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道士讲故事
第36章.道士讲故事
一清道士讲了一阵儿的故事,他就让诸葛亮去仔细的嗯蚂蚁做动。过了一会儿,他就问诸葛亮,这些蚂蚁跑来跑去干什么的呢?
诸葛亮还顺着刚才的思路讲,这群蚂蚁在行军去打仗。一清道士讲:“错了。蚂蚁们是在搬它们的蛋。”
“啊,它们为什么要搬家?”
“因为天快要下雨了。它们就要把家搬到比较高的地方去。
“真的吗?“
“你望天吧,天上乌云密布了,天气又这么闷热,肯定要下大雨了。”
接着一清道士告诉诸葛亮一条谚语;蚂蚁搬家,大雨哗哗。
师父的话刚落`地,天上就有雨点掉下来了。紧接着,地上刮起了大风,大风裹着雨水从着山口那里向他们这儿刮来。他们还没有跑到庙里,大雨就像倾盆似的向大地倒下来。
“你要想问题,不要怕脑子爆炸。人想问多了,只不过是脑子有点痛,爆炸不了的。人脑生来是用来想东西的,越用脑子才越聪明。这就像刀枪的那样,长期不用刀枪他就生锈。你的脑子长期不用你就笨。你再想!”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接着他还给诸葛亮讲例子故事。
诸葛亮你想成为一个大将军的话,必需要懂得看天气才行。师父教你学看天气,主要是为你将来着想的。
“还有一层意思的。你再想一想。”
一清道士就讲了大道理。他讲,大凡出将入相者,必须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仅仅知晓就行吗?不行!要能够先知先觉,要能够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情,能预见天气的变化,就等于够呼风唤雨,利用天气来排兵布阵,才打赢敌人的。
“我爹想通过那个故事告诉我,读书读得好的,也能当大官的。”
一清道士给诸葛亮讲故事的时候,诸葛亮还很小,但是,师父的话却让他刻骨铭心的记在心里。后来诸葛亮长大了,他时常把他的话那来重温,觉得师傅讲得太有真理的了。因此。他就经常把与他主张不符合的人,慢慢的除掉,不让他们存在来危及他的职位。有关这些事,后文再细写出来。
他就是在娱乐中来启蒙小孩子的。请再看下一个片段吧。
小诸葛亮就是在学学玩玩的当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看天气,这才使得他在后来,才有本领上演“草船借箭”,才有本事为周瑜“借东风”的……
“不单是陌生人。你看孙膑不是被好朋友庞涓所害的吗?你知道孙膑是怎样才被庞涓所害的吗?”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一清道士马上说:“你不能回去,你一回去,你爹就要打你得半死不可。你不懂的,就好好听我讲。”
“你真是太笨了。亏得你是我的干儿子,又是县长的少爷,要不然,我是不会收下这样笨的人来当我的学生的。”
“回答只答对了一半,另一半你没有答出来。再想。”
诸葛亮说:“是苏秦和张仪的故事。”
他一清道士说:“还有吗?”
“那你懂得你爹为什么要讲那条故事给你听呢?”
“人想问题的时候,要专门向人们想不到之处去想,那才能想出新颖来,想出玄机来,才能克敌制胜,才能保全自己。”
一清道士对幼儿学生的启蒙教育是与众不同的。
师父先问诸葛亮想不想当宰相?
诸葛亮当然讲想当的喽。
诸葛亮点了点头,那意思是讲,你讲吧。
“因为孙膑轻信庞涓,自动跑来找庞涓,才被砍去双腿。”诸葛亮摇头说:“唔……好像没有了。”
“哦,还有庞涓和孙膑的故事。”
一清道士又问诸葛亮听了那个故事又有什么体会?”
“还有别的意思吗?”
一清道士让诸葛亮再想一会儿,见到诸葛亮的确想不出来了,他才讲:“你爹讲给你听的孙膑故事,其中还有一层最重要的意思是,人生在世,要时时处处要防备别人要害自己。”
当时。小有聪明的诸葛亮心里想,师父你讲这样的话,是心口不一的了。你虽口说不收我做你的学生,其实你心里还是为了收到我这样的学生而高兴万分的呢。因为我爹是有银子的人,他为我交给你的拜师费是比别的学生的多十几倍。你讲不收我这样的学生,难道银子咬你的手吗?
诸葛亮逗他说:“师父,你不教我,我就回家去喽。”
“那就是苏秦和张仪的故事。”
蚂蚁搬家,大雨哗哗。诸葛亮觉得这条谚语讲得真灵。它说下雨就下雨。哎哟,天在那么的高,师父还能看出天的变脸。猜中天就要下雨。这个本领是太神奇了。他很想学会这个本领。就是这个想法,它使诸葛亮爱上了观察天气。
自己心中的奥秘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要等到你把事情做好了才让别人知道,只有这样,你才不怕别人干扰你做事。
“我是向不出来了。师父,那另一半是啥的?”
启蒙先生的一言一行,是往往能给他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决定得他的学生的性格,能左右他的学生的命运。
“我真的想不出来了。”
“师父,别人是指陌生人吗?”
诸葛亮说:“师父呀。你再逼我想,我的脑就要爆炸了。”
一清道士讲,在特殊的情况下,家人也要互相残杀的。皇帝为保住他的皇位,他就要杀死想篡夺他皇位的儿子,哥哥为争要完家财,就要害死同胞弟弟,儿子为功名,也要对父亲下毒手。
诸葛亮闹不清楚师父的话,他问道:“师父,难道家里的人还要互相惨杀的吗?”
“那是要叫我向孙膑学习,身残志不残,不要灰心,努力学好本领,争取去做有计谋的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