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迁徙
迁徙汉中百姓?张鲁当场愣住了!
要知道,汉中的百姓超过百万众!
迁徙这么多人,需要花费多少资金?
难道陛下就没有考虑过吗?
张鲁知道柴米油盐的宝贵!
若是按照刘辩的安排行事,恐怕整个汉中的积蓄都会掏空。
“陛下为何将汉中百姓迁徙到三辅之地?”
三辅属于京兆尹管辖,靠近长安。
黄巾之乱,以及西凉兵作乱的时候,三辅之地的百姓,纷纷逃入汉中。
刘辩这样做,不过是让他们回家,百姓不会有太多的抵抗。
这些都是他积累起来的信徒啊!
说散就散了。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哪怕加上刘璋,也仅仅是能够坚持久一点。
曹操在收到刘辩的命令后,也颇为头疼。
只能祈求刘辩宽宏大量!
张鲁手中没有了兵权,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资本。
而且,随着“旱地”的开拓,能够种植红薯、玉米的土地越来越多,这些都是需要劳动力来生产、管理。
京兆尹需要大量的工人!
汉中的力量根本不行。
曹操很聪明。
刘辩非常满意曹操的处事方法,不禁称赞起来:
迁徙汉中百姓到三辅之地,好处多多。
要是他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话,而是直奔巴中地区,情况会不会更好一点?
等见识到禁卫军的军容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刘辩要做的,就是逐渐稀释影响。
“唉,主公节哀顺变。”阎圃无奈地道。
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京兆尹缺乏劳动力。
故土情怀还是存在的。
因为这些普通教众,不会对五斗米教的发展造成任何影响。
他们大字的都不认识!
很容易被蛊惑。
迁徙汉中百姓,就是刘辩手中的杀招。
在汉中,五斗米教的影响力太大了。
“你们都学学孟德,不要一味地采取强制措施。”
万一处理不好,袁绍肯定会嘲讽。
他是最了解张鲁此刻心情的,但不知道如何安慰。
这场迁徙,必须减少伤亡!
汉中长期稳定,百姓也有了一定的产业,强行迁徙,只会引起反弹。
汉中是张鲁的基业,他当然想要保留,更想五斗米教壮大。
在张鲁的统治下,汉中成为了五斗米教的温床。
“你好好配合孟德的工作,不要让朕失望。”
不过刘辩没有心慈手软。
以前还有“良田”的区分,怎奈何红薯、玉米的产量实在太高了,对土地的要求也很小,种子随便丢到山头,都能茁壮成长。
迁徙工作非常迅速,第一批志愿者已经被曹操打包起来,派遣士卒送往三辅。
张鲁长叹一声,道:“一切听从陛下安排。”
这种大规模的迁徙,很容易引发动。
大汉需要更多的人口!
作为大汉经济的中心之一,京兆尹的发展速度也很快。
他没有直接说强制迁徙百姓,而是一种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