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赫赫战功的高骈
岭南西道节度使康承训毫无谋略,到了邕州,正碰上贼兵大举进攻,他无计可施,只会不断上奏请朝廷增兵。懿宗下旨许、滑、青、汴、兖、郓、宣、润八道兵马前去救援。各路兵马陆续到齐后,他又自恃兵多,毫不防备,远郊也不设哨探,好像没事一样。
蛮兵进攻邕州,康承训才接到警报,派出六道兵马,约有一万人,前去迎战。六道士兵都是刚到此地,道路不熟,就用土著当向导。土著却和蛮人私通,竟然把官军引到绝地。一声暗号之后,蛮兵从四面杀到,把官军截成数段,官军无处可逃,一万人死了八千,只有天平军二千人还在后面,转身逃回。康承训听到消息,吓得手足无措。
节度副使李行素带人修整战壕,刚刚完工,蛮兵就来了,把邕城团团围住。众将请求趁夜前去偷袭蛮兵的军营,康承训不批准,有个天平军的小校再三力争这才被允许。
小校立即召集勇士三百人,趁夜出城,悄悄摸到蛮寨,连呐喊带纵火,一阵乱砍,杀敌五百余人。蛮兵大惊解围离去。康承训这才命大军追击,可惜已经晚了,只杀死了二三百蛮兵。康承训却上奏告捷,说是大破蛮贼,朝廷信以为真,互相庆贺,加封康承训为检校右仆射。此外,报功受赏的全都是康承训的亲朋好友,那个夜袭敌营的小校却一级也没有升迁。从此,军心涣散,怨声载道。
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知道康承训的所作所为,上书宰相。康承训也很担心事情败露,多次上表称病,朝廷降康承训为右武卫大将军,调容管经略使张茵前去镇守岭南。张茵胆小如鼠,不敢进军,于是同平章事夏侯孜特地推荐骁卫将军高骈出任安南都护,兼任经略招讨使。
高骈是高崇文的孙子,深得家传,文武全才,在神策军中威望很高。高骈少年时,看见两只大雕并排高飞,抽箭祈祷说:“我要是有富贵的命,就让我射中一只。”然后一箭射去,两只大雕居然一起落下,高骈很欣慰。后来,高骈官至右神策军都虞侯,时人称他为“落雕侍御”。
此次,高骈受命南下,先到海门整顿操练兵马一年多,监军李维周和高骈关系不好,多次催促高骈出兵,高骈于是率领五千人打头阵,约定李维周发兵接应。李维周当面答应,等高骈启程后,却按兵不动。高骈进兵到南定峰州,正碰上蛮兵割稻子,便立即掩杀过去。蛮兵猝不及防,顿时四散奔逃,收获的稻子都被官军捆了回来,当作粮饷。
捷报送到海门,李维周隐藏不报,好几个月也不向朝廷传达消息。懿宗不免怀疑,传旨诘问李维周。李维周反而上奏说高骈驻军峰州按兵不动。当时朝中已经换了几任宰相,懿宗询问大臣,大臣们信以为真,奏请另换统帅。
于是,懿宗派左武卫将军王晏权,代替高骈镇守安南,并召高骈回京,准备予以重罚。
高骈这时候还没得到消息,他乘胜进攻交趾,杀死了很多敌兵,将交趾城团团围住。安南蛮兵统帅杨思缙已经回国,换了一个段酋迁据守交趾。段酋迁出城冲杀多次,都被高骈的队伍打败,眼看交趾城就可以攻下了。
高骈派偏校王惠赞、曾衮二人,驾着快船,进京报告战况。海上航行时,王惠赞、曾衮远远地看见前面有很多艘大船,悬着旌旗而来,两人都很惊异。正巧海中还有别的游船,他们就去询问这些大船的来历。游船中有人告诉他们,说是新经略使和监军的船。
王惠赞、曾衮两人更加又惊又疑,彼此商议,说道:“高经略连战连胜,朝廷为什么要换用别人呢?莫非是监军李维周忌妒,有功不报,我们要是被他们看见,肯定会夺去我们的表文,将我们扣住,不如暂时先找个地方躲避,等他们过去了,我们再走。”
