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苛求完美 - 一生气你就输了 - 刘子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9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苛求完美

第9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苛求完美古语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或许每个人都希望把想做的事情做到极致和完美,让所有的人满意,让自己满意,但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却常常难以达到。对此,我们应该有正确的理解和理性的态度,如果过多的苛求自己,不仅容易事与愿违,反而会增添许多无端的烦恼。

烦恼总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烦恼就像摇摆的秋千,你一旦坐上去,它就会一直摇个不停,好像总也停不下来,但如果你跳下来,自然也就不会再摇了。

我们的生活本已不易,如果再给自己增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那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较劲?

有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意思的实验:他让参与实验者在周末晚上把未来7天可能产生的烦恼写下来,投入到一个大型的烦恼箱中。三周后的星期天,他在所有参加实验者面前打开这个箱子,与大家逐一核对,结果发现,人们所担忧可能产生烦恼中的90%并没有真正发生。

于是,心理学家又让大家把那些真正发生的10%的烦恼重新放到烦恼箱中。说好三周之后再来一起寻找这些烦恼的解决之道。然而,等到了那一天,再打开烦恼箱后,他们发现剩下的10%的烦恼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困扰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完全有能力应付了,自然也就没有当初的烦恼。

看来,许多烦恼是自己找来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寻烦恼。据调研资料统计,一般情况下,人们的忧虑有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而其中92%的忧虑是从未发生过的,剩下的8%则是人们能够轻易应付的。

当然,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有些烦恼也是人之常情,很难避免。但每个人对待烦恼的不同态度,所产生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有一个人怀疑自己得了癌症,便跑到了医院看医生。

医生问他:“你哪里觉得不舒服?”

他回答说:“我好像没有哪儿不舒服。”

医生又问:“那你感觉哪里有疼痛感?”

他说:“我没有什么地方感到疼痛。”

医生又问:“那你最近体重有没有变化?”

他说:“也没什么变化。”

医生十分不解地问:“那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得了癌症?”

他说:“我看书上说,癌症的早期是毫无症状的,我现在就是如此啊!”

这种杞人忧天、庸人自扰的事儿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就像富兰克林?皮尔斯?亚当斯所说失眠的比喻一样。“失眠者之所以睡不着,是因为他们担心会失眠,而他们之所以担心,正因为他们不能正常入睡。”

有则庸人自扰的笑话耐人寻味。

在一个黑夜里,某生意人驾车行驶在僻静的郊野,车胎突然瘪了,他想换个备胎,却发现自己竟然没带千斤顶。不过还好,他看到不远处有间农舍,便迈步朝农舍走去。然而。他自己边走边想:屋里会不会没人?也许有人,但根本就没有千斤顶。或者,就算有,这家伙也可能不借给我。他越想越焦躁,越想越生气,当走到农舍时,他意识中已经是面对没有借给他千斤顶的人,当农舍的门打开时,他劈头就给了农夫一拳,还疯狂地吼叫着:“收起你那该死的玩意儿吧,我不借了!”

“自我失败主义”思想在这个故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消极情绪比任何别的力量都更能影响你的生活。

马克?吐温在晚年时曾经自省感叹道:“我的一生大多在忧虑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也许没有任何行为比无中生有的忧愁更愚蠢的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把别人的事情看得如水中倒影般明澈,并能够以智者的姿态去苦心劝诫;然而,每当涉及到自己,却经常会疑虑重重,甚至会做出飞蛾扑火之举。在这里,我们要学会自我唤醒,不要做这种自己与自己较劲的事情了!

