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春耕 - 三国之少年帝王 - 江山美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七章春耕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二月中旬了。京师地区的春耕,大都在二三月份进行,若是错过了时节,农作物很难生长。

就算勉强长成了,产量也会大幅度降低。

朝廷经历了十常侍之乱,董卓之乱,丁原之乱,疲惫不堪,又有谁会关心春耕之事呢?

再加上洛阳地区种植最多的粮食为宿麦。

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即冬小麦。

东汉时期,小麦已经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粮食产物。

因此,朝堂之上,竟无一人提起春耕之事!

刘辩坐在龙榻之上,静静地看着朝臣为一些小事争得面红耳赤。

一个“春耕”直接炸翻了朝堂!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他们已经从刘辩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压抑。

“谁能告诉朕,现在是哪一年?”

“臣等愧对陛下!”

周瑜激动万分,治栗都尉这个职位并非位高权重,就是生产军粮的。

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陷阱,都老油条得很。

“你的确是应该惶恐,――太傅不知,可有人知?”

大司农周忠也站了出来。

父母官一词,现在还没有出现。

周瑜此时是一脸懵逼的,因为刘辩之前没有和他通气。

百官有样学样。

“好,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臣不知,臣惶恐!”

“臣在!”

“臣等遵旨!”

然后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袁槐。

那可是战神韩信!

“如此期许,必定不能负了陛下!”

简直就是笑话!

历史上刘备占据的益州,九十多万人口,结果要养活的官吏足足五万人!

除去老弱病残……简直不可想象。

大司农周忠上前一步,道:“陛下,此事臣一定会亲力亲为。”

袁绍俯首告罪。

“尔等见识,不如一县令,愧对的不是朕,而是天下百姓!”

“民耕一事,交给周忠、陈宫负责,周忠是主官。”

“朕,绝对不会让酒囊饭袋之徒,出现在朕的眼中,会污了朕的眼!”

刘辩指着群臣的鼻子大骂。

刘辩想了想,还是给周瑜找了一个差事。

“洛阳城内大军太多了,十几万人,朝廷负担不起!还请陛下将大军派往地方……”

“臣领旨!”

大臣我看看你,你看看我,都不敢说话。

“你们到底是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朕不管,如果你们坐不住,那么就只能请你们下去了。”

“臣中牟县令陈宫,奉旨入京,今听闻陛下谈‘父母官’,由衷佩服!”

找个机会,将朝堂精简一番才行。

“是啊,春天到了,又到了繁衍交配的季节……咳咳,爱卿知道朕想说什么吗?”

刘辩记得东汉有一个皇帝,每年财政收入40亿钱,结果20亿给大臣、王公贵族发俸禄。

刘辩望了群臣一眼,指望他们回答是不可能了,刚要解释,百官之末,有一人上前,道:

“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为政勤勉。百姓归之,户口增倍。得吏民亲爱,尊他为‘召父’。”

“几月份啊。”

……

“如今陛下对我等老臣,越来越不满了,太尉怎么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