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逐渐露出锋芒的董卓 - 三国:天降猛男刘玄德 - 产史官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4章逐渐露出锋芒的董卓

第264章逐渐露出锋芒的董卓  进入大帐的二人,分宾主落座好后,一边用刀嘎着羊肉,一边喝酒。

单于在抿了一口酒后,抹了一下嘴看着魁头说道。

“大哥想必听说汉军动向了吧,四路郡守准备与咱们会猎于太原。

上次中山剿灭黑山的时候,都凑了七路郡守,这次才凑了四路。

由此可见,汉室确实分身乏术了。

大哥,兵贵神速,咱们一人破两路吧,破完汉军之后,并州任咱们驰骋。”

魁头嘴里边嚼着肉,边嘟囔道。

“什么并州任咱们驰骋?

并州一直都是你的,我魁头率大军前来,只是避避风头,不和你抢并州。

等族内稳定后,我就率大军回草原了。

至于四路大军,我去会会雁门郡和定襄郡。

上党郡、河内郡就交由你了。”

单于听到这,心中一阵冷笑,等鲜卑稳定?下辈子吧。

心里虽然这么想着,但是嘴上确实另一番说辞,“不知道大哥打算在太原驻扎多久,等临走之时,我一定备上一份厚礼送予大哥。”

魁头想了一下族内那个情况,稍微估算了一下骞曼的成长时间后,随口道。

“看汉室这边情况吧,汉室给羌胡打下来,我就走了。”

单于估算了一下汉室打下羌胡的时间后,单于点了点头。

很好,又多了一个捅死鲜卑的理由

这货果然还是看上太原了。

且不说匈奴、鲜卑如何布置,单说刘备那里。

刘备和河东太守王邑在长子(治所)呆了四五天后,就收到雁门郡那边的消息了。

双方商量了一个大概时间,就直接起兵了。

由于一众太守名义上的老大,张懿将军,还在太原困着呢,所以王邑、刘备、王允三人也就是各领各的。

等起兵的时候,刘备才发现有个小问题。

己方骑兵太少了。

雁门郡那里作为边郡,骑兵数量肯定不会太少,但自己这一边,这骑兵就少的可怜了。

一共四千骑兵,两千五都是自己的。

河内太守五百

世家给王允凑了一千.

刘备骑坐在马上,扭过头看向身边的王邑,指了指后边的骑兵,苦笑道。

“文都,伱就带了五百骑兵过来了?”

王邑听到这话,白了刘备一眼,缓缓说道。

“我刚来河内任职,这五百轻骑,还是我老师留给我的,哪有时间准备骑兵。

而且,你真当各地都像上党一样,能随意弄骑兵啊,在河东那个地方弄上千骑兵,是要问陛下意见的。

玄德,你麾下骑兵数量也不易过多,三千差不多就是极限了,到时候骑兵太多,陛下那里容易产生想法。

边郡太守麾下大概也就七千,有的甚至就五千”

王邑用手指头指了指天上,小声说道。

“现在咱们大汉,要说骑兵数量最多的,还得是破虏将军董仲颖,当年他当并州刺史的时候,卷了一波骑兵走了。

后来回西凉的时候,偷摸又在当地招募了一波骑兵。

现在他麾下骑兵数量可能都近万了。

当然,这都是小道消息,咱和董仲颖关系又没好到那个程度,谁知道具体情况呢。”

王邑一边摆手,一边和刘备说着小道消息,就差把【消息是真的】几个大字,写脸上了。

这时候王允也骑马走到了二人身边,听完王邑说的这个小道消息,叹了口气后,接上了话茬。

“玄德,文都说的这个消息,没准还是真的。”

刘备听到王允说话了,把头扭了过去,指了指天上后,小声问道。

“王公,是朝廷传出来的?”

王允摇了摇头,看着刘备、王邑二人颇有八卦精神后,清了清嗓子,低声道。

“具体消息不便多说。

不过陛下确实有意削减董卓麾下士卒数量,但是董卓一没犯错,二又送钱的,让陛下找不到削减的借口。

现在董卓在并州、凉州、蜀地的威望颇高,过几年等董卓坐大了,想削就不好削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