于是,王惠赞、曾衮将船摇进海岛之间,等大船过去后,才日夜兼程赶赴京师。懿宗接报后大喜,立即加封高骈为检校工部尚书,仍然镇守安南。
这时,高骈已经收到了王晏权的牒文,料想是监军舞弊,于是把军事交给副将韦仲宰,只率领麾下一百多人回京。到海门时,高骈接到加封的圣旨,于是返回去继续进攻交趾城。
王晏权一向懦弱,李维周贪婪奸诈,二人虽然来到了军前,众将全都不愿意为他们所用,他们二人也觉得扫兴,等到高骈又返回军中,圣旨也随即颁下,召他们二人回京,两人只好奉旨回去。
高骈回到前线,又指挥官兵攻城,他亲自冒着弓箭石块,身先士卒,一举攻下交趾,共歼敌三万多人,再乘胜进攻,连破蛮敌,杀死酋长。蛮人从此不敢反抗,纷纷归降,一共收降一万七千多人。
捷报传到朝廷,懿宗接受宰相的建议,在安南设置静海军,以高骈为节度使,然后大赦天下,命令安南、邕州以及西川各军各自保护疆域,不必再进攻南诏,并且命令西川节度使刘潼,招抚南诏王酋龙,如果能和大唐重归于好,一切就不再追究,再加封岭南东道节度使韦宙为同平章事,其余众将也全部论功行赏。
这时候,吐蕃将领拓跋怀光杀掉了论恐热,并将他的首级送到京师。唐朝廷因为南诏败退,吐蕃衰落,西南边境都已平安无事,庆贺了好几天,仿佛从此国泰民安了。
懿宗一向喜好吃喝玩乐,并沉迷音乐,供养的乐工达到五百人之多,每月大宴有十几次,各种佳肴全都齐备。有几次懿宗出行,随从多达十几万人,耗费不计其数。乐工李可及善于演奏新鲜乐曲,竟然被提拔为左威卫将军。左拾遗刘蜕一再进谏,反而被贬为华阴令。同平章事曹确上奏说李可及不能当将军,懿宗也不听。
到咸通九年,桂州守军叛乱,杀死了都将王仲甫,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帅,一路北上,烧杀抢掠。州县接连上奏报警,奏折如同雪片一般。皇帝和大臣们这才手忙脚乱起来,商议了几次,终于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派宦官高品、张敬思去赦免叛军的罪过,命令他们停止侵扰,立即回归徐州。
原来,之前南诏叛乱,徐州奉旨招募士兵,共计有八百人前往支援,其中有都虞侯许佶以及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等人,他们本来是徐州的盗贼,后来参军入伍。这些人出兵桂州时,与官府约定三年轮岗,可到了第六年,官府还不放他们回来,守军们都有怨言。于是,许佶等人煽动众人叛乱,杀死了都将,由庞勋带领北归。
叛军得到使臣的抚慰后,暂时停止了抢掠。许佶等人又商议道:“我们的罪比银刀军还严重,朝廷传旨赦免,无非是想暂时笼络,等我们到了徐州,必定是死路一条。”于是,大家都拿出自己的财产,购造旗帜、战甲,经过浙西来到淮南。
淮南节度使令狐绹派人慰劳,并送去粮草。都押牙将李湘上谏令狐绹,说:“徐州叛军擅自回归,势必作乱,虽然朝廷还没有下旨对他们进行征讨,但作为藩镇大臣,也应该随机应变才对。高邮一带河岸陡峻,河水又狭又深,只要我们把草船点燃,堵住他们前面,再派劲兵,截住他们的后路,然后就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如果让他们出了淮南,必成心腹大患。”令狐绹一向胆小怕事,又因为没有圣旨不便行事,就放他们过了淮南。
庞勋等人过了淮南,刚好碰到徐泗观察使崔彦曾,奉旨前来安抚,来使传达皇上的旨意,让他不用担心。庞勋花言巧语地为自己辩解,态度表现得非常恭敬。
