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动过手脚的遗旨
前御史中丞李孝本是唐朝宗室,李孝本被杀后,有两个女儿被刺配在右军,这两个女孩都是豆蔻年华,花容月貌,文宗听闻她们长得漂亮,就下召让她们进宫。拾遗魏谟上书谏阻,文宗为了嘉奖他正直敢谏,加封魏谟为补阙,不久又升为起居舍人,负责撰写《起居注》,记录皇帝的言行。一次,文宗派人来取《起居注》去看,魏谟拒绝了,说:“《起居注》一书不过是教人君向善的,陛下只要力行善政,何必看它呢?如果陛下看的话,史官难免有所避讳,那样记录的历史就不真实了。”文宗这才不看。
又有一次,文宗在便殿召见群臣,举起龙袍的袖子对大臣们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遍了。”群臣都称赞文宗俭朴,只有中书舍人柳公权上谏道:“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当任用贤人,罢免奸佞之徒,赏罚分明,才能国泰民安。只是穿洗过的衣服,还不过是细枝末节。”文宗笑道:“爱卿倒是个忠直之臣,不如改任谏议大夫。”柳公权于是得到了提升。
但是,朝中内讧还没有平息,结党之风又兴盛起来。李固言当宰相不久,出任为西川节度使,改任工部侍郎陈夷行为同平章事。
到了开成三年的正月,李石上朝议事,忽然听到前面有弓箭声,李石连忙躲闪,左右四散逃走,马吃惊后往家里跑,又有一个人在门口袭击李石,亏得李石伏住马上,马的尾巴被砍断,李石受了轻伤。
文宗知道后,命令神策军派兵护卫李石,并且传旨搜捕暴徒,竟然一无所获。李石想来想去,一定是宦官派人干的,如果自己再继续当这个宰相,恐怕性命难保,不如趁早辞官,免得被害。于是,李石上表称病,请求辞去宰相职位。文宗知道李石忠诚,确实不便强留,只好仍然让他挂着宰相的官衔,出任荆南节度使,另外选拔户部尚书杨嗣复和户部侍郎李珏为同平章事。
杨嗣复和李珏二人与郑覃、陈夷行不和,多次发生口角,文宗曾经当面调解,四位宰相虽然嘴里答应,但彼此的成见总难消除。杨嗣复和李珏极力排挤郑覃,更要重召李宗闵当宰相,郑覃、陈夷行一致反对,还是文宗代做调解人,任命李宗闵为杭州刺史,总算暂时解决了一场争端。第二年,郑覃和陈夷行终于被杨嗣复、李珏所排挤,辞官退位。
不久,大唐又痛失一位四朝元老,他就是司徒中书令晋公裴度。
太和末年,裴度改任东都留守,目睹时事艰难,加上自己已经年老体衰,不愿再过问国事。甘露之变后,裴度更是饮酒作诗,自娱自乐。
开成二年,裴度又奉旨出任河东节度使,不得已启程赴任。易定节度使张璠病死,他的儿子张元益想要自封为留后,经过裴度派使者讲清祸福的道理,这才归顺朝廷。
裴度到任一年,因为老病,请求回到东都,第二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文宗震惊之余非常沉痛,辍朝哀悼,追赠他为太傅,赐谥号文忠,当时人们都把裴度比作郭子仪,评价极高。裴度身后没留下遗表,文宗派人去问,找到半篇遗稿,上面提到储君没定,深感忧虑,并没有提到私事。去使带着半篇遗表献给文宗,文宗更加叹惜。
唐朝自宪宗以来,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都没有册立皇后。文宗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李永,是后宫王德妃所生,次子名叫李宗俭,十岁就病死了。李永被封为鲁王,大臣大多请求立他为太子,文宗却想要立敬宗的儿子李普为太子,一直拖着没决定。
