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课程
东宫开学后李晟也没轻松下来,虽然之前他已经编写好了一些‘自然课’的教案以及‘数学课’的教案,但相比起仍然需要编写的工作量来说,那不过是毛毛雨而已。李晟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既然决定要办学院他自然就打算要把这个学院办好。虽然他不可能亲自给那些学生们日日上课,但这教案以及教材的编写他还是要出力的,还是出大力。
语文课什么的李晟没打算多插手,这个时代的教育体系自有属于它自己的规则,学院中出去的孩子们若是想要科举入仕,光是靠他所编写的东西那肯定是不行的,还是得由这个世界的‘教育专家们’来。
而李晟能带给这些孩子们不过是些让他们能够开拓眼界的事务,以及在一些学科上的推动而已。虽然好,但也并不是绝对就适合所有的人。李晟只是想让这个时代的人能早点认识到一些东西。
短期内或许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长久下去,李晟相信等从学院中的孩子们都成长起来了,带给这个世界的变化应该是可期的。
这是件潜移默化的事,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喜人的成绩。但李晟对此耐心十足,一点都不会着急。
反正李晟早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他在这个唐朝需要待的时间不短,至少在他‘寿终正寝’前,他可以有‘一生’的时间慢慢来。
但这慢慢来也并不是说就什么都不做,目前需要他做的事情还不少。千头万绪的都要他来开这个‘头’。
‘数学’在无论是天文也好还是历法也好,哪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而古代的‘算学’或者说是‘术数’都还是单一了点也僵化了些。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与李晟的忙不同,闻人磊虽然是‘皇家学院’中的‘教导主任’还兼职了‘体育系’的主任。但闻人磊还真是没怎么忙起来,比起李晟来可就悠闲的多了。
在古代就能弄出这个来,李晟其实是挺佩服那个李淳风的。古代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啊,李晟对那个李淳风的兴趣可是浓厚的很。若不是还想矜持些,李晟早就亲自去勾搭那李淳风了。
其他如:‘绘画系’、‘音乐系’、‘体育系’、‘地理系’、‘历史系’……等等,都同样是相同的配置。这种配置在目前东宫这边的‘皇家学院’中还看不出来什么,但等这体系再完善一些,等到‘皇家学院小学馆’开学后,学生多,老师多的情况下就能真正的体会到这种分系在管理上的好处了。
而这‘数学老师’的名下都有不少的弟子,这些弟子自然也就作为学院的助教,轮流来给学院中的学子们上课。
皇家学院或者说李晟所下发的‘自然课’的课本只是初级上,但就光是这本薄薄的书本中的内容就让不少学子中的家长们看了后都抓了瞎。
现在那些人都算是‘实习老师’,等适应了这种教学方式后,等‘皇家学院小学馆’开馆了,现在的这些助教实习老师们自然就是‘皇家学院小学馆’中的数学老师。
以致很长一段时间里,据说长安城中的官员们相互间最长问的一句就是:“你知道吗?”跟“为什么?”
为了知道那‘为什么?’究竟是‘为甚!’据说有不少家长们都钻研起了那‘自然课’课本上所提的内容来。找了不少下仆们询问一些他们曾经从来不会问也没想过要问的事和东西来。
当然,这些家长们跟孩子们可不一样,虽然学院的教材中还没有后面的内容,但不少家长们已经想到了一些来,毕竟也是有不少家长们懂些算学的。
‘自然课’的课本中的内容多数来自与十万个为什么的延伸,而且还是唐朝版的延伸。可以说,皇家学院中的‘自然课’的课本以及授课内容,所讲解的就是大唐版的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
李淳风在太史局,在贞观七年,李淳风就弄出了新浑仪,即铜铸浑天黄道仪。将古代的两重浑仪改为三重,最外为六合仪,中间是三辰仪,最内系四游仪。在此之前的浑天仪,只相当于四游仪及六合仪两个层次。此仪黄道经纬、赤道经纬、地平经纬均可测定。
因此,继‘数学课本’后这‘自然课课本’也成了学生家长们的‘必读’之书。问题是,这‘自然课’的课本上竟然没有写正确答案!
如天气、四季、风雨、潮涨潮落以及植物、粮食等等,内容涵盖面很广也很杂。
据说,那‘为什么’的正确答案都在各任课老师们的手上,只会在课堂上为学子们详细的讲解。这让不少被‘问倒’了家长那叫个郁闷。
‘副院长’这个头衔他完全当的上。名至实归!
