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颜体 - 神唐 - 凝望星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神唐 >

141颜体

闻人磊带着凌家众人赶到东宫时,李晟也刚从东宫官署回来不久。之前秘书监的虞世南带着颜师古他们亲自登门询问他关于《百家姓》以及他说要编撰的地理志的详细情况和安排。

李晟在接待了他们后自然少不了与他们一番谈话,本来《括地志》李晟是打算在东宫编撰的,但现在他已经打算在东宫搞个皇家学院出来了,再将编撰《括地志》的人马放在东宫,多少有些不合适。

李晟也嫌闹的慌。因此李晟就把《括地志》的编撰人马暂定为放到东宫的官署中。也省的他总是不去东宫官署,于志宁那些人又来找他麻烦。

与李晟一起来到东宫的还有秘书少监颜师古和秘书郎上官仪。颜师古是李晟特意喊到东宫来的,这颜家可是大家,李晟是诚心要勾搭上这颜氏一族的。

不说别的,他练的字可是颜体,就是出自这颜家呢。

颜师古的三弟颜勤礼就是创造出‘颜体’的颜真卿的曾祖父。同时颜家的几个兄弟都是弘文馆以及之后东宫所设崇贤馆的学士。

现在崇贤馆不一定会再有,但却是一定能有‘皇家学院’的,这颜家的兄弟几个李晟可是打算要弄来当他们‘皇家学院’的老师的。自然要好好的勾搭着。

至于上官仪么,那不是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太有名了么,李晟自然对上官仪有些好感。

至少那于志宁都不敢跟那‘武才人’对着干,可上官仪就敢写废后的诏书。这是个多有风骨的人啊,不管内情究竟是如何,反正李晟喜欢。

而且说到底,这上官仪也是被李治那臭小子给涮了,死的不仅怨也亏的慌。

李晟觉得倒是可以用用他,也算是替他们李家补偿一下这上官仪。就算现在一切的事都还未发生,但李晟知道啊。因此对上官仪,李晟自然是关注的。

“太子殿下,不知您招臣等过来是有何事?”颜师古略别扭的坐在椅子上,问道。

李晟现在的书房已经大变样了,除了他自己坐的书桌椅外,书房里还多了四把椅子,包括茶几都配套好了,很是新鲜。

至少颜师古和上官仪就从未看到过(坐过)如此奇怪之物。

坐在椅子上,颜师古和上官仪都觉得有些别扭,舒适什么的,很抱歉,他们还没察觉出来。

“也没什么,就是吾有些事情想要与颜少监、上官秘书郎商议一下。”李晟笑着问道:“敢问颜少监,那为《汉书》做注一事,现在进度如何了?是否有时间可以忙点其他的事?”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颜师古认真道:“《汉书》臣正注写中,未曾全部注完,但若太子有吩咐,臣自当尽力。”

“既然如此,那本太子也放心了。”李晟笑道:“那么颜少监与上官秘书郎是否愿意接下《韵书》的编撰一事?若汝二人没有精力,只要督办此事就行。”

“《韵书》?”颜师古与上官仪疑惑的问李晟:“太子殿下所论之《韵书》是指?”

李晟将他那想要以长安音定音做韵,规定官话的意思对颜师古与上官仪说了一遍。

颜师古听了李晟的意思后,明显的兴趣大了很多,问题一个个的冒出来询问李晟。

李晟知道,这颜师古他是勾上了。历史上可是有过记载的,说颜师古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这声韵的事,找颜师古肯定没错。

李晟仔细的将他的意思对颜师古说了遍,而后问他:“不知颜少监,可愿总理此《韵书》的编撰?”

“吾之前与阿耶谈过此事,若颜少监与上官秘书郎对此事有意,吾可以向阿耶建言,将此事交于汝二人总理。”

颜师古看了看上官仪,而后问李晟道:“此事太子殿下为何不交由门下坊众人办理?”