等来到徐城,庞勋和许佶等人又对大家说:“我等擅自回来,无非是想见妻儿老小,现在我们听说上头有密旨,说等我们到了以后,立即将我们一网打尽。与其自投罗网,不如一齐反了,怎么样?”大家信以为真,都齐声说好。
庞勋又提出条件,让崔彦曾给自己设立独立大营,并打击原来徐州军中的异己势力。崔彦曾召集众将商议,众将全都义愤填膺,要求铲除庞勋这帮败类。崔彦曾于是调集四千三百人马,任命都虞侯元密为将领,带领三千人讨伐庞勋,然后派人通告宿、泗二州,历数庞勋的罪恶,约他们共同出兵打击。
元密率大军来到任山后,逗留不前进,只是派侦察兵穿着老百姓的衣服,背着柴火,前去侦察贼人的行踪,打算等贼兵到了以后,再设下埋伏进行打击。没想到侦察兵被贼人捉住了,经过严刑拷打泄露了官军的真实情况,于是,贼兵偷偷地带兵进逼符离。宿州城内的五百守军到潍水来防御,望风而逃,贼兵于是开始进攻宿州。
观察副使焦潞刚刚摄行州事,城里无兵可守,只好弃城逃命。庞勋于是带着部下进城,自称兵马使留后,发放钱财和粮食,名为赈济穷苦人民,实际上是在选募士兵,只要是谁不愿意,就立即杀死,一天之内,就招了几千人,庞勋让这些人上城防守。
元密听说庞勋攻陷了宿州城,也开始带兵进攻,大军驻扎在城外。贼兵用火箭射城外的茅屋,大火漫延到官军的营帐。官军们正在扑救时,没提防贼兵们突然出城袭击,慌忙迎战,死伤了三百人。
贼兵们又回到了城里,大肆抢掠城里的船只,把物资和粮食装上船,然后顺流而下,打算到江湖里去做盗贼。天亮时,贼兵已经走得干干净净。官军们发现急忙去追赶,追了大约二三十里,才看见贼兵在岸边整舟待发,岸上也有一些贼兵,三三两两在林间穿行。
元密连忙带兵进攻,快靠近贼船时,突然啸声一响,冲出很多贼兵前来拦截。官军奋力拼杀,哪知道岸上的贼兵却从林子里绕到官军的后面,从背后杀过来,官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官军且战且退,仓促中不认识路,竟然陷进沼泽中。贼兵追上来用箭四面齐射,元密和手下大概死了一千人,还有几百残兵,也全部投降,没有一个人能逃回徐州。庞勋从降兵中得知彭城空虚,于是立即率兵北渡潍水,翻山进攻。
崔彦曾还没有得到元密兵败的消息,直到贼兵入境,才有人来报告,崔彦曾急忙招募城里的壮丁登城守御。但是城里的百姓胆小怕事,根本就没有什么斗志。有人劝崔彦曾快点投奔兖州,崔彦曾大怒道:“我是元帅,和城池共存亡是我的本职,怎么能逃走呢?”说完拔出佩刀,将劝他的人杀死。
过了两天,贼兵来到城下,有六七千人,气焰嚣张。城外的居民,庞勋好言抚慰,并不侵扰百姓,百姓都争着归附他,甚至帮他们一起攻城,他们有的放火烧门,有的搭梯攀墙,守军也无心抵抗,一哄而散,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
崔彦曾高坐堂上,贼兵们将他拉下来,关进馆中。尹勘、杜璋、徐行俭三人无处可逃,都被贼兵抓住,开膛剖腹,非常残忍地将他们三人及家人全部杀害。
庞勋高坐公堂,召来判官温庭皓,命令他起草表章,向朝廷请求加封他为节度使。温庭皓道:“这件事太大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写好的,请允许我回家去慢慢写,这样才能不被朝廷驳回。”庞勋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庞勋派人来取稿,温庭皓跟着去见庞勋,从容回答道:“昨天没有当面拒绝你,只不过是想见一见妻子,当面告别,现在我已经和妻子告别了,现在特地前来受死。”宠勋注视他很久,狞笑着说:“书生真的不怕死吗?我庞勋能取徐州,还怕没有人能起草表章,你不肯做没关系,现在我暂且寄下你这颗头,改天再和你算账。”
