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上官仪
‘皇家小学’,若是由太子出头所设立,也没什么不好的。但,太子殿下是要请他们去做老师?还询问他们的意思……
太子殿下的这意思是这‘皇家小学’并非官学?
颜师古皱了皱眉,有点不太明了太子殿下的意思,皇家所创办的学院,就算只是蒙学馆,非官学,难道是私学?
或者皇家学院,是家学?毕竟太子挂了皇家的名义,莫非太子殿下是打算要办皇室的家学?
颜师古思考了下后还是决定仔细问问,知道太子殿下是怎么打算的,他才好说话。
“太子殿下,这皇家学院太子是准备设立为私学?”蒙学馆还真没有官学的。从现在的话说就是档次太低了。
李晟点头,道:“吾确实是要创办私学。以皇室的名义创办的‘皇家学院’,不是官学。”
“二位,可愿来兼职教导下学院中的学子们?”
私学的话,他们可都是朝中的命官,若私下去私学,如太子殿下所说的兼职,只怕不太好。
而本想给橙子一个惊喜的闻人磊,此时站在丽正殿外等待召见,心中有些无奈。唉……他忘了这可不是在现代,他想见橙子就能见到。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绝不会。”
“上官秘书郎过谦了。”李晟一脸认真的道:“汝之才学可是连阿耶都赞誉过的。”
见两人面上都有些犹豫之色,李晟也不催他们,道:“无视,此事也不急,二位可以回去后好好的想想。等‘皇家小学’开起来了,二位再加入也无事。”
他家外公说了,他作的诗听着就是一股子匠气。
因此,那《声律启蒙》与《笠翁对韵》李晟也不知道究竟应不应该拿出来。毕竟此时的人们对作诗的要求与后代还是不一样的。因而纠结的李晟最终还是未将此事拜托给上官仪。只打哈哈的安抚了他几句。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当然,这种投机取巧弄出来的自然少了韵味。还有各种现代诗的习惯,想写手如古人这种信手拈来的好诗,李晟表示,他是真的做不到啊!
所以……他究竟要不要来‘荼毒’这会的孩子们?让他们也学会投机取巧啊?李晟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严重呢!
这话,李晟就哄哄人份而已,颜家的人李晟一个都不想放过,那什么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颜相时,还有颜真卿的曾祖父颜勤礼,李晟觉得他们若是都能加人‘皇家小学’,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这事也不急,等皇家学院办起来了,他们看到好处了,自然就会答应的。
当然,李晟也没打算要将他这‘皇家学院’中的学生们都培养成一个个的作诗高手,比方在唐玄宗那会儿,要考科举就得会作诗什么的,这也算是矫枉过正。吟诗作对可以作为一个文学修养,但作为考场官员的能力,李晟觉得这有点扯淡……瞎扯淡!
……
此时,书房门口传来小内侍的声音。“禀太子殿下,长乐县伯回来了。”
他自己都还没想好呢,现在就跟上官仪说还早了点。
是选《声律启蒙》还是《笠翁对韵》?
但无论选哪个,问题怕是都有,若让李晟自己弄出来后再慢慢将其中的内容改为现在可用的,李晟又没那多时间或者说是闲工夫去弄。真是略纠结……
圣上对他的欣赏可不就是因为在陛下的眼中,他也算是个人才么!
颜师古不多想的就点了头,道:“老臣自当尽力。”
其实还有一本也是明清时期的《训蒙骈句》,只不过这部没有前面两本书那么有名。李晟就干脆没将这本算在内。
闻言,上官仪一脸谦虚的笑了下,道:“惭愧,惭愧。这都是承蒙圣上抬爱。”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的,但上官仪其实心里还是挺自豪的。
现在,他也不过是对他们先提提而已。
上官仪在旁看了看,这事儿他好像帮不上什么忙,略失落。但态度还是要说的:“能观此文,臣深感荣幸。只遗憾臣才疏学浅,无能帮到太子殿下。”
李晟笑看着颜师古道:“到时候,吾还有意要请颜公族中的几位一起来做做客,当然,众位若能有意在‘皇家学院’中兼职一番自然更好。若不愿,吾也是不会强求的。”
“吾相信汝二人。”李晟微笑颔首。
“这几篇文章吾暂定为蒙学初学之文,此《三字经》吾希望汝二人也不要透露出去。至少在皇家学院开办起来前,吾不希望此文流传出去。”“太子殿下放心,臣定不会将此文流传出去。”
李晟满意的笑了,道:“多谢汝二人能够体谅吾之意。”
“臣定守口如瓶。”
嘛……李晟觉得有点冤。这也不能怪他啊,现代作诗能够投机取巧的多了,什么平平仄仄的,找到韵头韵尾,然后往上套呗。
颜师古与上官仪同声保证道。“殿下大可放心。”
这当然没问题!此事其实也并无任何的妨碍,有什么愿不愿的。
不过……中国的文学史上,诗句是种很宝贵的瑰宝,李晟同样不想在自己的手上也矫枉过正,诗句也还是可以学着做的,不会做官会写诗,也是个能耐不是。
“不知可否?”李晟表情认真的道:“《韵书》之事为公事,此为吾私下拜托二位之事。二位若不愿,可直接告知吾,吾不会怪罪汝等的。”
或许也正是因为唐朝的皇帝喜爱作诗,所以在整个唐朝才会出现那么多有着时代特色的诗人出来。李晟自然不想在自己的手中把这种时代的辉煌给毁了。老实讲,李晟虽然自小学文的,但作诗么,他还真不怎么样。
“不过,此事吾还只与阿耶提起过,”李晟话锋一转,道:“吾希望汝二人回去后,不要与他人提起此事。”
这上官仪据说就蛮会写诗的,李晟有点纠结,不知道该不该让他把这个给弄出来。
李晟看着颜师古道:“另外还要劳烦颜公,此《三字经》中用字之音韵,要劳烦凌公帮着定定,以长安音为范本,注音一番才好。”
李晟一愣,大石头就回来了?
这大石头,要回来怎么都不知道跟他打个招呼的!
明明昨晚跟他说话的时候,他都没告诉他,他是今天要回来的。这个大石头,故意的吧?真是欠揍!
此三篇文章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李晟觉得也是可以在蒙学中搞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