李晟很自觉,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相比(改变历史)起来,这点担子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了。只要能达成他的最终目的,这些都是他必须要办的事。
并且李晟不仅请了工部、农部这些部门的人来讲座,李晟甚至准备请经年的老农来给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孩子们讲讲这田地是怎么种出来的。
当然,现在谈这些还早了点,目前‘皇家学院’中的‘自然课’上所谈论的都是一些最基础最常识性的东西,不少都是现代幼儿园里会讲的。有些是李晟想起来的,有一部分是闻人磊提供的,他们两人的学识都不错,只要回忆回忆就能想起不少的东西来。
哼!哼!
李晟很无耻的将大学中的一些体系给‘盗用’了过来,而且还给改的面目全非,完全弄成了另外一种形式。
在李晟所设定的这些个科系中,其中最特别是一个系为‘自然系’。这门李晟特意弄出来的学科‘自然课’上主要给学子们讲授这个大自然相关的学识。……
别说什么‘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了’,再来一个‘中学生十万个为什么’,‘高中生十万个为什么’,‘成人版十万个为什么’……这都不是问题!
当然,李晟肯定是不会直接照搬来的,有些理论是需要底蕴和相关的学识去支持的。在现代不少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在这个古代却是个惊奇之事。这就是时代的‘代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拉平的。
光是这点就已经足够李晟秒杀不少的人(教育家)了,因此这个‘皇家学院’的副院长李晟当的是一点都不心虚。不似李世民那完全属于‘荣誉’性质的,他这个‘副院长’可是实实在在的在管理着推动着这个学院中的一切事务的。
同样:数学系,则为专门负责教导学子们算学类学识的教师,助教等都属于数学系,同样是主人一名,副主任两名,讲师以及助教若干;
‘自然与科学’这个学科在现代包含的很广,而在这唐朝,李晟没打算一开始就步子迈的那么大。这门‘自然课’李晟只准备从生活中和日常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让人们忽视他的‘常识’开始。
成果么……至少在李晟看来还是很喜然的。
‘皇家学院’中的数学课一面世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那些学生们的家长中绝大多数都偷偷摸摸的将家中孩子的‘数学书’预科班教材本给翻看了一遍。
慢慢的给这些皇家学院中的学子们灌输一些‘先进’的理念,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问为什么,而不是人云也云或者直接视而不见的表示:与吾何干?
李晟很清楚,只有在真正的了解后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才会更加明白的这个世界的奥妙和广阔。
而这么两相一对比下,‘皇家学院’中的这‘数学课’似乎教导的内容比起‘算学’来真是要精深不少呢!这让不少家长们都对这个‘数学课’尤其是这后面的数学课本开始期待起来。
李晟将所开设的每个学科都划为了一个系,如:语文系,即专门负责教导学子们文学类的教师、助教都属于文学系;其中有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讲师若干以及助教若干。这些教师们统属于文学系;
阿拉伯数字李晟在开学前就找了一批‘算学’比较好的人或者说是精于算学的人来交流,那‘1、2、3、……’以及加减法一出,李晟连什么乘法、除法都还没拿出来呢就俘虏了一批真心喜欢算学的人才来给他的皇家学院当‘数学老师’。
而他们的老师,自然就是‘皇家学院小学馆’中的数学系主任什么的。李晟心中的数学系主任是那个李淳风。这个李淳风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数学家,而且还是古代的数学家,李晟自然不会漏掉他。不过目前李晟还没有将那李淳风给勾搭上。
这在整个唐朝来说绝对是个首创。
李晟想要打造的可是全方位发展的学院,只要是他们学院中出去的学子,绝对就不会是个五谷不分好糊弄的‘糊涂蛋’。什么一颗鸡蛋要一两银子或者连鸡蛋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的这种蠢货,绝对不能有!
他虽然不能直接跟人解释这‘风、雨、雷、电’都是怎么回事,都是怎么形成的,也不能直接跟这个时代的人说这个世界是个‘球’,我们可以叫他‘地球’。
与语文课本不同,这数学课的课本竟然不是一套直接发,而是分开发的,家中孩子们现在拿的都是‘预科班’使用的教材,据说是基础本。只教导孩子们认识从数字‘1’到数字‘100’的数数,据说什么加减法,都只会教导简单的加法,而且还是数字‘10’以内的加法,连减法据说都是预科班以后才会教的。
不是李晟自夸,说到科举什么的,古文‘圣人言’什么的他或许没有这个世界的‘教育家’那些大儒们精深,但他会的却是这个时代的人无可想象或者说是从未曾真正意识到的。
不懂‘稼穑’是怎么回事,不懂五谷之分,不懂这个世界上的粮食有多少……这怎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