坦然接受生活的不公平

许多人在处于生命低谷时只会一味地抱怨、苦恼,甚至大声哭诉着生活对自己的不公,终日被泪水和无奈的情绪包围着。事实上,这种无休止的抱怨和自我折磨只能使自身增添更大的痛苦,让自己坠落到更深、更惨的境地。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能如己所愿。看到别人得到了幸运,自己却与机会擦肩而过;看到别人获得了成功,自己却深陷困境;看到别人一帆风顺,自己却屡屡碰壁……于是,开始感叹生活如此刻薄,命运如此不公。其实,如果一味地去感叹这些的时候,那你已经开始把自己的命运掌控权交到了别人手中。

成功的商业家威尔逊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了自己多年的奋斗,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楼,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天,威尔逊走在大街上,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一定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的声音,他自己判断着并缓缓地转过身来。

那位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便连忙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走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已经看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我可不可以占用您一点时间呢?”

威尔逊回答道:“我马上要去会见一个非常重要的客户,你有什么事情就快说吧。”

那个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一阵之后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了威尔逊先生的手里:“先生,我这里有最好的打火机,只卖一美元,您买一个吧!”

威尔逊轻轻叹了口气,从自己的西服口袋里掏出一张钞票塞到盲人手中说:“我虽然不抽烟,但我很愿意帮助你。这买这个打火机可以送给公司里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仔细地摸了一摸手中的那张钞票,竟然是一百美元!他的手有些颤抖,嘴里连连发出深深的感激:“您是最慷慨的先生!您是非常仁慈的富人,我为您祈祷!上帝一定会保佑您的!”

威尔逊先生只是笑了笑,正准备离开,这个盲人又拉住他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天生的瞎子,那是23年前布尔顿的那次爆炸事故造成的,实在是太可怕了!”

威尔逊心头一震,连忙问道:“你是在布尔顿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这个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那次可怕的是个吗?太可怕了,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有好几百人受了伤,当时,可是轰动的头条新闻哪!”

盲人试图以自己的遭遇来打动眼前的有钱人,以争取得到他的同情,获取更大的帮助,他可怜巴巴地说:“我真是太可怜啊!一天到晚的四处流浪,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活得太累了!”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随着巨响,大火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好像从地狱里冒出来的!许多逃命的人群都挤在了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了门口,有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我还年轻,先让我先出去!’他竟然把我推倒后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后来我就成了一个瞎子,命运真是太不不公平啊!”

威尔逊细细听着那位盲人的讲述后,冷冷地说道:“你说反了吧,恐怕事实不是这样吧?。”

盲人感到很吃惊,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继续着刚才的话题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听着你刚才说的话,原来就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在那里站了好久,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暴发出一阵大笑说:“这就是命运不公啊!你居然在里面,现在都出人头地了,我虽然跑了出去,但现在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用力推开那个盲人的手,举起了自己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可能不知道吗?我其实也是一个瞎子。你太相信命运了,可是我却不信。我更相信奋斗!”

同是遭遇不幸或失败,有的人只能以乞讨混日子为生,有的人却能功成名就,事业有成,相信这绝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奋斗与否。

当面对自己的不幸时,如果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自卑自怨,总是企图以此来博取别人的同情,这样的人是站不起来的,他们只能永远躺在自己的不幸中哀鸣。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只要奋发努力,靠自己的奋斗一样可以消除失败可能带来的阴影,走向成功的彼岸,赢得他人的尊重。

或许生活总有不公平,但我们没有必要去抱怨,实际上,不公平是绝对的,公平是相对的。这个事实似乎让人难以接受,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绝不能自欺欺人。

从积极的角度看,承认生活不公这一事实,也让生活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抛却那些无益的自我伤感。当然,让每件事情完美也并非我们的生活使命,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就不会为自己的生活感到遗憾。

苛求只能让生活更加糟糕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他经过了几个月的辛苦努力后,把自己画好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去,还在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一则说明,大意是如果有人认为这幅画有欠佳之笔,请指教,并在画中作上标记。

当天晚上,他从市场上取回画时,发现整个画面涂满了各式各样的记号——几乎没有一笔一划不被指责的。画家的心中十分不悦,对这次尝试也感到深深的失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