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宫廷秘辛(一更) ・
朝中颁下了任命钦天监监正李昶为钦差大臣的旨意,并八百里加急通知了江都相应事宜。
中途十分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祁景闵得到消息,重重松了口气,可他还没得意够两天,江都便同样八百里加急送回了答复。
祁长廷在折中情真意切地写道:
“涝灾凶险,陛下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儿臣私以为应两手准备,派钦差大人南下抓紧水利进度的同时,安排各地百姓前往高地避难,其中所涉银两,望户部肱骨之臣多多担当。”
祁景闵:“……?!”
怎么又扯到他的户部身上了!
徽晟帝在殿内看了这份折子良久。
此事若无人提及,他也想不到,可这么一说,便回过神来了。
毋庸置疑,涝灾若会反复,转移百姓要比派人南下更合理有效。
他狐疑地望向自己的大儿子。
祁景闵:“……”
他知道,若要继续推行钦差一事,就不能拒绝出钱转移百姓。
可!
*
祁景闵从朝梧殿出来,便急忙通知了户部尚书黄盛先含糊其辞,在徽晟帝面前拖延时间。
他心乱如麻。
此前因为赈灾款、承诺给严家的补偿、还有日后需要偿付给商户们清淤款项,户部已然紧巴巴,若再拿银子转移百姓,他在户部挖的那些洞可就填不上了!
可只要一想到这一切都是祁长廷造成的,以后两人再遇到,对方都会因此压他一头,他心口便有一团火仿佛要炸出来。
他丢不起这个人,咽不下这口气,尤其是在祁长廷面前。
回府后,青年立在昏暗无光的书房里,呼吸不稳。
他死死盯着桌上跳跃的烛光,眸中绽出血丝。
不行。
他不能就这样认输。
哪怕自损一千,也要搏一搏!
*
祁景闵终于决定了要改口,他终归舍不得户部的银子。
但――
不是他自己改口,而是让钦天监监正李昶改口。
徽晟二十年秋,是钦天监监正李昶入仕三十年来过得最荒唐的一年,也是最后一年。
四日内,他先是被拔擢为钦差大臣,旨意还没捂热,便又被直接投入天牢。
直到在供词上按下自己的血手印,他都没想明白事情怎会走到这样的地步。
欺君之罪,震惊朝野。
前钦天监监正李昶,严刑逼供之下终于“坦白”,荧惑和心宿确实离得有些近,但不至于特别快撞上,他撒谎是为了自己能在朝中多些地位和存在感。
压在徽晟帝心头上的大石头移开了,自然也不再关心要不要转移百姓。
可祁景闵却再次上书,执意要派钦差南下。
朝梧殿内落针可闻,龙椅上,徽晟帝眯起了眸子。
印象里,大儿子并非咄咄逼人的性格,最近这是怎么了?
祁景闵察觉到上方审视的目光,额上薄薄地冒出一层冷汗。
稳住,他告诉自己。
“父皇容禀,儿臣当时下定决心来父皇请派钦差南下,荧惑守心的谣言确是最大的推手,但最根本的还是担忧三弟经验不足,鼓动劳工不务正业,影响修坝速度。”
祁景闵越说越顺,他偷偷抬眼瞧见徽晟帝陷入沉思,心中更有了些底气,继续道:
“虽说涝灾会反复是奸臣谣言,但修坝一事也不容这般耽搁。如今时节入秋,东都已是凉风瑟瑟,南方天气很快也会凉下来,若到时还没修好,难道朝中还要负担劳工的炭火棉衣吗?”
说到朝中负担炭火棉衣时,祁景闵余光瞟到徽晟帝右脚不安地挪动了一下,心中大定。
他是舍不得银子,可徽晟帝更舍不得!
*
朝中的旨意传至江都时,是清晨卯时,天色仍是昏沉。
整条长街,唯有江都郡守府灯火通明。
议事厅里,主位空悬,常岑和祁长廷分坐左右下首位,郡丞次之。
常岑与郡丞都着官袍,垂眸深思,唯有白桥一身便装格格不入,坐在祁长廷右手边的位置上。