之前颜师古就已经有所察觉了,太子殿下似乎很不喜欢用东宫的属官。之前的《括地志》与《百家姓》太子殿下也是完全交由秘书监来办理的。

虽然编撰的地方被太子殿下放在了东宫官署内,但能够参与其中的却都只有帮着校勘以及找资料的几人,具体的编撰太子殿下一点都未曾让东宫的属官他们沾手。

这……太子这完全将东宫的属官们排斥在外的态度不要太明显。这是为何?颜师古有些拿不定太子殿下的态度。

好吧,李晟确实是故意的,本来李晟还想着让于志宁他们都参与其中去,把他们的精力都给分散掉,省的他们来找他的麻烦。

可最后想想,李晟又觉得有些不甘心,凭什么啊,出名的事李晟一点都不想他们也跟着分摊,因此李晟只让东宫司经局的几人在其中帮忙。

另外则指定了几位博学之士为总理,还有原先编撰《括地志》的萧德言、顾胤、蒋亚卿、谢偃等人,李晟一个不少的都喊来了。

声称自己有事要忙,李晟很不要脸的定下了小胖子李泰为《括地志》的副理,在他不在的时候,就让李泰盯着《括地志》的编撰,有什么事,李晟让那些参与编撰的官员们先找李泰。若李泰处理不了的,再来找他。

反正《括地志》是李泰弄出来的,他不是想跟朝中的大臣们关系近么,李晟给他这个机会。只不过这次可不是去魏王府编撰了,地点李晟放到了东宫的官署,靠近秘书监,他们想找什么书都能找到,更方便不是。

李晟也没隐瞒自己的喜好,反正他就是这么干的,不爽?来咬我啊!

已经抱上了李世民大腿的李晟现在是有恃无恐的很,就等着有人来对他龇牙,挑刺呢。反正他是不会不反击的,谁来找他麻烦就得做好被他反找麻烦回去的心里准备。哼!

“吾觉得东宫门下坊与典书坊的几位还才疏学浅了些,本太子对此事很是看重,并不放心将此事交由他们去办。还是要由秘书监的博学之士来办更好。”

李晟回答的很直白。表示我就是看不上那些人所以才找你们的。

这话听的颜师古眉头直跳。……才疏学浅’?

太子殿下这话要是传出去了,东宫的那些属官们就可以都去撞墙了。东宫门下坊与典书坊的那些属官们,哪位不是宏文博学之士?不少都与颜师古同在弘文馆中任职,更不用说几乎都身兼朝中的重职。

可是太子殿下却亲口说他们‘才疏学浅’,这个评论……

颜师古有些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应下此事。从心里讲,对此事颜师古是蛮感兴趣的。但太子殿下这一弄,又是完全跳过了东宫直接将事情交给了他。

颜师古不知道他是不是该应下此事。

看出了颜师古的踌躇,李晟也不催他们,道:“此事颜少监与上官秘书郎可以回去好好想想。三日后再告知汝等的选择。”

“若汝二人都不愿意应下此事,吾再去找其他的人来办。”

“太子殿下,”一直没吭声的上官仪道:“此事,臣愿领。”不用再想什么了,这件事还有回去想想的必要吗?

刚年满三十的上官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正是很有雄心希望能够大展拳脚的时候,自然遇事不会太过踌躇。

对于太子殿下与东宫中那些属官们的事,上官仪可不关心。反正他与那些人也没什么交情,既然太子殿下给了他这个机会,上官仪自然是要牢牢的抓紧机会的。若错失了此次机会那才真是可惜呢!

故而上官仪也顾不上颜师古的想法了,忙就开口应下了此事。毕竟此事若这颜少监回去后想过了,不愿意应下,那他是应下还是不应?

那还不如他现在就应下,跟太子表明下他的态度。至于这颜少监,那就看他究竟是要如何选择了,此事上官仪其实觉得这颜少监有些想太多。既然太子殿下都吩咐下了,此事又没有什么妨碍,为何不应下?

《韵书》若真能成,只太子所言之‘官话’一事,上官仪就觉得很是有意义。若能办的好,岂不是一件美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