到了太和二年,李普竟然夭折了,文宗很是悲伤,追赠李普为悼怀太子,又将立太子一事耽搁了好几年。一直到太和六年,才立李永为皇太子。太子李永的母亲王德妃相貌平平,并不招文宗喜爱。后宫有个杨贤妃,生得花容玉貌,伶牙俐齿,文宗爱如掌上明珠,对她言听计从。后来,王德妃被人诬陷致死。李永又是个不成器的家伙,整天吃喝玩乐,亲近小人。那杨贤妃每天在文宗面前进谗言,总是说李永的不是。文宗听多了,心里不禁怒火中烧。
开成三年九月,文宗召见群臣时说:“太子行为不检点,不能继承大位,应该废掉。”群臣都叩头劝谏道:“太子还小,最近虽然有些过失,将来自会改正。况且太子关系国家根本,不能轻易废立,还望陛下三思!”给事中韦温说道:“陛下只有这一个儿子,没有很好地教导他,以致他会出现今天的情况,这难道全是太子一个人的过失吗?”文宗这才不高兴地退朝了。
文宗召太子回少阳院,让侍读窦宗直、周敬复二人,为太子讲授经典,让他深明大义。可太子却始终不能痛改前非,那杨贤妃又暗中让坊工刘楚才等人以及宫中女优一起来诋毁太子。文宗只要听到不好听的,就召太子当面责备。过了一个多月,一天夜里,太子在少阳宫中暴毙,五官流血,四肢发青,文宗亲自察看,见他死得凄惨,也不禁悲从中来,暗想暴毙的原因,好像是中毒,但又找不到证据,只好安葬了事,谥号庄恪。
又过了一年,群臣再次请求册立储君。杨贤妃又趁机进言,请求立穆宗的儿子安王李溶为皇太弟。文宗和宰相商议,李珏提出立弟不如立侄。于是,敬宗的小儿子陈王李成美被立为皇太子。
一天,文宗到会宁殿看戏,看见有个小孩子顺着一根长竿往上爬,一个中年男子在下面保护,样子很担心。文宗奇怪地问左右,这个中年男人是什么人,左右回答说是小孩的父亲。
文宗忽然黯然流泪道:“朕贵为天子,却不能保全一个儿子,岂不可叹?”说完起驾回宫,立即召来刘楚材等人和女优张十十等人,当面叱责道:“陷害太子的,就是你们这帮家伙,现在太子已死,要你们偿命!”然后,文宗命令左右把他们押赴京兆尹,当天处死。
从此,文宗忧郁成病,卧床很多天后,勉强起来到赐政殿,召值班的学士周墀进来问道:“朕可以跟前代哪位君主相比?”周墀回答道:“陛下是当代的贤君,可比古时候的尧舜。”文宗道:“朕怎么敢和尧舜相比?想是和周赧王、汉献帝相比,不知道怎么样?”
周墀吃惊地说:“周赧王、汉献帝都是亡国之君,怎么比得上陛下你呢?”文宗道:“周赧王和汉献帝,只不过是受制于强大的藩国,今天朕却被家奴所控制,恐怕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呢。”周墀跪在地上流泪。从那以后,文宗连饭也渐渐吃不下了,身体越来越差,到了开成五年元日,竟然卧床不起。第二天晚上,文宗召见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又让杨嗣复、李珏进宫,嘱咐他们辅佐太子监国。
宦官中尉仇士良、鱼弘志听到消息,闯进寝宫,对文宗说道:“太子年幼,而且患病,应当另应太子。”李珏道:“储位已定,怎么能随意改变?”仇士良和鱼弘志愤愤而出。
没想到到了夜间,仇士良和鱼弘志竟然颁发伪诏书,立穆宗第五个儿子颍王为皇太弟,执掌军国大事。并说:“太子李成美年纪太小,不能继承皇位,仍然封为陈王。”
