在这时发言:“这定论未免太早了吧,剩下的医书或许只是尚未被挖掘出来而已。”
支持方的人有的也附议道:“没错,应该就是个时间的问题,相信历史学家们会找出更多扶源流派的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