温庭皓退下后,庞勋又找来文官周重,命令他起草,周重唯命是从,按照宠勋的要求写完,宠勋看后大喜,立即派牙将张琯带着奏折进京,又封许佶为都虞侯,封赵可立为都游奕使,其他党羽各有封赏。庞勋接下来连日招兵,分别把守要害。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泗州刺史杜慆是杜悰的弟弟,他听说庞勋已经占据了徐州,急忙修缮城池,整顿守备。
庞勋的亲信李圆带领两千人进攻泗州,他先派一百名精兵进城招降杜慆。杜慆假意答应,开城迎进贼兵,一百人刚进城,就命令关住城门,杀得一个不留。
第二天,李圆开始进攻,城上早已有了防备,弓箭和石块像雨点一般落下,杀死贼兵好几百人。李圆退兵到城西,请求庞勋增兵救援。庞勋又派一万大军去援助李圆。
广陵人辛谠生性侠义,隐居山林不愿做官,他和杜慆交情深厚,现在见泗州被围,就进城去见杜慆,劝杜慆带领全家逃走。
杜慆回答道:“平安时坐享国家俸禄,危难时却弃城池而逃,这种负君负国的事,我不敢做,我誓死和将士们坚守,与此城共存亡。”辛谠深受感动,慨然道:“您能如此忠勇,我也愿意跟你同生共死,等我回家诀别,去去就来。”于是,辛谠回到广陵家里,和家属诀别,再返回泗州。
途中遇到避乱的泗州百姓,扶老携幼,一路逃来,其中有几个认识辛谠的,告诉他叛军已经把泗州城团团围住了,劝他不要去送死。辛谠微笑不答,等来到城下,果然见贼兵正在围攻,只有西门的水路留着个缺口。他只身一人划着小舟,从西门侥幸进了城。
杜慆和他相见后很高兴,立即任命他为团练判官。都押衙李雅富有勇略,协助杜慆严防死守,并且侦察到敌兵松懈,于是出奇兵痛击叛贼。贼兵败退,回到徐州城,大家这才稍稍放心。
不久,朝廷降旨讨伐叛贼,封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兼徐州行营都招讨使,封神武大将军王宴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封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调集各道兵马来讨伐庞勋。康承训又上奏请求调发沙陀的三部落,并派朱邪赤心率兵随行,懿宗同意了他的请示。
因为泗州告急,朝廷特派淮南监军郭厚本带兵前去救援。郭厚本赶到洪泽湖,听说庞勋的部下吴迥又带领数万人再次围攻泗州,吓得心惊胆战,不敢再前进。
杜慆日夜盼望救兵,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辛谠半夜里乘小船,偷偷地摸出西门,来到洪泽湖求见郭厚本,敦促他进兵。郭厚本假意和他约定,等辛谠返回泗州城后,仍然按兵不动。
这时,贼兵攻城越来越急,并将西门围住,搬草填濠沟,准备用火攻计。城中情况紧急万分,辛谠再次请求出城搬救兵。杜慆说道:“上次去都没求来,这次去有什么用?”辛谠愤然道:“这次去如果求来救兵,我就跟着一起来,否则就是死别。”然后,辛谠又划上小船,扛着木门,抵挡弓箭和石块,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见到了郭厚本。
辛谠说到城里危在旦夕,泪如雨下,郭厚本颇为感动,打算发兵去救援。这时淮南都将袁公弁说道:“贼兵势大,我们自己都自顾不暇,怎么还能救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