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离我远一点
第18章离我远一点张方平原本只打算教教苏轼和苏辙兄弟俩,苏辂就当是请来给女儿当玩伴的。
结果前天苏辂几人离开后,张方平看到女儿拿着的《见微录》。
张方平认出那是苏涣的笔迹,想把它要来看看,女儿却没给,说她还没看。
新买的书,肯定要自己先看,就算是父亲也不能让!
谁都没法从爱书之人手里拿走她没看的书!
张方平只得差人去另买一本回来。
本来他也以为这书是苏涣代笔,给苏辂立个神童名头用的,内容应该乏善可陈,不想一看之下竟发现书中观点新颖别致,粗看只觉荒唐怪诞、闻所未闻,偏偏仔细比对平时遇到的事,竟觉得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对上,若是能熟读其中要理,不仅于审案断案用处极大,于待人接物方面也大有裨益!
不愧为《见微录》,以小窥大、见微知著!
这两日张方平认真研读、反复揣摩,早把短短一本《见微录》吃透了,还叫人订购了一批,给衙门里管刑狱这块的人人手发了一本,让他们拿回去好好看看。
眼看张方平的目光转到自己身上、马上要张口说出关于自己的教学计划,苏辂当机立断地说道:“张叔,我想跟在你身边学点别的!”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这是什么人间地狱?!
什么?张家小娘子去庄子上避暑了?那他来成都府做什么?
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月亮都跑了,他要这近水楼台有什么用!
正思量着,张方平不知不觉已走回后衙。
两家门第上也相差不远,要是两小孩能处得来,将来说不准也算是一桩佳事。
是以张方平觉得改改对苏辂的定位,把他从“女儿玩伴”挪到“人才培养计划”之中。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看得他心里毛毛的。
可惜大多没被采纳。
苏辂就开始花式吹捧起张方平来,说张方平身为成都府一把手,见识广阔、为人方正,不管处理州务还是待人接物,处处都值得学习,哪怕只学会万分之一,也足以让他受用终身!
每天看那么多书!
看完了还要考试!
现在听苏辂追问人家张家小娘子的下落,他们总算明白了:这小子哪里是来读书的,这明显是冲着人家小娘子来的!
好在苏辂还小,男女之事上反倒是没那么多忌讳,小孩子喜欢找同龄人玩很正常。
这小子不过七岁,一双眼睛乌溜溜的,天生透着股聪明劲。
张方平性格比较直。
苏轼见张方平待苏辂还挺亲厚,便也放下心来。
然而当时朝中只剩下守旧派,那点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很快被掐灭了,张方平也被找个由头重贬外放,接棒欧阳修去当滁州知州。
苏轼最先看见张方平的归来,立刻领着两个弟弟上前见礼。
张方平慢悠悠地一笑,说道:“昨天她舅母把她接去了,每年盛暑她们都会到庄子上消暑,顺道让小辈们聚一聚。那天她没和你们说吗?她出门买书,就是为了路上打发时间用。”
没错,当时欧阳修刚写完“环滁皆山也”没多久。
要张方平说好听的话,他不会说。
昨日苏涣派人送信过来,说儿子还小不懂事,若是闹腾出什么事来他只管好好教训。
苏辂决定主动出击:“张叔,怎么不见妹妹?”
小小年纪,想法倒多。
目前看来,这小孩还算乖巧,看着不是什么爱胡闹的,就是听说他带了两大箱东西,甚至还自己带了个厨娘了。要张方平说,这小孩要是不懂事肯定就是家里惯的。
苏轼和苏辙在旁边听了,觉出点不对来。张方平的安排很简单:他先列个考试范围,他们三个白天自学,晚上他回来考试,针对考试结果进行讲解。
张方平和气地招呼他们坐下,目光在兄弟三人脸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苏辂脸上。
苏辂总觉得张方平看自己的目光不太对。
虽然也没被采用几条。
后来庆历新政不了了之,范仲淹、欧阳修他们接连被贬黜,张方平这个钉子扎在朝中继续勤勤恳恳地护着新政最后一点余火。
一旁的苏辂却听得眼晕。
苏辂呆若木鸡。
苏辂不知道他堂哥想得比他还远,他现在满脑子只有十天半个月十天半个月十天半个月。
张方平瞅他一眼,一下子知道他是冲着什么来的。
任地上出个神童,对他这个一把手来说就是实打实的政绩。要是地方上连出三个天才,完全可以写折子吹一把:近年才子神童频出,足见官家贤明直追三皇五帝!
当然,张方平是不屑干这种溜须拍马的事情的。
张方平觉得不管这书是苏涣写的还是苏辂写的,既然苏涣敢把他扣在苏辂头上,这小子至少得有点水平,要不别人当面一考校可不就露馅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