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非洲大陆历险记(十九)
连日来的持续减员,让圣灵军首领约瑟夫·科尼很是心烦。自领的一部,由于自身余威尚在,还有近百手下可供差遣,可两个儿子带走的那两百人马,已经跑了一半。
眼下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有期望前日猎到的那批货能尽快脱手,换得钱财、毒品,留住这些“忠心耿耿”的老部下。
这天晌午,正仔细修剪颊须的科尼,被柴油发电机的噪音吵得实在焦躁,打算出外透透气,忽听电台发出讯号:二儿子所在村庄遇袭,敌人是七八个全副武装的特种兵,与之正面作战必多死伤,求爸爸大哥速速来援。
科尼多疑,恐中埋伏,又一再询问现场战况。
二儿子信誓旦旦的保证,村子周边荒芜开阔,藏不下人。
科尼考虑了一下,最终认为那七八个特种兵,应该就是敌方的全部兵力。
因为队伍人数过多的话,过边境时容易引起国际纠纷。
而且,就算来的是大部队,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分批潜入,那为什么他们不一起上?战场上子弹可不长眼,特种兵又不比娃娃兵,训练出一个都要花上大把银子,财大气粗的美军也没见过这么败家。
再退一步想,对方的目标就是自己,但又为什么要选在白天?等天黑了,使用夜视仪潜进村搞偷袭,不是更可以减少伤亡?
那边二儿子催得要命,科尼也没太多时间沉下心细细琢磨,计议已定,随即换上他那身白缎教宗长袍,点齐兵马,一行十余辆皮卡碉堡,满载百名悍匪、童子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战场。
车队行至半途,头车率先爆胎,紧接着,二车、三车也步了后尘,后方驾驶车辆的司机见状,赶忙狠踩刹车。
前方三辆车侧滑向路边,其中一辆压到了地雷,原地升天。
伴着这一幕惨剧,土路两旁山林间枪炮声大作,无数火力霎时间倾泻在了车队头上。
短短十几秒内,每一辆皮卡,都至少被分到了一颗榴弹,几乎同时响起的一声声爆炸,致使车队的重武器全部瘫痪。
侥幸在炮火覆盖下留得性命的匪徒,捡起身旁可能是自己的断肢,挣扎着从倾覆的车辆下爬出,可刚逃出黑烟的遮蔽,又受到了对面狙击手的重点关照。
圣灵抵抗军的败亡,进入了倒计时……
抢娃部此番进攻圣灵军驻守的三座村寨,采用的战术正是“围点打援”。
夜间进行斩首行动,成功率相对较高。
不过科尼的两个儿子皆深得其父真传,如不幸放跑一个,日后恐怕又是一个新科尼,所以行动必须在三个村子同时进行。
又因为黑人在夜里极难分辨(让黑人自己看也迷糊),只诛首恶的可能性不大,若要毕其功于一役,对村民就不能心慈手软。
可包括迪亚在内,无人既有权力、又有魄力,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为三个村子里的村民加起来,比圣灵军多出一倍有余,这就意味着,做决定的人手里握着的,是四五百条人命!
不能智取,唯有强攻,而强攻也有强攻的学问。
三座村寨同时进攻,本方必有伤亡,是为下策。
集中兵力突袭其中一处,另两处的圣灵军很可能因畏惧逃入丛林,是为中策。
选一个村民最少的村子,先以少量精锐潜入暗杀,被发现后再见机行事,科尼老贼自恃身为本地地头蛇——即使打不过也逃得掉,一定会倾巢来援,如此,可设伏将其全歼,又尽可能的保住了普通村民的生命,是为上策。
地头蛇科尼中计了,也逃掉了。
此前的二十年间,他在手下的圣灵军,尤其是娃娃兵的眼里,是“非洲战神”在人世间的使者。
在圣灵军中,娃娃兵的占比非常大,说是主力也不为过。
科尼大肆绑架儿童,并强迫其参战,一是因为圣灵军臭名昭著,当地百姓根本不愿加入他们的阵营;再有就是娃娃兵相对于成年人更容易控制。
也许是因为非洲中部的这几个国家“最不发达”(联合国说的),导致这片地区的军阀,多通过精神而非物质来控制童军。
神棍科尼便是其中翘楚。
像逼着儿童杀死自己的父母,强迫女孩为成年匪徒提供性的服务,要求娃娃兵在战斗中不能寻找掩护,必须站在最显眼的地方与政府军交火,等等,这类常见的控制童军的方法,科尼都有在做,不过这些并非是他最擅长的。
科尼具体使用何种精神控制手段,这里不便明言,只举两则事例以供参考。
1991年,16岁的文森特·帕克罗姆,被圣灵军绑架。
后来,他成为科尼的保镖,还当上了圣灵军指挥官。
帕克罗姆形容科尼是一个“普通人”,却有着预见未来的能力,平常显得很友好,但当神灵通过他说话时,他就会变成另外的人,这时,世界上最残酷的神灵———主管杀戮的非洲之神,即会现身。
2006年,18岁的帕梅拉·阿贝尔,被圣灵军绑架,在度过了5个月非人的奴隶生活后,她幸运的逃了出来。
像很多被绑架的年轻女孩一样,她的工作是做饭和拾柴火,同时还沦为了叛军指挥官性的奴隶。
在被绑架后不久,她就和其他十个俘虏一起,被迫“咬死”了一个在试图逃跑时被抓回来的、名叫阿多客的女孩。
帕梅拉说:“我们开始咬她,但是她当时没有死。她不停请求叛军原谅她,说再也不会逃跑了。阿多客全身都是血,可还是没有死。然后他们又让我们掐她,并一个接一个用木棒打她,直到把她打死。”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多到有数以千计的孩子,因此而甘愿为科尼卖命。
每逢战斗前夕,科尼会向部下们保证,自己已经得到了战神的庇佑,而即将走上战场的勇士们,只要念出正确的祷词,喊出正确的口号,做出正确的作战姿势,也同样能够刀枪不入。
但在战斗打响后,这位刀枪不入的神棍,却从未有过冲锋陷阵之勇气。
更多的时候,他穿着一袭白袍,悠闲地站在最安全的地方指挥战斗。
就好像今天,他所在的车辆,拖在了车队的最后。
常年跟政府军打游击,让他的战场嗅觉异常敏锐,见到头车发生事故,他立刻伏低身子,双臂护住头部。
而正是这样的谨慎举动,让他在随后的爆炸中,只受到了轻微的擦伤,再看司机,整个面部已被弹片和碎玻璃崩得血肉模糊。
眼见大势已去,科尼当机立断,踹开已变形的车门,向着一侧山林亡命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