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赋税
田地是汉人的命根子。有了田地,就能够生存下去。
他们会辛勤地耕种,任劳任怨。
让土地荒废着,是罪大恶极的。
然而,就是这么宝贵的土地,竟然分给了乌桓人!
这到底是什么世道?
汉人从来不会嫌弃土地太多。
并非是贪婪,而是勤劳。
不管再多的田地,他们都会完成播种、耕种,只为了秋天多收获一点。
“朕问你,大汉如今田税几何?”刘辩突然问。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诸侯林立的时候,税收更是恐怖,起码达到了十税三。
田丰颔首。
的确,税收的调控很重要,闹事的百姓一听到这个,就直接离开了。
百姓生存苦不堪言。
所以他们无法接受,甚至不明白这个政策,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辩也不打算解释,麻烦。
十税五也是有人愿意种植的。
旁边的人,纷纷露出赞同的神色。
“尔等为何事喧哗?”
刘辩笑了笑,道:“道听途说的事情,你们也相信?”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不征收重税,日子怎么坚持?
“陛下,这就不必了……咱们都是老实人,老实种田就行了。”
“乌桓人是十税五?”杨老四倒吸一口凉气。
难道陛下不知道?
这一刻,田丰都想小声提醒刘辩一下,等下出丑就不好了。
父母官想要治理好地方,没一点本事还真不行。
“遵旨!”马钧抱拳道。
田丰带头行礼,侍卫和百姓纷纷跪了下来。
马钧心头一跳,难道……
次日,刘辩找来马钧,叮嘱道:“铜雀台不必建得奢华,但是一定要恢宏大气。”
刁民闹事?
“陛下万岁!”
其实这还算不错了。
其实对于刘辩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就跟象征性收一点差不多。
这段时间以来,马钧一直奋战在工地第一线,与劳役同吃同住,非常艰辛。
一些地区的盗匪猖狂,天天下山抢劫粮食,更是没了活路。
因为运输过程会有损耗。
大汉百姓这么多,怎么可能个个服从管教。
“你满足了,朕可不满足。”刘辩笑了笑道。
而且,等以后教育推广下来,各种各样熟悉大汉律法的“刁民”会越来越多。
一下子,杨老四的心就平衡了。
比如说“父母官考核”,也就是县令之类的官员。
这时候,所有人都紧张地看过来,却只能看到一身华服。
就连田丰心里都咯噔了一下,这个政策,是冀州地方施行,已经上报过朝廷,得到了批准
刘辩想清楚了,以后科举要灵活一点,四书五经只是其中一门课程。
他一心扑在冀州的治理上,对于细节的处理,还不够完善。
也就是说,庄稼收成的三成,要上交给官府。
郭嘉也是捏了一把汗,不过他非常相信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