第二天早晨,文武百官齐集思政殿,颍王已经上殿接见百官。杨嗣复、李珏等人知道是宦官伪造圣旨,但是不敢揭露,假意周旋了一番,随即退朝。又过了两天,文宗驾崩,年仅三十二岁,共计在位十四年,改元两次。颍王李炎继位,称为武宗皇帝,任命杨嗣复代理宰相。
仇士良劝武宗除去杨贤妃、安王李溶、陈王李成美三人,武宗乐得答应,一道诏书,赐三人自尽。仇士良等人还在埋怨文宗,唆使武宗把以前得宠的内臣,几乎斩尽杀绝。其他人都不敢多说话,只有谏议大夫裴夷直上疏劝谏阻止,没想到奏折呈上后像石沉大海一样,音讯全无。
武宗追尊生母韦氏为皇太后,迁萧太后到积庆殿,称积庆太后。过了几个月,武宗罢免杨嗣复宰相一职,提升刑部尚书崔珙为同平章事。又过了几个月,武宗又罢免李珏,召入李德裕,封为同平章事,并把文宗葬于章陵。
魏博节度使何进滔病死后,他的儿子何重顺自称为留后,上表请求圣旨加封。武宗考虑到自己刚刚继位,不想立即声讨,就让他就任魏博节度使一职,并赐名为何弘敬。
第二年,武宗改年号为会昌,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密谋举兵,攻杀仇士良,事情泄露被捕,武宗下诏赐死,并封杨嗣复为湖南观察使,李珏为桂管观察使。仇士良想害死杨、李二人,上奏道:“杨、李二人当初不愿陛下登基,现在既然外调,恐怕图谋不轨,应当尽早除去才是。”武宗性情颇为残忍,听了仇士良的话,立即派宦官去杀杨、李二使。
听到这个消息,户部尚书杜悰急急忙忙骑着马,去见李德裕,进门后来不及寒暄,便大声说道:“天子刚刚继位,就想要杀两位过去的宰相,这件事不能不管。”
当时,太常卿崔郸和御史大夫陈夷行都当上了宰相,于是,李德裕邀请崔珙、崔郸、陈夷行,四位宰相联合上奏,连哭泣带叩头,极力上谏劝阻,武宗这才给了个面子,勉强同意不杀,把杨嗣复贬为潮州刺史,把李珏贬为昭州刺史。
此时,回鹘可汗的兄弟嗢没斯以及宰相赤心、那颉啜,分别率兵来到天德城外,求买粮食,而且请求归附。天德军使田牟想出兵迎击,借以邀功,于是,田牟写了封假奏折到朝廷,说:“回鹘叛将嗢没斯等人侵犯边塞,臣愿出兵驱逐,安定边境。”武宗看到奏折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回鹘怎么会突然提出归附呢?原来,自从德宗送咸安公主和番后,回鹘主天亲可汗不久就病死了,天亲可汗的儿子多逻斯继位,大唐封他为忠贞可汗,才不到一年,忠贞可汗被弟弟所杀。不久,国人又杀了忠贞可汗的弟弟,改立忠贞的儿子阿啜,阿啜被封为奉诚可汗。奉诚可汗在位五年就病死了,他无子可传,国人便拥立宰相骨咄禄为可汗。骨咄禄也得到了大唐的册封,称为怀信可汗,在位十年后去世。怀信可汗的儿子也得到了受封,称为腾里可汗。
宪宗初年,腾里可汗多次派使者入朝,使者和摩尼(回鹘僧人)一同前来。回鹘使者回去后,摩尼留在了中国。以前,唐朝廷多次援助回鹘,回鹘人也有很多进入内地,他们曾经请求在京城内外建摩尼寺,后来,河南太原各地建了很多摩尼寺。这些僧人彼此往来,不免狼狈为奸,后来被遣送回回鹘。唐穆宗曾派宪宗的女儿太和长公主,下嫁回鹘。文宗末年,回鹘部将勾录莫贺勾结邻部黠戛斯,合兵十万,攻打回鹘,回鹘可汗被叛军杀害。可汗的兄弟嗢没斯和国相赤心、那颉啜等人无家可归,这才来投奔大唐。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大臣们大多同意田牟的意见,只有李德裕意见不同,他说道:“回鹘穷途末路,应派臣安抚,赐给粮食,其必然感恩图报,愿意为我所用。从前,汉宣帝收服呼韩邪,就是用的这种办法,愿陛下不要犹豫!”武宗道:“不知太和长公主生死如何?”李德裕道:“正好让使臣顺便问明公主下落。”于是,武宗派使臣到天德城,告诫田牟不要轻举妄动,并且让田牟顺便探听公主下落。
