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绝代双娇(一三九)
七十余年前,某个中秋,少林寺武功考校中,火工头陀击毙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随即寺中内讧,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愤而出走,开创西域少林。
罗汉堂首座和寺里烧火做饭的头陀,地位一个天一个地,根本不挨边。
有人问:苦慧禅师缘何会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烧火工人,与诸同门内讧?
西方贤者歇洛克·福尔摩斯答:排除一切不可能的,不管多荒诞,剩下的就是可能的。
别的世界不知道,但在这里,此少林寺火工头陀杀达摩堂首座苦智禅师案,有如下隐情:
其一,案发前,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出于不明原因,烧掉了十八铜人阵以后的,所有的,少林罗汉阵阵图。
其二,少林派对于渎职罪、玩忽职守罪的惩罚极为严厉。
其三,案发时,目击证人苦慧禅师,与嫌疑人火工头陀、受害人苦智禅师,同处一室。
其四,案发后,嫌疑人畏罪潜逃至西域,而目击证人愤而出走的目的地,同样是西域。
其五,当世火工头陀的传人,西域金刚门的阿二和阿三,均曾施展出少林派绝学——金刚伏魔神通,而这门武功,火工头陀不会,苦慧禅师会……
考虑到本篇武侠故事又要跑偏向悬疑,推理就此打住。
不过以上案情的第一条,还是和之前的剧情有一定的关联,这里再继续展开来讲一下。
少林罗汉阵威力奇大不假,但欲布此阵,至少也需要九人。
这门槛,可比昆仑派的正两仪剑阵高多了,同“约打乒乓球容易,约打篮球相对容易,约踢足球难”,是一个道理。
再有,罗汉阵的攻击方式是先将敌人围困,进而打杀。
一般来讲,人数更多的一方,才能将另一方围困。
假设一百人对上一百人,除非一方占尽地利优势,而另一方智力偏低,否则大概率会出现两百人打乱仗的局面。
因此,罗汉堂首座苦慧禅师,对少林罗汉阵在历史上的若干次实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细致推演,得出以下结论:
在地势条件对等的情况下,各级罗汉阵,均无法围困住人数不低于布阵人数一半的敌人;
因为武人的功力必然会有高有低,所以布阵者越多,阵法越容易出现纰漏,又使得可围困住敌人的相对比例进一步降低,直至千人大阵,尚且挡不下百名敌人的突围;
罗汉阵在布阵者为十八人,且敌人不超过五名时,可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十八人以上,布阵者越多,彼此间越发碍手碍脚,阵法流转也越生涩;
总之,十八人以上的罗汉阵,还不如不摆,有这么多人,直接跟敌人硬磕就完了。
苦慧禅师将前辈的理论推翻后,一时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
然后一个没忍住,又或者是他自己解释的“不小心手滑”。
反正不管是故意还是意外,那些24、36、72、81、108、1008、10086什么的罗汉阵图,就此灰飞烟灭。
所以,这次守九宫八卦阵,少林派最多也就只能派出这十八位罗汉。
实际上,按石室的规模来看,十八铜人阵倒是刚刚合适。
而如果非要上一千零八沙弥大阵的话,守不守得住是一回事,摆不摆得下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可惜,守阵的一方配置合理、人数适中,攻阵的一方却不按套路出牌。
看到对面戎装在身的峨眉派大师姐纪晓芙,带着五六十个部下进到了石室内,十八罗汉当场就懵圈了。
这还怎么围杀?不被对方包了饺子就烧高香了!
十八罗汉中领头的大罗汉机智过人,有鉴于此,当即就大喝一声:
“十八罗汉听我号令,变完全防御之阵!”
大罗汉的这般决断,称得上是眼下最英明的选择。
几乎就在敌方进入密室的那一刻,由九宫八卦阵带来的功力加成,便瞬间消失了。
不用问,峨眉派一定是已经知晓了破解九宫八卦阵的不二法门——同时进攻八间密室。
再加上本方现下实难攻得出去。
为今之计,唯有以守代攻,直到其他密室的守阵者杀退攻阵者,这样的话,那方守阵者的部分功力,才能叠加到本方众人的身上。
到时候,再伺机攻出几招,探探对方虚实。
若感觉可胜,则力战;若仍是不敌,则继续守。
只要能耐心坚守住阵势,必将等到绝地反攻、一击必杀的机会!
至于这阵势能不能守住的问题,大罗汉却是未去深想。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此完全防御之阵,全称是真·少林十八铜人之铜墙铁壁阵。
因十八罗汉常年习练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的铁布衫功,而致浑身上下如铜皮铁骨。
运功之际,寻常人即使是拿刀剑劈砍,至多也只会在他们身上留下道白印。
而当他们组合成铜墙铁壁阵时,每位罗汉所受到的伤害,均会同时分摊到其他十七位罗汉的身上。
如此,恐怕只有天下间至刚至猛的降龙十八掌,而且还要十八掌尽出,才有击破这阵势的希望。
敌方虽为天下第一勇将的亲卫军,却仍然是不具内力的普通士卒,任其刀砍矛刺,亦奈何不得已结成阵势的十八铜人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