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这小子,愁人啊
第184章这小子,愁人啊“《声律启蒙》?”
范镇收到宋祁让人送来的手抄书,不由拿着翻看起来。
这本书的字迹娟秀漂亮,明显出自女子之手,只是不知是宋祁哪个红颜知己的手笔!
等看完整本《声乐启蒙》,范镇顿时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回味着整本书透出的独特韵味。
这书,了不得啊!
随着这书一起送来的,还有宋祁的邀约,说让他们一起到府上听听由伎人们唱出来的《声律启蒙》。
宋祁是最爱宴饮的,在成都府时就经常呼朋唤友来喝酒。
这次回开封他当了三司使,在这方面倒是收敛了不少,主要是怕言官们弹劾他。
其他人闻言开始夸奖起苏辂来,说他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出息往后肯定前途不可限量云云。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休沐日一到,范镇等人应邀而来,发现到场的都是熟面孔,便也没了拘束,依次坐下闲谈起来。
苏涣说道:“这小子从小就有主意得很,我都不晓得他哪来那么多闲钱。”
转眼数日过去,这天苏辂早早与张菀柔一起从金水书院出发回城。
张方平和苏涣本来是来凑凑热闹的,没想到这玩意居然是苏辂给捣鼓出来的,真是吃瓜吃到了自己的头上!
对方也回以一笑。
在场的人大多身居高位,自然没有请不着的道理,因此倒也没多惊讶,只欣然欣赏起云想的弹唱来。
要不怎么说司马光那些话完全是白讲?就算他有心管教,那也教不了啊!
还不如想开点,让那小子自己扑腾去吧。
他与妻子说起司马光的话来,夫妻俩顿时连成一气,站在统一战线上批判乐司马光一通。他们家儿子哪都好,他们的教育方法哪有问题?
苏母说道:“过几日就是呦呦的周岁了,得准备一下抓周的事,辂哥儿说他到时会回来,正好呦呦的大舅舅也回京了,到时也会过来,我们得好生准备一下。”
宋祁仗着自己有内幕消息,毫不客气地把苏辂给卖了,还给描述了一下苏辂的败家行径——
苏涣说道:“瞧你这话说得,我们还会害他不成?别人想考还考不了。”
对方先开了口:“在下吕惠卿,字吉甫,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对于女色,司马光一点兴趣都没有,更看不惯宋祁这铺张浪费、穷奢极欲的架势。
司马光想说点什么,又忍住了。
他自己十三岁的时候,可没儿子这般际遇!
大宋文官这选人水平,一度让苏辂怀疑在大宋当官首先要长得帅,毕竟就连他老师王安石把脸洗了也挺周正的!
苏涣看向张方平。
苏涣到底比他年长许多,他不好当众教苏涣怎么教育儿女。
不过在散场之后,司马光还是找苏涣聊了聊,让他管束管束苏辂,别让他整日在外面胡来。
比起推荐给苏辂的那些退役伎人,宋祁请的可都是开封千金难请的名伎,自己府中的歌姬也被安排出来弹唱,可以说是一场分量十足的私人演唱会。
苏涣不吭声了。
有了这本《声律启蒙》,即便胡拼乱凑,凑出来的诗词也不至于太差!
范镇不由问宋祁:“这书出自何人之手?”
宋祁也不隐瞒,说明这书的来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这不是一首单纯的词,而是一本启蒙书!
回到家,苏涣还有些气不顺。
据苏辂所说,这书是他从一位叫车万育的前辈手中得来的,他秘密找人排练此曲,为的是给他未婚妻庆贺生辰。
呦呦是苏不危与吕氏的女儿,过几日正好满周岁。这小子,愁人啊。
买船和雇人的成本就不说了,光是那满满一船书就得花不少钱吧?
不少人忍不住看向张方平和苏涣。
等名伎们轮番上次,司马光只目不斜视地吃着小菜。
想到苏辂这几个月的所作所为,苏涣又忍不住念叨起来:“这小子总算舍得回来了,他在外头都野得不行,整天到处玩儿。”
苏涣听着心里不太乐意,他儿子自己有钱,又没去偷蒙拐骗,怎么就不能花了?
虽说经商这事儿不太体面,时常被骂市侩俗气,讲究点的人家都不会伸手去碰。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谁家在外头没点产业啊?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没摆在明面上,都是指派可靠的人去经营罢了!
何况他儿子这也不叫挥霍,看看这《声律启蒙》,再看看那满满一船的书,这分明是在为开封的教化做贡献,哪一样跟吃喝玩乐搭边了?
面对司马光的谆谆劝导,苏涣敷衍地点了点头,在转弯处与司马光分别,径自回家去。
他前几年在苦难的西北一线待着,吃不好也穿不好,还在那儿折了两个孩子。如今他夫妻俩膝下空虚,前几日妻子还张罗着给他纳妾,被他严词拒绝了。
苏母说道:“辂哥儿说了,这叫采风,他要不多出去走走,哪来那么多文章可以写?还不是你们干的好事,他才十三岁,你们就想着让他去考什么制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