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回小庙(6)
第283章回小庙(6)好一副如画的田园风光,不过只有住在里面的人才知道什么滋味。
阿婵提着篮子从篱笆墙外跑回来,她已经给大姑那边送给热水了。
早上吃的是玉米红薯糊糊,大多数普通人家的饭食都是这样,配上一大碗新拌的萝卜丝,吃在嘴里倒也清清爽爽。
王大财面前摆着一盘头天晚上剩下的猪头肉,那就是待客的好东西。
吃过饭就要去上香,因为不是年三十,不去到坟头上,而是回老宅。
到了这时,王三秋才看见林氏母子要自己掏钱翻修的房子是啥样。
几间宽檐大屋高高耸立在石条垒起的高台上,在小庙村里如同鹤立鸡群,难怪在洪水中没有倒塌。
这里的屋子比大姑家好多了。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三姑娘,万一你小叔母闹起来,你怕不怕?”他还是得问清楚。
王三秋嗤笑一声,林氏母子不要这房子,不如让大姑搬过来住,离开那低矮潮湿的草屋子,病也能好的快些。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河滩地里,王小姑听了让大姑一家搬进老宅的事,顿时惊住了。
秦安生眼前一亮,对呀!这老宅大舅哥也是有份的,而且眼前这个内侄女好像是能当家做主的。
王家祖上阔过,败到现在也算不上大户,房子空着也是浪费了。
林氏刁钻刻薄,在小庙村口碑不好,若是搬过去,其他人家都不会说什么。
对门正中的墙上订着木制佛龛,里面没有写着“君亲师位”的红纸。
王三秋知道他是不想跟林氏对上,如果由自己动手搬家,然后一走了之。
跟普通木架梁竹编墙不同,这几间房子都是半人高的青石壁,深深的石槽将碗口大的木柱楔在里面,涛涛洪水连屋顶瓦片都没有卷走。
这里是杂姓混居,祖上都是沿河打渔顺水漂到这里定居的。
随着王小姑的狂奔宣传,很快小庙村的人都聚集过来了。
王大财面带感伤,进入堂屋。
也全靠着他从中安排,性格木讷的大姑一家还能过得去。
王三秋瞠目结舌的看着已经四十岁,长得矮小的小姑,像一个孩子似的连蹦带跳跑出河滩地。
厨房里没有锅碗瓢盆,烟筒也倒了,留下一个被擦洗得澄亮的三合土灶台。
王大财第一次回来时,看见的是两个姑姑住在宽大的窝棚里,而老宅一片狼藉没有清理,所以听信了林氏的话,也觉得林氏可怜,大水中没有人帮忙。
她问过,当时水来,并不是没人管,林氏家里值钱的细软其实是小姑父用船运走的。
只是当时家具全部泡在水里,因为没有及时清洗而留下暗黄印迹。
一个嫁出门的女儿占了娘家房子,万一林氏告到衙门去,大姨姐一家子就要吃官司了。
没有贴窗纸,有风从破损的门板洞吹过,没有一丝异味。
想到这里,她转身出门,也不进堂屋拜祭,径直下了高高台阶,往小姑家去了。
那时候两个姑姑家的茅草房被卷走了,家里连窝棚都还没有。听到王三秋说让大姨姐一家搬进王家老宅,秦安生迟疑了。
她不满意的是水退后要人先替她清理淤泥,而两个姑父都顾了自己。
有几户同样姓王的,大家就自认曾经八百年前是一家。
虽然听大舅哥说三秋泼辣能干,可说到底也是姑娘,真正出什么事,她也是做不了主吧!
王三秋看出他的担心,笑道:“姑父放心,我出点银子将老屋布置一下。这房子有我一半,现在又出了钱,自然能住进去,至于让谁住,这一点我可是当得了主的。”
良久才一拍大腿咋呼道:“有三丫头这句话,那还等什么,我去给二姐说。”说完,怀里的大青菜往秦武手上一砸,转身就跑。
想到林氏的贪心,只怕十两都搁不下来。
这对于她来说,好像……不是事,只要林氏敢来。
王三秋点点头:王家的人都不正常,包括自己本尊这个王小姑娘。
但是,毕竟那是王家的祖屋,况且王家还有后人在,王文俊还是个读书人。
“现在是不是太匆忙了,我看窗户门板什么都还没有补上。”王三秋见他都已经开始往外走,忙出声喊住。
到时候林氏闹起来他也有推脱之词,林氏就只得去大余渡找自己的麻烦。
趁着王大财在佛龛前絮絮叨叨,王三秋进了各间房子看了看,床柜子等大件的家具都在,只是一些条凳茶几之类被水冲走。
秦安生跟秦武相视苦笑,秦安生轻咳一声,对王三秋道:“唉!你小姑她是太高兴了,平时……她不是这样的。”
走上台阶,能看见大姑细心清扫过屋角的淤泥,擦拭过门窗。
在几间屋里转了转,王三秋发现这房子里真正需要添置的东西不多,如果只置办一些生活必须品的话,一二两银子足够了。
所以各家管各家,只要不牵连邻里,也就没有人出来当老祖宗指手画脚,最多就是年纪大的做个老人说几句。
“那些事都简单,我找人帮忙。莲叶,莲叶啊!赶快回来!”
秦安生脚下生风的往外跑,河滩地里有王小姑跟儿子正在掰青菜,准备中午做菜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