朝廷的使臣刚走,太和长公主就派人来朝,报称回鹘已经立乌介特勒为可汗,请求朝廷册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回鹘被破后,公主也被黠戛斯俘虏,黠戛斯首领是汉将李陵的后裔,自称和李唐是一家,因此派使臣达干送公主归唐,趁机求和。当时,回鹘的残余部落立乌介为可汗,乌介在半路上截击达干,达干战死,乌介又劫持公主南下,进逼天德城。振武军节度使刘淝,出兵驻扎在云伽关,严阵以待,乌介见讨不到便宜,就胁迫公主上表请求册封。
不久,乌介又派使者求借振武一城,说是给公主和可汗居住。来使叫作颉干伽斯,武宗召他觐见,问他为什么推立乌介为可汗。颉干伽斯道:“乌介可汗是昭礼可汗的亲弟弟,深受部众爱戴。”武宗道:“城不方便借,朕可以借给粮米,让你们的乌介可汗收复国土去吧。”然后,武宗派右金吾大将军王会,拔二万斛军粮,赐给乌介部队。
哪知乌介表面接受唐朝廷的命令,等王会南归之后,仍然在边境驻扎,不肯退兵,并且纵兵四处侵扰,赤心、那颉啜等人也阴谋进犯边境,还是嗢没斯把他们的阴谋告诉了田牟,田牟这才诱引赤心来到帐下,设伏把他击毙。那颉啜纠集赤心的残余人马,向东跑到大同,联结室韦、黑沙等番兵,向南窥视幽州。
这时,卢龙节度使史元忠已经被牙将陈行泰所杀,陈行泰又被张绛所杀,雄武军使张仲武,起兵赶走了张绛,平定了幽州。武宗下旨,让张仲武做卢龙留后。
张仲武听说那颉啜入境,出兵痛击,杀得那颉啜只身逃跑,投奔乌介,乌介把他杀死后,进犯云朔,在横水一带抢掠了大量财物,十万人马驻扎在大同,对抗大唐,不但索要粮食牛羊,而且向朝廷索要嗢没斯。
武宗已经加封嗢没斯为金吾大将军,赐爵怀化郡王。得到乌介前来骚扰的消息后,又把嗢没斯所带领的军队封为归义军,拜嗢没斯为归义军使,赐姓为李,赐名思忠,命他责令乌介撤军,不得提出无理要求。乌介不肯奉诏,于是武宗调刘淝为河东节度使,兼招抚回鹘使,张仲武为东面招抚回鹘使,李思忠为回鹘西南面招讨使,三路大军在太原会师,共同讨伐乌介。
刘沔很有武略,出兵雁门关,和乌介相持。起初,刘沔和乌介交战没有得利,于是,刘沔按兵不动,故意示弱,只派李思忠、张仲武两军骚扰乌介的两翼。乌介见刘沔不敢出兵,以为他胆小无能,因此不以为意,移兵进攻振武军。
刘沔派麟州刺史石雄和都知兵马使王逢,带领沙陀部落的人马袭击乌介的大帐,刘沔亲率大军接应。石雄到了振武,登城看回鹘的营帐,见有几十辆毡车,侍从大多穿红戴绿,样子很像汉人,就派侦察兵打探,回报是太和长公主的大帐。石雄派人去告知公主:“大唐即将出兵攻打可汗,请公主和侍从自保,不必惊慌,静候恭迎。”公主答应下来。
石雄在城下挖了十多条地道,半夜带兵杀出,直攻乌介可汗的营帐。乌介毫无防备,突然听说官军杀到,吓得手足无措,连忙从帐后逃出,辎重全部都丢弃了。石雄追到杀虎山,大破乌介部众,乌介身受重伤,带着几百名亲兵向北逃跑。石雄一举歼敌一万多人,又收降番兵两万多人,然后回兵迎接太和长公主,将她送回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