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真是太愁人了
第162章真是太愁人了
苏辂的想法挺好,就是实际效果有点微妙。一圈人坐下来,表面上一片其乐融融,只不过司马光和范镇熟,范镇和欧阳修熟,欧阳修和韩琦熟,连连绵绵大半圈,都聊得挺开。他爹苏涣和他岳父张方平和这些人都有点距离,跟邀请来的三司同僚随意地聊着,而他老师王安石,独坐在众人之中,也不喝酒,也不吱声,不知在想什么,连同僚韩维跟他搭话,他都爱答不理的。
苏辂本来主要负责活跃年轻人圈子,跟王雱他们聊得挺欢。等瞧见王安石一个人闷坐着,再看看酒桌上的局面,苏辂心中顿时了然:这个老王不合群!
苏辂与赵仲鍼他们说了一声,悄悄溜达过去问王安石咋了。
王安石见苏辂跑自己身边来了,不由问他:“我给你看的东西,你看完了?”
这都好些天过去了,苏辂都没个动静,严重耽误他给官家递奏疏了。
苏辂一听王安石这话就头疼。
今天是什么日子,居然问这事儿!
苏辂说道:“您知道的,人心里记挂着一件事,就很难再去想旁的事,您再等等,接下来我一定好好看。您的文章写得这么好,也不差我一个人的意见对不?我觉得您应该勇敢点,直接给呈上去!”
苏辂觉得王安石肯定没有做到这一点。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要想把这些东西全面执行下去,必须动员朝廷上下所有力量才有可能。
很难想象这样的事,居然出自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人之手。
回来是回来,就是不会再当枢密使。不久前交趾犯边,朝廷吵了一段时间,没吵出个所以然来,有人提议让狄青回朝主持交趾之事,几位宰执商量过后都同意了,便给狄青那边传了旨。
韩纯彦乖乖应下。
现在他想上书官家了,又想到了苏辂那些个天马行空却又不无道理的推演。王安石收回了上书的手,耐心等苏辂回来准备给这事儿特多的学生看看自己的改进成果。
苏辂美滋滋地盘算着接下来的小日子该怎么造作,回到家后又被摆在案头的《言事书》给泼醒了。
苏辂收割完一圈小伙伴的真迹,又屁颠屁颠地过去让韩琦他们品鉴。
韩琦见苏辂跑过来跟王安石在那嘀嘀咕咕,开口问道:“你们师徒二人在讲什么悄悄话?”
世上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其中富国之法有六项,强兵之法有四项,另外还有几项取士之法,反正经济、军事、政治一把抓,凡是能伸手的地方他都大胆地伸手了。
韩琦补充道:“你们少年人相处,合则来不合则去,不必太功利。”苏辂那小子滑不溜秋,他儿子玩心眼肯定玩不过,可别交好不成反而被苏辂坑了去,还是释放善意、顺其自然就好。
一席人又开始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苏辂还秀了一把苏轼他们遥遥写给他们的贺词。这是他特地写信给苏轼和苏辙求来的,原信他已经收藏好了,实打实的苏轼真迹!
王安石气道:“我怎么会找上你这样的学生?”
其他人怎么讨论自己,苏辂没放在心上。
苏辂不怕瞪,挨个给韩琦他们倒满酒,让他们好好吃好好喝,今天好酒好菜管够。
这是昨日狄咏当值时赵祯给他透的底。
韩纯彦对韩琦一向尊敬,闻言老实答道:“孩儿觉得他人很不错。”他与王雱他们年龄相仿,刚才观苏辂在席间的言谈,堪称是面面俱到,谁都不曾冷落。他明明是头一回与苏辂接触,却感觉两人似乎已经是相交多年的老朋友!
韩琦说道:“那你平日里与他们多多往来。”
活络完大人之间的气氛,苏辂才回去跟小伙伴们吃吃喝喝。
苏辂一听,也来了兴致。他追问狄咏:“真的吗?狄将军真的要回来?”
自己诗词写得不怎么样不要紧,他有大文豪堂兄!
鉴都鉴了,怎么也得留下只言片语吧?
韩琦等人把苏辂的小心思看在眼里,却也没让他的期望落空,或多或少都给他写了点贺词。
入夜之后杯盘狼藉、宾主尽欢,韩琦领着妻儿回家。他询问儿子韩纯彦:“你觉得这苏家小子怎么样?”
苏辂现场炫完苏轼他们给他写的定亲贺词,王雱等人赞叹之余也收到暗示,现场给他赠诗赠词。
难怪张方平和王安石这两个倔脾气的家伙都先后相中了他。这个指导方针摆到后世都不算过时。
苏辂搓着手说道:“那挺好,我们可以见到狄将军了!”
苏辂老实不客气地叫小翠呈上笔墨,不要口述,只要手写!
光是口述的话,他抄录时写了错别字岂不是很丢人?
韩琦笑道:“介甫,难得碰上定亲这种大喜事,你也别拘他太紧。”
王安石对韩琦观感本就不怎么样,如今听韩琦开口劝说,直接就瞪了苏辂一眼。
之所以说这份《言事书》是王安石的变法纲要,是因为里头已经详细列出了王安石琢磨出来的变法内容。
张方平与苏涣在盐政之事上立下大功,估计要不了多久张方平就该更进一步了。
酒尽人散,苏辂在张家赖着没走,愣是跑去见了张菀柔一面才心满意足地溜达回家。
毕竟,苏张两家的饭菜还挺香,值得他们夸一夸。
他就不信了,这份《言事书》都这么完善了,难道苏辂还能再挑出刺来不成?
结果等啊等,只等到苏辂这句“接下来一定”。
王安石难道不想?
本来他这份《言事书》酝酿已久,去年就该呈上去给官家,可是去年他跟苏辂辩论来辩论去,又和司马光辩论来辩论去,争论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变法纲要还可以更完善一点,所以才拖到了今年才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