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我这人做事最严谨了
第25章我这人做事最严谨了苏辂把排练《铁面将军平蛮记》这出新戏的事给宁胜男讲了讲。
宁胜男虽然是女的,可她的身手很好,都能给寺里那些天天练武的僧人当陪练了,演出“铁面将军”不成问题。她自己平时有不少搭戏的人,找齐班底也比苏辂没头苍蝇一样瞎找要简单。
找对人了!
双方一拍即合,宁胜男在听江先生讲解完整个故事之后就答应参加排练并帮忙牵桥搭线。
苏辂当场叫江先生帮忙拟了契书,约定好这出戏的酬劳和分成事宜,苏辂是投资人,要出钱的事都他搞定,江先生是创作者,拥有一定的收益分成,宁胜男可以选择单纯参演拿钱或者拿分成。
宁胜男对江先生写的这出戏很有信心,只稍一考虑便决定拿分成。三人各自摁了手印,又去官府画押存档,《铁面将军平蛮记》这个影视项目算是成功立项了!
既然来了专业人才,苏辂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把凑班底的事交给宁胜男和江先生去负责。
苏辂算是狐假虎威了一把,只是没怎么被爽到,毕竟他自觉也是个小老百姓。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唱腔也很不错,婉转清雅,字润腔圆。
苏辂眉头一动,为几日后的大戏开演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宣传法宝。
当然,苏辂绝对不是什么都不干的人。
他先掏钱进了最大的乐棚听了场大宋音乐会。
相信专业人士一定可以解决这点小问题!
他再次把张方平这张虎皮扯了过来,说是张方平要用的,拿出图纸问老张能不能做。
他要怎么做才能被赢得新府尊的看重?
苏辂顶着烈日回到府衙,熟门熟路地去找李师爷。
很快地,苏辂拥有了这样绝妙乐器的整体外观、内部构造以及各项详细参数。他抬腕挥毫,依葫芦画瓢把他要的图纸画了出来,搁下笔一看,不错,至少他自己认得出来画的是什么。
不管朝廷还是私人,都有雇养工匠的良好习惯,大宋的工商业极其发达,手工业制品泛滥无比,百姓们也开始从只求温饱进化到追求享受、求精求好的阶段。
“李师爷。”苏辂跑过去喊。
调子不差,琴技纯熟。
等苏辂把所有要求都讲完了,老张将图纸收好,小心翼翼地对苏辂说道:“下次小郎君有什么要求,直接对我们讲就可以了,不必特意画出来。”
就是唱词苏辂听不太懂,看看周围听得如痴如醉的听众,苏辂感觉有被冒犯到。
作为一个师爷,手里连活都没有,预示着他离失业不远了。
这些人难道不懂“大俗即大雅”的道理?为什么不唱点老少咸宜的东西?不知道曲高和寡的道理吗?你们这样做,会失去你们的金主爸爸!
即便是荤段子讲得贼溜的老江湖,在平时不怎么能接触到的人面前都会显得木讷寡言。
没错,他很专一,从小到大都喜欢金子。
苏辂说道:“我要做一样乐器,尽量在这两天给做几个出来,你看有没有适合的人。”
李师爷沉吟着答道:“工匠自然是有的,就是不知小郎君想做什么?”
说实话,看不太懂。
苏辂在旁边仔细给他讲解了一番,把用到的材料和具体尺寸都说了个透,实在说不清楚的部分他就直接提效果。
小翠默不作声地转身给苏辂领路。
“府衙有工匠吗?我想找人做个东西。”苏辂直截了当地问。
苏辂找到人的时候,看见的就是李师爷双目放空、生无可恋的模样。
苏辂打开他用处极大的金手指,开始搜索他想要的图纸。
愁啊。
苏辂的图纸还没干透,工匠就过来了。
当年他勤勤恳恳地上完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惜九年义务教育却不教毛笔字也不教国画。都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有一天,财神爷会被他的满腔赤诚感动,让银子自己长腿跑进他兜里来。
这瓦市里的风儿,似乎不够喧嚣!
每次拿起这毛笔,都觉得这是在为难他瘦苏。
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工匠们越发在自家手艺上下苦功夫,这就使得大宋的工匠们分工越来越细致、技艺越来越专精。
老张认真地听着,明显在默记苏辂的话。
李师爷见到苏辂,一激灵,坐直身子问道:“小郎君怎么来了?”
老张接过图纸一看,眉头紧锁。
苏辂说道:“也行,你这有纸笔吗?我先画个草图,省得他不会做。”
这话说得其实有点委婉。
大宋很注重专业人才的选拔,朝廷有专门的制举吸纳各种专业人才。
苏辂看到李师爷递来的毛笔,叹了口气。
老张长得浓眉大眼,看着就是个老实人,肩膀总是缩着,显得有点含胸驼背,看着很没精神气。
苏辂冒着烈日艳阳,辛辛苦苦地去了趟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