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想买
虽然汉语拼音是个好东西,但在这唐朝汉语拼音却是不太适应直接弄出来的。现在的很多音与现代都不同。李晟虽然想尽快定音,将官话推广出去。却也没自大到他能直接就将汉语拼音拿来用的地步。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时代的东西更合适。
在唐朝,想要‘定音’还是韵书最合适,接受度也能高点。毕竟是这些读书人一直都在用的东西嘛。
只不过选什么韵倒是可能会有一些纠缠,不过既然李唐在长安建的都城,自然就要以这里的音为主。这点就不用争了。
要定音定韵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越是接受度高的发音越是容易让这些朝中大臣们接受。他要把汉语拼音就直接拿出来用,怕是李世民都不会乐意使那个,又何况其他的人呢?
先将《韵书》写出来,而后将他写的《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全都用新韵标注清楚都是什么音。
或者韵书中直接就用《百家姓》跟《弟子规》这些书中的字做例,这都行。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跟现代中的小学生课本那样,将那几本书都弄出带韵的注释出来。
这样一来,从这些‘皇家小学生’开始培养,他弄出来的《唐韵》也更能让人接受。
所以这种辛苦(写字)的事情他还是教给那些爱干这活的人吧。他只要把纲要什么的列列或是口述跟他们说说就好。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至于现在……已经写了辣么多字的李晟懒得再折腾了,明天就将他写好的卷轴给李世民看就行。再抄写一遍什么的,他才不要呢!累死啦!
想了一会后,李晟眼睛瞄到矮榻前他之前刚写好的纸卷,李晟想到,把这纸弄成书本倒是马上就可行的事,只要裁好纸就行。
这么说来,好像鹅毛笔能用起来更快,不用等多久就行。李晟决定了,那就先弄点鹅毛来弄些鹅毛笔来先用着。至于铅笔,等有了石墨后再说。
揉着手,李晟将写好了的那一卷广韵的内容又扔到了铜盆中给烧了,看着那些他写了半天的东西一下子就烧完了,李晟觉得他的手更酸了……
他写字的速度已经算是够快的了,李晟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太阳这都几乎要落山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有那默书再修改的时间和精力,他还不如直接试着根据汉语拼音的弄法,将唐韵里相关的韵部都给补足起来呢。
《广韵》中有36个声母,206个韵母(含声调),-m、-n、-ng、-p、-t、-k、-i、-u8个韵尾。现代吴语(苏州话)最多有36个声母,60个韵母。粤语(广州话)最多有22个声母,94个韵母。闽南语有15个声母,85个韵母。而普通话中只有21个声母,39个韵母。
《唐韵》这种大部头的韵书,他还是让李世民派人去弄得了,把大致意思跟李世民提提,李世民绝对会支持他的想法的。这点李晟可不担心,李世民的政治素养那可是杠杠的,绝对一点就透。
诶!对了……他那系统给的体验版商城里不知道能不能买到他能用的东西啊?
什么a,o,e,y,u。v的,至少标准起来也简单点。总比每个字老是要用这个那个来搞什么切韵的要强点。
所以说人呐,一旦养成了某种习惯后,思维就会形成局限性难以转弯。这就是创造性不强的原因。全是惯性动物……
但现在没棉花啊,木棉花好像是有,但那个木棉花没棉花舒服,海绵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完全没影儿呢!
或者,他去买点棉花来?
问题是,那体验版的商城里能有棉花什么的卖麽?
沙发?若是那些工匠能把桌椅给弄出来,那沙发倒是也可以试着搞搞,不过沙发的框架是木的这个好弄,外面可以用布也可以用皮,这些现在都不缺。
电脑椅,好像就算能买到也不能拿出来用。
一部韵书若真要靠他自己写完,用这毛病一字一字的写完改好,他绝对绝对会会累死的。
至于鹅毛笔那个就更简单了,有墨汁,蘸着就能写。只不过容易坏,属于消耗品。不过这点鹅毛的消耗,也不用太在意就是。
手稍微舒服点后,李晟也不再坐着了,盘腿坐了几乎一下午,李晟这会儿没干活了后,觉得两条腿感觉都是麻木的,滋味真心是酸爽。
别说一部韵书了,就算是十部他也能打的出来。完全不愁!
可现在?
靠手写?
擦!
把他手写残了他也写不出来十部韵书,真要写的话那他完全就不用干别的事情了,整天待在这书房拼命吧!吃枣药丸哒!毕竟术业有专攻麽,辛苦活自然会有人干的,他就该去干点更高大上的活才对!
但就这,他的速度也已经是超速了,手速快的很,这可都是从小被外公吩咐练字抄书给练出来的技术。不然随便提一个人出来试试,一下午用毛笔写个几千字来给他看看,谁行?
线装书很好弄,一张张纸裁好了后用线穿起来就是,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皇家学院’中的书本可以都这么弄。自然到时候也就流传开了。
拼音的实用性还是很强的,真要折腾他还不如折腾这个呢。就算不能标注所有的字,他这‘皇家小学’中的课本上要用的字,他应该还是都能用拼音的方式给搞出来的。
边揉着手,李晟的脑中边想着,还有什么事情是能做的,或者说是他现在应该做的。
不是李晟要盘坐,而是这矮榻连电脑桌都不如,他腿根本就伸不直,挡着呢!
这可真是够遭罪的!
揉着自己因为写多了字而酸胀的手腕,李晟真心觉得自己之前是傻透了,这么折腾自己干嘛。根本就不用他自己上的。
李晟觉得自己真是傻透了,这种事情干嘛要他自己写啊,就算随便找点国子监的学生来替他写都行的。反正他能给出大概的范围和方法,之后的事情就是水磨工夫了,没什么问题的。
要说著书这事儿随便提一个人出来都绝对有兴趣的很,尤其又是这种韵书,李晟可不相信没人会来。
手拿着毛笔写了半天,李晟突然抬起左手拍了自己脑袋一下,右手中的毛笔也直接扔了开来。
毛笔字写起来还是不顺也占地方废纸,李晟考虑了下他是让人弄些鹅毛笔出来呢,还是把铅笔给先弄出来?
石墨什么的这会还没人用到这里,要找的话应该也能找到。铅笔好像是要将石墨烧烧然后跟黏土什么一起弄的,李晟虽然不是十分的清楚但也知道一点点工艺好像也不麻烦,让匠人试试应该是能试出来的。
还有他那大书桌……也不知道东宫的那工匠,开始给他做那桌椅了没?
之后他怕是难免还要来写不少的东西,一想到到时候他又得来受这罪,李晟的眉头就蹙的紧紧的,完全能夹死苍蝇。
现在的人写东西还是爱弄成卷轴的形式,真是太过麻烦。这都是因为习惯了书简跟绢布写字而形成的习惯。
折腾一下午,他就写好了那新百家姓还有那三字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