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科举(一)
197年4月。也就是建安二年。
刘辩主持的第一场科举,正式开考。
经过去年秋试的筛选后,一共有两千名学生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
而这两千人中,刘辩只打算录取二十人!
可以说是非常艰难了。
能够从这些人中脱颖而出的,一定是大汉的精英。
只是非常可惜。
其中很多人,都不是三国耳熟能详的人物。
不久后,考生开始入场。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岂不是很丢人?
还会吃牢饭。
“你在看什么?”刘辩好奇地问。
就有人晕倒了。
朝廷为了这帮考生,可是出钱又出力。
“孟德,你是监考之一,给朕安排一个身份。”
对于扰乱科举的,绝不姑息。
然而,对于普通考生来说。
朝廷都要破产的节奏。
“看来,真是不能小觑大汉英杰,随便冒出来一个,都是不错的人才。”
“以后给鸿都门学加上一门课,体育课。”
刘辩带着好奇,望向那名学子所做的卷子。
曹操明白了这个意思,于是为刘辩安排了一个身份。
刘辩当然不会参与这种无聊的事情,交给曹操亲自处理了。
这种静静的笑容,让刘辩隐隐感到一股寒芒。
谁学成归来。
“别说处理政务了,朕派他们到各地任职,恐怕都会累死在途中。”
因此,刘辩打算全程参与此事。
想了想,刘辩试探着道:
“我是这里的巡考,怎么,有事情吗?”
傅干闻言一愣,眼中竟然浮现几分钦佩之色。
刘辩听到汇报的时候,也真是无语。
以后科举成熟了,可以考虑自备。
科举还真举办不起来。
司隶校尉亲自监督搜身。
也就是说,第一天什么也没有做成。
没有偏题。
“蜉蝣何整,行如军征?蟋蟀何感,中夜哀鸣?”
看来此人对诗经非常擅长。
没什么印象。
曹操也不和他们客气,禁卫直接拖走了。
除了家里有矿的。
不过诗经中已经存在。
这一次,一共安排了十二名监考,加上蔡邕这个主考官,郑玄、宋忠两个副主考官。
失职可是重罪。
要么贤明。
仅仅是入场检查,就持续了整整一天。
现场哀嚎一片。
如果继续吵闹喧哗。
所以这家伙也是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