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绝代双娇(一四八)
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二月初二。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禅位于蒙元贵族、宁王李廷瑞族兄之子扩廓帖木儿,亦即一团先天之炁加完整真龙之气的王保保。
新帝王保保登基后,竟是懒到了家。
除了嘴上稍提到过“立妻纪晓芙为后”一事,其他任何在这个期间所需要遵循进行的仪典、程序、礼法、传统等等,一概押后再议。
包括年号都沿用了先前的“至正”。
整个神州大地上的老百姓,对此“旧帝退位,新帝登基”的大事件,似乎都没什么感觉。
知道是知道,可就是没感觉,因为自己的生活根本没受什么影响,周围的环境也未有多大的改变。
非要说有改变,那也是悄然的改变。
因“世子”纪晓芙,现已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和王纪昀遂顺理成章的升格为国丈。
于是这位原本掌控着天下间最大一股反元势力的反王,便不能再称之为反王。
不过和王在自身势力的范围内,依旧拥有着高度的自制权限。
元廷既未向其属地内派兵,也未派遣官吏前去治理。
江南、巴蜀和云南行省的老百姓们,去年什么样,今年还什么样。
可能唯一的变化就是,去年秋粮收得足,一冬过后也没动过谷种,待春耕时就能多开垦两块地了。
中原,关中,乃至西域的情况,也都和江南差不多。
江浙行省倒是有明显变化——种地的少了许多,反观做工的却是多出了不少。
但这般变化早在换皇帝之前就有,关他王保保什么事?
说起来,王保保这个新皇帝也是够有个性的了。
人家当皇帝,都是不准臣民们提及自己的名字。
可王保保倒好,非但不用避讳,反而鼓励别人叫他的大名。
还说什么名字是一个人的根本,如果连名字都没了,那人也就不是人了。
这都是什么歪理邪说?
再说了,皇帝们不是一向都自诩是真龙天子,而不是凡人吗?
他王保保怎么就那么愿意做个凡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王保保纳真龙之气于一身,并登基称帝。
由此而来的,便是那个曾被江湖戴了一千多年的主角光环,彻底消失。
同时这也意味着,武当山之战的最后一天,黄衫女子曾欲向贪狼台上所有人阐明的、用龙气为江湖续命的计划,再无实现的可能。
主角光环会增强某些主角的运势,于这座江湖也有同样的效果。
江湖完全失去了真龙之气后不久,魔气就像疯了似的,拼了命的同武者们抢夺真气。
到了这一年的三月,所有内力尚存的武林中人都发现,如今体内的真气,已在向天地间不断逸散,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运转起内功心法,或可将这种真气被抽离自身的势头暂缓。
可谁又能整日不停的练功?
不用吃饭吗?不用睡觉吗?
都不用的话还学什么武?直接去修仙吧!
从四月开始,真气逸散之迅猛,已经到了人力不可抵御的程度。
云锦派内,修习《龙象般若功》这种顶级内功心法的两员虎将——常遇春和纪晓芙,相继被这方天地抽干了真气。
好在他二人都是马上将军,失去了真气,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影响并不大。
常遇春即使不具内力,也是一等一的壮汉猛男。
纪晓芙这回倒真是因身为女流之辈,而气力不济了。
不过别忘了,她除了脾气倔,还有一个重要的人设,那就是“学霸”。
她从前征战疆场,靠的可不仅仅是力气大。
在兵法韬略方面,不敢比肩古之名将,但在学习过了那诸多超越时代的战争理论后,起码在当世,她绝对称得上是大军事家。
而且绝非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军事家。
大不了把她“天下第一勇将”的名头,换成“天下第一元帅”,并以大元朝皇后之姿,亲征大漠草原,光是想想就觉得帅!
只是可惜了她的那柄大号铁锤,从今往后许是再没人耍得开了……
现实证明,修炼《龙象般若功》的二人,对抗不得天地。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修炼的同样是顶级内功心法《北冥神功》的虚竹,也是在天地的威势下一败涂地。
只不过他的真气值,经常在零到两千人份的范围内反复横跳。
所以归零就归零吧,正巧趁这段时间,把他那双已经习惯性往外鼓的大眼珠子好好养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